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甲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亚专业主任,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秘书,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APKASS(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会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专注于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

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展开
  • 手指关节有腱鞘囊肿怎么治疗

    腱鞘囊肿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包括挤压法(病程短者适用,儿童操作需轻柔)和穿刺抽吸配合药物注射(较小囊肿可抽液后注糖皮质激素,有复发可能);手术治疗适用于囊肿大、复发、生长快怀疑恶变等情况,有传统切开和关节镜手术;康复要适当锻炼,注意事项包括非手术治疗后护理及术后观察等,儿童患者需特殊关注。 一、非手术治疗 (一)挤压法 1.原理:通过外力将腱鞘囊肿挤破,使其逐渐被吸收。适用于病程较短的患者。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操作时需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为儿童的组织相对脆弱。 2.操作方法:医生用手握住囊肿,适当用力将其压破,之后局部需要进行加压包扎,让其逐渐自行吸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 (二)穿刺抽吸配合药物注射 1.穿刺抽吸:用注射器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适用于较小的囊肿。对于儿童,操作要更加精准,防止损伤周围组织。 2.药物注射:抽出囊液后可注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如复方倍他米松等,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能促进囊肿的愈合,但也存在复发的可能。 二、手术治疗 (一)适应情况 1.对于囊肿较大,影响手指功能或经非手术治疗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如果是儿童患者,当囊肿严重影响其手指的正常活动发育时,也可考虑手术,但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2.囊肿生长迅速,怀疑有恶变可能的情况也需手术切除。 (二)手术方法 1.传统切开手术:在囊肿部位做切口,完整切除囊肿及周围部分相连的腱鞘、滑膜等组织,以降低复发几率。对于儿童患者,手术切口要尽量小,减少对外观和局部组织发育的影响。 2.关节镜手术:这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关节镜观察并切除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三、康复与注意事项 (一)康复 1.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后,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根据其年龄和恢复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避免过度锻炼造成损伤。 2.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 (二)注意事项 1.非手术治疗后要注意局部的护理,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细心地照顾,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术后要注意伤口的观察,如儿童患者术后要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免手指过早过度活动,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恢复。

    2025-10-11 11:52:36
  • 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有哪些?

    颈项争力动作保持站立或坐姿缓慢侧屈左右交替以增强侧屈力量改善活动度,老年人骨质疏松者需缓慢轻柔操作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慎行;前屈后伸动作缓慢前屈后伸可锻炼屈伸肌群缓解疲劳,严重颈椎退变等患者后伸幅度应循序渐进儿童需成人监护;左右旋转动作缓慢旋转左右交替可改善旋转功能,颈椎关节退变严重的老年人旋转要缓慢颈椎不稳定者遵医嘱。 一、颈项争力动作 1.动作要领:保持站立或坐姿,头部缓慢向左侧屈,尽量让左耳贴近左肩,然后再向右侧屈,使右耳贴近右肩,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个方向持续保持5-10秒,重复5-10次。此动作主要通过让颈部侧屈肌群进行有节律的收缩与拉伸,增强颈部侧屈的肌肉力量,进而改善颈部的侧屈活动度。对于长期伏案导致颈部侧屈肌群紧张的人群,如办公室上班族,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状态。 2.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若存在骨质疏松情况,进行该动作时需缓慢轻柔操作,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颈部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应在医生评估允许后谨慎进行,防止加重颈部不适。 二、前屈后伸动作 1.动作要领:缓慢地将头部向前屈曲,使下巴尽量贴近胸部,保持5-10秒后,再缓慢地将头部向后仰伸,达到最大限度后保持5-10秒,如此重复5-10次。该动作可锻炼颈部的前屈和后伸肌群,有助于增强颈部屈伸肌群的力量,改善颈部的屈伸功能。对于经常低头看手机、电脑导致颈部前屈肌群紧张的人群,如年轻低头族,能有效缓解颈部疲劳。 2.特殊人群提示:有严重颈椎退变、颈椎间盘突出较明显的患者,后伸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后伸引发颈部疼痛加重;儿童进行此动作时需在成人监护下,确保动作轻柔,因为儿童颈部骨骼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三、左右旋转动作 1.动作要领:头部缓慢地向左侧旋转,将头部转向左侧至最大限度,保持5-10秒后,再向右侧旋转,转向右侧至最大限度并保持5-10秒,左右两侧交替重复5-10次。此动作能锻炼颈部的旋转肌群,改善颈部的旋转功能。对于长期保持单一姿势导致颈部旋转受限的人群,如司机等,可改善颈部旋转活动范围。 2.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伴有颈椎关节退变严重的,旋转动作要格外缓慢,防止因旋转过快导致颈椎关节损伤;有颈椎不稳定情况的患者,如曾有颈椎外伤史未完全恢复的,应避免过度旋转颈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锻炼。

    2025-10-11 11:40:31
  • 骨折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包括骨折愈合早期、中期和后期的活动未固定关节、肌肉等长收缩、增加活动度、强化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平衡和协调训练及功能性锻炼等,特殊人群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骨折愈合早期(1-2周) 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如手指、手腕、肘部、肩部等,每个关节活动10-20次,每天3-4次。 肌肉等长收缩:即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肌肉进行收缩和放松,如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三头肌收缩等,每组肌肉收缩50-100次,每天3-4组。 2.骨折愈合中期(2-3周) 增加活动度: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仍要避免骨折部位的过度负荷。 开始轻柔的关节活动:如活动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但动作要轻柔,避免疼痛和不适。 3.骨折愈合后期(3周后) 强化肌肉力量:可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哑铃、弹性带等器械,或进行一些专门的肌肉强化练习。 恢复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进行更广泛的关节活动,包括旋转、屈伸等。 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通过站立平衡练习、单脚站立、走直线等方式来提高平衡能力。 功能性锻炼: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如做家务、散步、上下楼梯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需要注意的是,骨折后的锻炼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骨折的位置、严重程度、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在开始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外,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在骨折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折的愈合速度较快,但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不当的姿势,以免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的骨骼愈合能力可能较弱,锻炼时要更加谨慎,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同时,要注意预防跌倒和其他并发症。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骨折后的锻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身体能够承受锻炼的负荷。 4.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锻炼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出血或肿胀,并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骨折后的锻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10-11 11:34:14
  •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发生率约1%-5%,高龄、糖尿病、肥胖患者风险高)、假体松动(术后5-10年发生率约5%-10%,骨质量差、过早负重等易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约40%-60%,手术创伤致血液高凝、长期卧床等是因)、脱位(发生率约1%-5%,术后体位不当等可引发)、神经损伤(发生率约0.5%-2%,手术操作牵拉压迫等是主因)。 影响因素:高龄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等术后感染风险较高。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感染难以控制,肥胖患者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且局部血运相对较差等都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假体松动 发生情况:假体松动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率会逐渐增加。一般在术后5-10年,假体松动发生率约为5%-10%。 影响因素:骨质量差的患者,如骨质疏松患者,骨与假体之间的固定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假体松动。另外,患者过早负重、剧烈运动等也会加速假体松动的发生。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相对更容易出现假体松动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情况: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约为40%-60%。 影响因素:手术创伤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也是重要因素。高龄患者血液本身处于相对高凝状态,术后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女性患者在围手术期激素水平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血栓形成风险。 脱位 发生情况: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约为1%-5%。 影响因素:术后不正确的体位摆放、过早的大幅度关节活动等易导致脱位。例如,患者过度内收、内旋髋关节,或者从低位置坐起时姿势不当等都可能引起脱位。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也会影响脱位风险,前入路相对后入路脱位风险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都需要患者注意术后的体位和活动限制。 神经损伤 发生情况:神经损伤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或术后均有可能发生,发生率较低,约为0.5%-2%。 影响因素: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周围神经的牵拉、压迫等是主要原因。肥胖患者手术暴露神经的难度增加,可能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另外,患者自身的解剖变异也可能使神经更容易受到损伤。例如,坐骨神经、股神经等都有可能在手术中或术后出现损伤相关表现,如下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

    2025-10-11 11:30:32
  • 关于半月板损伤的病因

    半月板损伤的病因包括急性外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伤)、慢性损伤(长期磨损、职业因素)及其他因素(先天性因素、疾病因素),运动损伤易致青少年和年轻人群半月板损伤,交通事故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中老年人长期磨损、重体力劳动者等易因长期磨损损伤,先天性半月板发育异常者易在正常活动中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引发半月板损伤。 急性外伤 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中,如篮球、足球、体操等项目中,膝关节的扭转、屈曲等动作易导致半月板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在变向、急停时,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此时股骨髁与半月板之间产生旋转摩擦,容易使半月板发生撕裂。对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群,运动损伤是半月板损伤的常见原因,他们往往参与高强度运动,且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在运动中容易因不当动作导致半月板受损。 交通事故伤:汽车碰撞等交通事故中,人体突然的加速、减速或扭转,膝关节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也可引起半月板损伤。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在交通事故频发的环境下,是半月板损伤的一个重要病因。 慢性损伤 长期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会发生退变,其弹性和韧性逐渐下降。对于中老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上下楼梯等活动,膝关节半月板会因长期磨损而逐渐损伤。例如,一些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中老年人,膝关节半月板长期受到压力和摩擦,容易出现磨损性损伤。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期反复屈膝、旋转膝关节,如矿工、田径运动员等,半月板长期处于磨损状态,增加了半月板损伤的风险。以矿工为例,他们在井下工作时,膝关节经常处于弯曲、负重和旋转的状态,半月板受到持续的应力作用,久而久之容易发生损伤。 其他因素 先天性因素: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半月板发育异常,如半月板形状异常、厚度不均等,这种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使得半月板在正常活动中更容易受到损伤。例如,先天性盘状半月板,其形态不同于正常半月板,在膝关节活动时稳定性较差,更容易发生撕裂。 疾病因素:一些膝关节疾病也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等原因,半月板承受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容易引起半月板损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累及膝关节时,也可能影响半月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半月板损伤的几率。

    2025-10-11 11:27: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