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甲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亚专业主任,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秘书,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APKASS(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会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专注于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

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展开
  • 厕所蹲久了脚麻了怎么快速处理

    厕所蹲久脚麻可通过改变姿势与活动肢体、按摩腿部、特殊情况用冷热交替刺激来快速缓解,且处理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特点采取合适措施。立即起身活动、屈伸腿部关节可促血液循环;按摩小腿肌肉、脚部能放松肌肉、改善循环;特殊情况冷热交替刺激,儿童、老人等人群需注意相应细节。 屈伸腿部关节:坐下后屈伸腿部关节,如弯曲膝盖再伸直,反复进行几次。通过屈伸动作可以刺激腿部神经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老年人由于关节灵活性较差,在屈伸腿部关节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关节损伤。可以先轻轻弯曲膝盖,再慢慢伸直,每个动作保持几秒,重复多次。 按摩腿部 按摩小腿肌肉:用双手从脚踝向上按摩小腿肌肉,由下至上轻轻揉捏。按摩能帮助放松腿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年轻人,按摩力度可稍大些,但也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而对于老年人,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对老人脆弱的肌肉和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可以从脚踝开始,用手掌根部轻轻向上推揉小腿肚部位,再用手指轻轻揉捏。 按摩脚部:用手指轻轻按摩脚部,包括脚底、脚趾等部位。可以重点按摩脚底的涌泉穴等穴位,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对于儿童,家长可以用手指轻柔地在孩子脚底进行环形按摩,既可以缓解脚麻,又能起到一定的亲子互动作用。 冷热交替刺激(特殊情况适用) 冷敷与热敷结合:如果脚麻情况不是很严重,可先尝试用冷水浸湿毛巾敷脚几分钟,然后再用温水毛巾热敷。冷水刺激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过度充血,温水热敷又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但需要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2分钟即可,热敷温度也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儿童皮肤。对于老年人,要特别留意其对冷热的感知能力,防止因感觉迟钝而造成冻伤或烫伤。 总之,厕所蹲久了脚麻通过及时改变姿势、活动肢体、按摩以及适当的冷热交替刺激等方法可以快速缓解。在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安全且合适的措施。

    2025-10-15 12:52:06
  • 脚趾外翻能不能揉回去

    脚趾外翻一般不能通过揉回去,其是由多种因素致足部骨骼结构异常等形成的畸形,轻度情况更换舒适鞋子可缓解但难恢复正常位置,中重度需专业医疗手段,儿童和成年人不同情况有相应不同处理,且某些基础疾病导致的脚趾外翻揉按还可能加重问题。 一、解剖与病理基础 从解剖结构来看,脚趾的正常排列有其特定的力学和骨骼关系。当出现脚趾外翻时,第一跖骨内翻,拇趾向外偏斜,这是一种骨骼与软组织的综合性畸形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结构性的异常,单纯依靠揉按很难改变骨骼的位置和已经发生的软组织挛缩等情况。 二、非手术干预的局限性 1.对于轻度情况:一些轻度的脚趾外翻可能可以通过更换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不合适的footwear,来缓解一些不适症状,但很难使外翻的脚趾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因为即使更换鞋子,已经存在的骨骼和软组织的异常已经形成,揉按等简单操作无法纠正已经发生结构改变的骨骼排列。 2.对于中重度情况:中重度的脚趾外翻,骨骼的畸形已经比较明显,软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挛缩等情况,揉按更是无法将外翻的脚趾揉回去,此时往往需要通过手术等专业的医疗手段来进行矫正。 三、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的脚趾外翻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由于儿童骨骼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首先考虑揉按的方式,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因为儿童的骨骼发育具有特殊性,错误的处理可能会影响足部正常发育。 2.成年人:成年人的脚趾外翻如果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轻度情况,可通过调整footwear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很难完全揉回去;如果是中重度情况,则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导致的脚趾外翻,揉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加重局部炎症等情况,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考虑脚趾外翻的专业治疗。

    2025-10-15 12:48:16
  • 大脚骨痛是什么原因

    大脚骨痛的原因包括遗传致家族聚集性且基因使足部结构发育异常、长期穿不合适鞋子致前足受挤压偏移及改变受力分布、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足部结构异常破坏力学平衡、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累及关节引发、女性因常穿不合适鞋及解剖特点更易患病且长时间站立行走等生活方式易诱发或加重。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导致大脚骨痛(踇外翻)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踇外翻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家族中有踇外翻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显著增高,这与基因遗传导致足部骨骼、关节等结构发育异常相关。 二、穿鞋因素 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是引发大脚骨痛的常见原因。例如,长期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会使前足受到过度挤压,踇趾被迫向外偏移,进而导致踇外翻,引起疼痛。此类鞋子会改变足部正常受力分布,增加踇趾与其他脚趾间的摩擦和压力,加速足部结构的异常改变。 三、足部结构异常 1.先天性因素: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第1跖骨内翻、踇收肌紧张等足部结构异常情况,这会破坏足部正常力学结构,使得踇趾逐渐向外偏移,引发踇外翻及疼痛。 2.后天性结构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足部关节退变、韧带松弛等情况逐渐出现,原本正常的足部结构平衡被打破,也容易导致踇外翻,产生疼痛。 四、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导致大脚骨痛。例如类风湿关节炎,该疾病会累及足部关节,引起关节炎症、破坏,进而导致踇外翻等畸形,出现疼痛症状;此外,神经肌肉疾病等也可能影响足部肌肉力量平衡,间接引发踇外翻及疼痛。 五、性别与生活方式因素 1.性别:女性相对男性更易出现大脚骨痛,这与女性更常穿着高跟鞋、尖头鞋等不合适的鞋子有关,且女性足部解剖结构特点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生活方式:长时间站立、行走等会增加足部负担,使足部受力不均,长期如此容易诱发或加重踇外翻,导致疼痛。例如,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群,患大脚骨痛的概率相对较高。

    2025-10-15 12:46:20
  • 什么是colles骨折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多因间接暴力(摔倒手掌撑地)引起的骨折,有骨折特点、临床表现(局部症状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是活动受限)、影像学表现,治疗有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治疗,康复护理早期固定期和后期去除外固定后有不同锻炼要求,还有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可伴有明显畸形,典型的畸形表现为“餐叉样”畸形和“枪刺样”畸形。 功能障碍:手腕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 影像学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等情况,是诊断colles骨折的重要依据。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外固定:多数colles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或夹板等进行外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移位、手法复位失败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等。 康复护理 早期:固定期间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年龄较小的儿童康复时需在家长协助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老年患者康复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锻炼强度。 后期:去除外固定后,逐渐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恢复手腕的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康复锻炼的进度和强度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也需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康复训练。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colles骨折后生长潜力大,复位要求相对较宽松,但仍需准确复位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康复时要关注儿童的配合度,家长需引导儿童正确进行康复锻炼。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colles骨折后愈合相对较慢,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再次骨折,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帮助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2025-10-15 12:41:44
  • 腰间盘突出护腰带有用吗

    腰间盘突出护腰带通过外部支撑限制腰部过度活动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疼痛,不同人群使用有不同注意事项,选择要关注材质和尺寸,使用时需配合康复训练且避免依赖,它对缓解症状有帮助但需正确选择使用并结合综合措施促进腰部健康。 不同人群使用护腰带的情况 成年人:对于成年腰间盘突出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或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时佩戴护腰带,能有效减轻腰部负担。一般建议每天佩戴不超过8小时,避免因长期佩戴导致腰部肌肉萎缩。 老年人:老年人腰间盘退变较为明显,使用护腰带时要注意选择材质柔软、贴合度好的产品。佩戴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腰部皮肤情况,防止出现压疮等问题。 青少年: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因运动等原因导致腰部损伤类似情况,使用护腰带时要注意调整合适的松紧度,以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前提,一般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护腰带的选择要点 材质: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如棉质与弹力纤维混合的面料,这样可以在保证支撑的同时,让腰部保持干爽,减少皮肤过敏等情况的发生。 尺寸:要根据自身腰围选择合适尺寸的护腰带。一般来说,腰围测量位置在肚脐上方约3厘米处,选择尺寸合适的护腰带能确保支撑效果最佳。如果护腰带过大,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过小则会影响腰部血液循环。 护腰带使用的注意事项 配合康复训练:护腰带不能替代康复训练,在佩戴护腰带期间,仍需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动作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 避免依赖:长期依赖护腰带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进一步萎缩,所以在腰间盘突出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少护腰带的佩戴时间,直至停止使用。 总之,腰间盘突出护腰带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症状有帮助,但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正确选择和使用护腰带,并结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来促进腰部健康。

    2025-10-15 12:39: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