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亚专业主任,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秘书,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APKASS(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会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专注于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
展开-
腰椎管狭窄手术能彻底根治吗
腰椎管狭窄手术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不一定能彻底根治,其效果受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因素、手术操作、术后康复等影响,老年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基础疾病,年轻患者术后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争取更好效果。 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手术原理:通过扩大狭窄的椎管,解除对脊髓、神经等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一般来说,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有研究表明,经过规范的腰椎管狭窄手术,约70%-90%的患者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 影响彻底根治的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神经受压时间长且已出现不可逆损伤,那么完全根治的难度较大。比如,患者神经受压导致肌肉明显萎缩、长期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往往不理想。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能力较差,而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增加了彻底根治的难度。而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术后恢复潜力大,相对更有可能实现较理想的根治效果,但也不是绝对能彻底根治。 手术操作: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操作是否精准也很关键。如果手术中对椎管的减压不彻底,或者对周围组织损伤过大,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导致不能彻底根治。 术后康复:术后患者是否遵循科学的康复计划也很重要。如果患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康复锻炼,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影响手术的彻底根治效果。例如,术后过早剧烈活动可能导致脊柱不稳定,影响手术效果。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在考虑手术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要充分控制基础疾病,如将血压、血糖等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后再权衡手术利弊。术后康复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对康复的影响。而年轻患者在术后康复中要积极配合,按照科学的康复方案进行锻炼,以最大程度争取彻底根治的效果。
2025-10-20 12:49:36 -
打了无痛分娩针后腰疼怎么办
打了无痛分娩针后腰疼可能与穿刺等有关,可通过休息姿势调整、热敷按摩、康复锻炼缓解,产妇要注意保暖心情舒畅,新生儿母亲照顾新生儿时要合理安排姿势,若腰疼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原因分析 无痛分娩针即椎管内分娩镇痛,打了之后腰疼可能与穿刺过程有关,穿刺时可能会对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另外,产后身体激素变化、休息姿势不当等也可能导致腰疼。 二、缓解与处理措施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1.休息:产后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休息时可采取侧卧位,减轻腰部压力。 2.姿势:平时坐立行走时要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弯腰驼背,拿取物品时尽量屈膝下蹲,而不是直接弯腰去拿,以减少腰部负担。 (二)热敷与按摩 1.热敷:可以用温毛巾或热水袋对腰部进行热敷,温度适宜,一般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腰部轻柔按摩,从腰部两侧由下往上按摩,促进肌肉放松,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腰部损伤。 (三)康复锻炼 1.产后康复操: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产后康复操,比如凯格尔运动同时配合腰部轻微的舒缓动作,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一般产后1周左右可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开始,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产妇 产妇本身身体处于恢复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暖,腰部避免受凉,受凉可能会加重腰疼症状。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不佳也可能影响身体恢复,进而对腰疼产生影响。 (二)新生儿母亲 需要照顾新生儿,要注意在照顾新生儿过程中合理安排自己的身体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抱孩子等,每次抱孩子时间不宜过长,可借助婴儿车等辅助工具减轻腰部负担。 一般来说,打了无痛分娩针后出现的腰疼大多可通过上述措施得到缓解,如果腰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20 12:47:22 -
每天睡醒腰酸背痛白天又不会
睡醒腰酸背痛可能因不良睡姿、床垫不合适、腰部肌肉劳损、脊柱相关疾病等因素引发,可通过调整睡姿、选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床垫并定期更换、适度进行腰部伸展运动来缓解,老年人需格外留意床垫支撑及睡姿,孕妇睡眠时宜侧卧位并在腰部下方垫薄枕,有脊柱疾病病史者需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建议体位。 一、睡姿因素影响 不良睡眠姿势是导致睡醒腰酸背痛的常见原因,如长期仰卧时腰部缺乏有效支撑,或侧卧时脊柱呈扭曲状态,会使腰部肌肉、韧带持续处于紧张受力状况,夜间长时间维持该状态后,睡醒易出现腰酸背痛,尤其年轻人长期熬夜保持不良睡姿时更易受其影响。 二、床垫不合适的作用 床垫过硬无法贴合腰部生理曲线,致使腰部肌肉长时间紧张;床垫过软则会使脊柱过度弯曲,增加腰部压力,无论床垫过硬或过软,均可能在睡醒时因腰部受力异常引发腰酸背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因体重等差异对床垫弹性需求不同,需选择契合自身情况的合适硬度床垫。 三、腰部肌肉劳损因素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易造成腰部肌肉慢性劳损,夜间睡眠时肌肉仍处于相对紧张状态,代谢产物堆积,睡醒后便会感觉腰酸背痛,办公室人群等长期伏案工作者属于高发群体。 四、脊柱相关疾病隐患 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问题也可能导致睡醒腰酸背痛,此类疾病早期可能白天症状不明显,夜间休息时脊柱受力改变会引发疼痛,中老年人及有既往脊柱损伤病史者需提高警惕。 五、非药物干预缓解举措 调整睡姿,尽量保持脊柱中立位,可选择合适枕头辅助维持颈椎与腰椎生理曲度; 选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床垫并定期更换; 适度进行腰部伸展运动,如睡前做简单腰部扭转、仰卧抬腿等动作,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腰椎易退变,需格外留意床垫支撑及睡姿; 孕妇孕期腰部负荷增加,睡眠时宜采用侧卧位并在腰部下方垫薄枕缓解压力; 有脊柱疾病病史者需定期复查,睡眠时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体位,防止病情加重。
2025-10-20 12:45:36 -
腰间盘突出睡觉可以枕枕头吗
腰间盘突出患者睡觉可以枕枕头,合适枕头对其很重要,需关注高度、材质等,不同人群如成年人、老年人、肥胖人群、有颈椎基础疾病者枕枕头各有注意事项,如成年人选合适材质和睡姿,老年人选软硬适中枕头,肥胖人群选稍高且透气枕头,有颈椎基础疾病者遵专业指导选合适枕头以维持脊柱力学平衡。 腰间盘突出患者睡觉可以枕枕头,选择合适的枕头对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缓解腰部不适有帮助。正常人体脊柱从侧面看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四个生理弯曲,睡眠时枕头能对颈部起到支撑作用,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前凸,进而间接影响腰部的力学平衡。一般来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8-15厘米)较为适宜,具体可根据个人体型等进行调整,以保证颈椎在睡眠中处于舒适且正常的生理位置。 不同人群枕枕头的注意事项 成年人:成年人在选择枕头时除了关注高度,还应考虑枕头的材质,如记忆棉材质的枕头能根据人体轮廓进行贴合,提供较好的支撑;乳胶枕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都比较适合腰间盘突出患者。同时,睡眠姿势也很重要,侧卧位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一致,仰卧位时枕头能保持颈部与床垫之间的正常生理间隙。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颈椎退变等情况,选择枕头时除了考虑上述因素,还需注意枕头不能过硬或过软。过硬的枕头可能会导致局部压迫过强,影响血液循环;过软的枕头则无法提供有效支撑,不利于颈椎和腰部的维持。建议选择软硬适中、能较好贴合颈部曲线的枕头。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颈部周围脂肪较多,可能需要稍高一些的枕头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但具体高度仍需以自身舒适且能维持脊柱正常力学关系为准,同时要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头材质,避免因出汗等导致不适。 有颈椎基础疾病的腰间盘突出患者:这类患者除了要关注枕头对颈部的支撑外,更要严格选择合适的枕头,可能需要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特殊设计的能更好维持颈椎稳定的枕头,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腰部相关力学结构的不良影响。
2025-10-20 12:44:03 -
上楼梯和下楼梯哪个对膝盖损伤更严重
从力学角度看上下楼梯时膝盖受力有差异下楼梯压力更大,健康人群规范上下楼梯姿势可降风险,有膝关节基础疾病人群下楼梯易加重损伤需减少频率,儿童因膝关节结构未完全发育成熟要规范动作,女性特殊时期下楼梯要注意动作缓慢平稳。 一、力学角度分析上下楼梯对膝盖的压力差异 从力学机制看,上楼梯时,股四头肌收缩发力推动身体向上,膝关节主要承受身体部分重量,同时有肌肉协同缓冲,此时膝关节所受压力约为体重的1-2倍;而下楼梯时,膝关节不仅要支撑身体重量,还需对抗重力使身体下降,膝关节所受的剪切力和压力更大,约为体重的3-4倍,因此下楼梯时膝盖承受的压力相对上楼梯更大。 二、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日常上下楼梯时,下楼梯对膝盖的潜在损伤风险相对更高。但健康人群若能保持规范的上下楼梯姿势(如缓慢匀速、膝盖不内扣或外展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伤风险。例如,保持脚步平稳,一只脚完全踏上台阶后再移动另一只脚等。 (二)有膝关节基础疾病人群 对于本身存在膝关节基础疾病的人群,如下肢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期患者等,下楼梯会显著增加膝盖损伤加重的风险。因为此类人群膝关节的缓冲、稳定等功能已受损,下楼梯时更大的压力和剪切力易导致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韧带再次损伤等。这类人群应尽量减少下楼梯的频率,必要时可借助扶手等辅助工具来减轻膝盖负担。 (三)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膝关节软骨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上下楼梯时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易导致潜在损伤。家长应引导儿童规范上下楼梯动作,避免奔跑、蹦跳式上下楼梯,以保护未发育完全的膝关节。 2.女性特殊时期: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重心和关节稳定性可能改变,下楼梯时需格外留意。生理期时身体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关节周围组织的状态,孕期体重增加使膝盖负担加重,此时下楼梯更要注意动作缓慢、平稳,减少对膝盖的冲击。
2025-10-20 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