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亚专业主任,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秘书,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APKASS(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会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专注于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
展开-
屁股两边疼怎么回事
屁股两边疼原因多样,有肌肉骨骼相关的肌肉劳损、坐骨神经痛、髋关节问题,关节及骨骼相关的骶髂关节紊乱、外伤因素,还有特殊人群如孕妇因胎儿发育等、儿童需考虑外伤等及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或关节退变等致痛,若疼持续不缓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做检查明确病因处理。 一、肌肉骨骼相关原因 1.肌肉劳损:长期久坐、久站或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臀部肌肉(如臀大肌、臀中肌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劳损,引发屁股两边疼痛。例如,长时间开车、伏案工作等人群易出现此类情况,肌肉持续收缩后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原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可放射至臀部两侧及下肢,常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久坐、弯腰劳作等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3.髋关节问题: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可导致屁股两边疼痛。髋关节炎多与关节退变、炎症有关,活动时疼痛明显;股骨头坏死早期可能表现为臀部隐痛,逐渐加重并影响髋关节活动。 二、关节及骨骼相关原因 1.骶髂关节紊乱:骶髂关节发生错位或紊乱时,可引起屁股两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周围,活动或负重时症状可能加重,常见于外伤、姿势不良等情况。 2.外伤因素:臀部受到磕碰、摔倒等外伤时,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骨折等,出现屁股两边疼痛,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 三、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情况 1.孕妇:孕期随着胎儿发育,体重增加,骨盆及臀部承受压力增大,可能引发屁股两边疼痛,同时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骨盆关节松弛,也会加重疼痛。建议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2.儿童:需考虑是否有外伤史,如摔倒后臀部着地;也可能与生长发育相关,如过度运动导致肌肉牵拉疼痛,但需排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 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可致骨骼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或骨痛,同时关节退变(如髋关节、膝关节退变)也可能累及臀部引起疼痛,需关注骨密度变化及关节功能情况。 屁股两边疼的原因较多,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025-10-15 13:29:39 -
哪些运动能锻炼肩周炎
肩关节运动包括钟摆运动(患者弯腰垂臂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及画圈摆动促血液循环缓粘连,老年人缓慢操作基础疾病患者留意血压)、爬墙运动(面向墙壁患侧手指沿墙爬行渐增高举高度恢复外展功能,年轻人可适当增强度但循序渐进老年人把控幅度)、绕环运动(站立位患肢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轴做前后绕环改善活动度,各年龄段注意动作平稳老年缓慢轻柔)、拉伸运动(双手背后交叉健侧牵拉患侧拉伸缓解症状,年轻人可据柔韧性适当增力度无明显疼痛老年轻柔防损伤)。 一、肩关节钟摆运动 患者取弯腰垂臂姿势,使患侧肩关节处于放松状态,以肩部为中心,自然做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以及画圈摆动,每个方向摆动10-15次,每日可进行3-4组。此运动借助重力作用促进肩关节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粘连情况,利于肩周炎恢复。老年人进行该运动时需缓慢操作,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肩关节受伤;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患者运动时要留意血压变化,防止血压波动。 二、爬墙运动 患者面向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尽量使上肢高举,之后再缓缓放下,重复进行此动作。每次练习可逐渐增加高举的高度,一般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日进行3-4次。该运动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外展功能,年轻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练习强度,但也需循序渐进,避免运动损伤;老年人则要把控好高举的幅度,以防过度牵拉加重肩部不适。 三、绕环运动 分为前向后绕环和后向前绕环两种。患者站立位,患肢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轴,分别做向前向后的绕环动作,每个方向绕环10-15次,每日进行3-4组。通过绕环运动可有效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绕环时均需注意动作平稳,避免因用力过猛造成肩部肌肉或关节损伤,尤其是老年人群更要缓慢轻柔操作。 四、拉伸运动 双手在背后交叉,健侧手牵拉患侧手向背部方向进行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进行相同操作,重复3-5次。此拉伸运动能够有效拉伸肩部紧张的肌肉,缓解肩周炎带来的症状。年轻人群在拉伸时可根据自身柔韧性适当增加牵拉力度,但要以肩部无明显疼痛为度;老年人群拉伸力度需轻柔,防止过度拉伸引发肩部损伤。
2025-10-15 13:28:15 -
何种原因导致腱鞘炎
腱鞘炎的引发因素包括长期进行重复性手部动作等过度使用、急性手部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腱鞘致炎)、代谢性疾病(如痛风尿酸盐结晶刺激腱鞘引发炎症)、中老年人因肌腱退变易患病及女性因手部活动特点和解剖结构更易发病、特定职业因频繁手部使用风险高。 一、过度使用因素 长期进行重复性的手部动作是导致腱鞘炎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长时间从事打字、织毛衣、乐器演奏等需要频繁屈伸手指或手腕的工作,会使肌腱与腱鞘之间不断摩擦,引起腱鞘充血、水肿,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慢性的过度摩擦会逐渐导致腱鞘增厚、狭窄,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最终诱发腱鞘炎。 二、外伤因素 急性的手部外伤也可能引发腱鞘炎。比如手部受到直接的撞击、扭伤等,会使腱鞘组织受损,局部出现损伤性炎症。受伤后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炎症可能持续发展,导致腱鞘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增加腱鞘炎的发病几率。 三、疾病相关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关节及周围组织,包括腱鞘。免疫系统的异常攻击会导致腱鞘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腱鞘炎。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腱鞘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代谢性疾病:痛风患者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可能沉积在腱鞘部位,刺激腱鞘组织,引起炎症,从而增加腱鞘炎的发病风险。 四、年龄与性别因素 1.年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会逐渐发生退变,弹性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摩擦,因此腱鞘炎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50-60岁年龄段的人群中,腱鞘炎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2.性别:女性相对男性更易患腱鞘炎,这与女性的手部活动特点有关。女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更多地使用精细的手部动作,如化妆、使用手机等,且手部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也可能使女性在相同活动量下更易出现腱鞘的过度摩擦和损伤。 五、职业因素 某些特定职业的人群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频繁使用手部,患腱鞘炎的风险较高。例如,流水线工人、钢琴演奏者、裁缝等职业,长期重复性的手部运动使得肌腱与腱鞘的摩擦频繁发生,大大增加了腱鞘炎的发病可能性。
2025-10-15 13:26:13 -
指甲-髌骨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骨骼系统有指甲改变(超90%患者出现,儿童影响抓握等)和髌骨异常(发育不良致膝痛等,青少年运动损伤风险高);肾脏系统有蛋白尿(早期轻、随病情重,儿童影响发育)、血尿(部分出现,儿童易漏检)、肾功能损害(病情进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家族遗传或不健康生活方式加速进展);眼部有部分患者出现眼部病变(如虹膜、晶状体异常,家族遗传或接触有害光线增加风险,儿童影响视力发育)。 髌骨异常:髌骨发育不良较为常见,可表现为髌骨小、形状异常等,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青少年时期,由于骨骼快速生长发育,髌骨异常可能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平衡,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男性和女性患者在髌骨异常引发的膝关节症状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运动爱好者可能更早出现膝关节相关症状。 肾脏系统症状 蛋白尿:早期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逐渐加重,儿童患者肾脏处于发育阶段,蛋白尿可能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发育,男性和女性患者蛋白尿表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史情况下,如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蛋白尿出现可能更早,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出现可能与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等有关,儿童患者血尿可能不易被察觉,多在体检等情况下发现,而成年患者可能因血尿出现排尿不适等症状而就医,男性和女性患者血尿表现类似,但有肾脏基础病史的患者血尿可能更易反复出现。 肾功能损害: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情况,儿童患者肾功能损害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可能出现生长迟缓等表现,不同性别患者在肾功能损害进程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肾功能损害进展可能相对更快,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蛋白饮食等可能加速肾功能损害。 眼部症状 眼部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眼部病变,如虹膜异常(虹膜变薄、色素减少等)、晶状体浑浊等,儿童患者眼部病变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男性和女性患者眼部病变表现无明显差异,但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眼部病变出现可能更早,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有害光线等可能增加眼部病变发生风险。
2025-10-15 13:24:36 -
崴脚韧带撕裂的表现
崴脚韧带撕裂会引发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及局部压痛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这些表现上会有相应差异,如儿童肿胀可能更明显、老年人肿胀消退慢等。 肿胀 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现象,一般在数小时内即可逐渐显现,肿胀是因为韧带撕裂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等导致。不同年龄人群肿胀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软组织相对较嫩,肿胀可能相对更明显些,老年人可能因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等因素,肿胀消退相对较慢;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比如长期久坐的人与经常运动的人,受伤后肿胀程度可能因身体基础状态不同而有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可能肿胀恢复更缓慢且需更关注相关并发症。 淤血 受伤部位皮肤下会出现淤血斑,这是由于皮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周围组织所致。淤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韧带撕裂的程度相关,撕裂越严重,淤血可能越明显。不同人群中,年轻人新陈代谢相对较快,淤血吸收可能相对快些,而老年人新陈代谢慢,淤血吸收相对慢;女性和男性在淤血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可能因体质不同有一定吸收速度差异;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人淤血可能更难消退且情况更复杂。 活动受限 受伤的脚部关节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比如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甚至屈伸等动作都难以完成。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为身体协调性和对疼痛的耐受等因素,活动受限表现可能更依赖家长观察,而成年人活动受限会更直接影响日常行动;女性可能因鞋子穿着等习惯在受伤后活动受限带来的生活影响更明显,男性若从事体力劳动等工作则活动受限对其工作影响更大;有足部关节既往手术史等情况的人活动受限可能更严重且康复过程需更谨慎。 局部压痛 在受伤韧带所在部位按压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通过按压可以辅助判断韧带撕裂的大致位置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在局部压痛的感知和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因为怕痛等因素表述可能不准确,需家长和医生更细致检查;不同性别在局部压痛感受上无特殊差异,但可能因个体痛觉阈值不同有不同反应;有足部神经病变等病史的人局部压痛反应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025-10-15 13: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