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亚专业主任,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秘书,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APKASS(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会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专注于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
展开-
单边膝盖疼可能是癌症吗
单边膝盖疼通常非癌症典型表现,多由非肿瘤性骨科问题致,如劳损、退行性病变、创伤等,虽有癌症转移致单边膝盖疼的极个别情况但概率低,出现单边膝盖疼先休息,不缓解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不同人群应对方式有差异,有相关病史者更应重视。 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癌症转移至膝关节导致单边膝盖疼的极个别情况。例如,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有可能通过血液转移到膝关节,引起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表现,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如果出现单边膝盖疼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膝关节肿胀明显、发热、体重明显下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膝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及必要的血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而不是首先考虑是癌症。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应对方式有一定差异。年轻人出现单边膝盖疼,若有运动相关病史,要考虑运动劳损等;中老年人则需重点排查退行性病变等。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更要警惕因生活方式导致的膝关节问题。有膝关节既往病史的人群,出现疼痛复发时需更加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2025-10-20 11:46:31 -
什么睡姿最健康
一般来说,右侧卧是最健康的睡姿,但孕妇和患有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除外。 一般来说,右侧卧是最健康的睡姿,因为它不会压迫心脏,也有利于血液流通和胃肠蠕动。 右侧卧时,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右侧,不会压迫心脏和肺部,有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同时,右侧卧也有利于胃肠道的正常运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睡姿可能需要有所调整。例如,孕妇最好采用左侧卧的姿势,以减轻子宫对主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保证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胎儿的营养供给。而患有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仰卧可能会加重症状,因为仰卧时舌头和软腭后坠,容易堵塞气道。此时,侧卧或侧俯卧可能会更好。 此外,无论采用哪种睡姿,都应该注意保持舒适和放松,避免过度蜷缩或伸展身体。同时,床垫和枕头的选择也很重要,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睡眠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 总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睡姿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睡眠需求来进行调整。如果有任何睡眠问题或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
2025-10-20 11:43:44 -
17岁后脑勺会越睡越平吗
后脑勺的形状主要由颅骨的发育和遗传因素决定,与睡眠姿势无关。 颅骨在出生时是柔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骨化并定型。在这个过程中,睡眠姿势并不会改变颅骨的形状。 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睡平后脑勺可以让头部看起来更美观,但这只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后脑勺的形状是天生的,无法通过睡眠来改变。 对于17岁的青少年来说,颅骨已经基本发育成熟,睡眠姿势对后脑勺的形状影响不大。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他们的颅骨比较柔软,睡眠姿势可能会对头部形状产生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定期改变婴儿的睡眠姿势,以避免头部变形。 总之,17岁后脑勺不会越睡越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身体健康更为重要。如果对头部形状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10-20 11:41:29 -
腿部肌肉拉伤怎么快速恢复正常
腿部肌肉拉伤后分急性期处理和恢复期康复训练及饮食注意,急性期要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可遵医嘱用非甾体抗炎药,恢复期早期、中期、后期有不同康复训练,恢复期间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同年龄段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腿部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腿部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无论是儿童、青壮年还是老年人,都需要减少受伤腿部的活动,这是阻止损伤加重的关键一步。例如,运动爱好者在跑步时发生腿部肌肉拉伤,应马上停下休息。 2.冰敷:在拉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冰块包裹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对于儿童,冰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冰袋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冻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冰敷导致冻伤。以年轻人为例,将冰袋敷在拉伤的腿部,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 二、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腿部进行加压包扎,这样可以进一步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扎时力度可略有不同,儿童皮肤娇嫩,包扎时更要轻柔;老年人如果有血液循环不良的情况,包扎压力需适当调整。比如青壮年腿部肌肉拉伤后,用弹性绷带进行合理加压包扎。 三、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腿部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应尽量保持患肢抬高的姿势,例如躺在床上时用枕头把受伤的腿垫高。 四、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特殊情况遵医嘱)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儿童慎用,需严格遵儿科用药原则)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非药物的急性期处理是基础。 五、恢复期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在受伤48小时后,如果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动作,如腿部的缓慢屈伸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动作要轻柔;老年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防止再次受伤。例如年轻人可以在床上轻轻做腿部屈伸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2.中期康复: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进行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缓慢的步行练习等。但要注意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训练的进度和强度要调整,比如青壮年可能可以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而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的平衡能力和体力来调整步行速度和距离。 3.后期康复:当腿部基本恢复后,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如进行腿部肌肉的拉伸和一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的运动,像靠墙静蹲等。但同样要根据个人情况逐步进行,儿童和老年人在进行这些训练时更要谨慎,确保安全。比如年轻人可以进行靠墙静蹲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老年人则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缓慢进行。 六、饮食注意 在腿部肌肉拉伤恢复期间,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同时要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促进身体的恢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饮食上虽有共性,但也有差异,儿童需要注意营养均衡以支持生长发育,老年人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防止相关慢性疾病影响恢复。
2025-10-15 15:54:23 -
儿童腱鞘炎的治疗
儿童腱鞘炎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保守观察(症状轻的婴幼儿可观察,避免过度用患指)、局部按摩(专业人员轻柔按摩,频率时间依耐受和病情定)、支具固定(用支具固定患指限制活动,选合适支具);手术适用于非手术3-6个月无效、功能严重受限者,术式为狭窄腱鞘切开术,术后需护理和康复锻炼,治疗要考虑儿童生长发育、心理及个体特殊状况,低龄儿童首选非药物非侵入性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保守观察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儿童腱鞘炎,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先进行保守观察。部分患儿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腱鞘炎有自行缓解的可能。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不断生长变化的阶段,局部的结构可能会逐渐调整适应,比如一些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患儿,在幼儿时期可能症状不严重,随着手指的活动增加和身体发育,有自愈的情况。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患病手指,减少不必要的手指屈伸活动,防止症状加重。 2.局部按摩 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局部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粘连。例如在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中,按摩师可以轻柔地对拇指的掌指关节周围进行按摩,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推揉等操作,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给儿童造成不适和损伤。按摩的频率和时间应根据儿童的耐受程度和病情来调整,一般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以10-15分钟为宜,可每天进行1-2次。 3.支具固定 可以使用支具将患病手指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限制其过度活动,为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创造条件。比如对于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可使用拇指外展支具,将拇指固定在轻度外展的位置,保持2-4周左右,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支具的选择要合适,要确保儿童佩戴舒适,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手指的基本活动,同时能够有效地限制患病手指的异常活动。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如经过3-6个月的保守治疗后,儿童腱鞘炎的症状仍无明显改善,手指的屈伸功能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生长发育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经长时间保守治疗后,拇指仍不能正常屈伸,严重影响抓握、拿取物品等日常活动,就需要进行手术。 2.手术方式 一般采用狭窄腱鞘切开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对于能够配合的儿童),医生会在患指的掌指关节掌侧做一小切口,切开狭窄的腱鞘,解除对肌腱的卡压。手术操作要精细,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手指的康复锻炼等。术后康复锻炼对于恢复手指的功能至关重要,一般在术后1-2天就可以开始进行轻度的手指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影响手术效果和造成再次损伤。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年龄因素。对于低龄儿童,非药物和非侵入性的治疗应作为首选,因为手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创伤相对较大,恢复也相对较慢。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等因素给儿童带来心理阴影。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病史情况,如果有过其他疾病或特殊的身体状况,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10-15 15: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