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亚专业主任,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秘书,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APKASS(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会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与骨科运动医学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专注于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 擅长诊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省、厅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
展开-
大拇脚趾抽筋怎么缓解
缓解大拇脚趾抽筋可通过坐姿拉伸(儿童轻柔、成年人适当调整力度,长时间站立行走后适用,足部疾病史者疼痛即停)、站立拉伸(年轻人运动后适用,老年人注意站稳防摔)、热敷缓解(40℃-45℃温水浸泡15-20分钟,儿童水温稍低,寒冷刺激致抽筋适用,糖尿病足等病史者注意水温)、补充电解质(多吃富含电解质食物,儿童吃香蕉泥等,老年人增加摄入,出汗多者适用,肾脏疾病等病史者遵医嘱),若频繁抽筋或伴随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儿童频繁抽筋、老年人异常症状更要尽快就医,长期缺乏运动或不良姿势致抽筋持续不缓解也需就医。 站立拉伸:双脚后跟贴地,前脚掌踩在台阶边缘,缓慢让前脚掌下沉,拉伸大拇脚趾及小腿肌肉,保持同样时长。年轻人运动后可能出现大拇脚趾抽筋,站立拉伸适合这种情况;老年人站立拉伸时要注意站稳,可借助扶手等辅助工具,防止摔倒。 热敷缓解 热水浸泡:准备40℃-45℃的温水,将抽筋的脚浸泡在水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不同年龄人群水温略有不同,儿童水温稍低,避免烫伤;成年人可耐受稍高水温。生活中因寒冷刺激导致大拇脚趾抽筋时,热水浸泡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有糖尿病足等病史的人群要注意水温,防止烫伤后难以愈合。 补充电解质 饮食补充:多吃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富含钾)、橙子(富含钾和钠)等。对于不同年龄,儿童可通过食用香蕉泥等方式补充;老年人饮食中可增加这类食物摄入。生活中出汗较多的人易出现电解质失衡导致大拇脚趾抽筋,通过饮食补充电解质能预防和缓解抽筋。有肾脏疾病等病史的人群要注意电解质的摄入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 就医情况 如果大拇脚趾抽筋频繁发生,或伴随足部麻木、无力、肿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同年龄人群就医的紧急程度略有差异,儿童频繁抽筋需引起重视;老年人出现异常症状更要尽快就医。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或不良姿势导致的抽筋若持续不缓解也需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2025-10-15 12:57:31 -
腿抽筋的症状表现
腿抽筋是肌肉突然、不自主强制收缩致肌肉僵硬疼痛,持续几秒到数十秒不等,疼痛程度剧烈、部位多样,发作时肌肉挛缩,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会因疼痛哭闹,老年人易反复发作且恢复慢易摔倒,孕妇在中晚期易发生且会更紧张焦虑。 疼痛程度与部位:疼痛较为剧烈,可发生在腿部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小腿的腓肠肌,也就是小腿肚子部位,也可能出现在脚部、大腿等部位。例如,当小腿腓肠肌抽筋时,患者会感觉到局部有强烈的刺痛感,疼痛程度往往比较严重,可能会让人从睡眠中痛醒。 发作时的表现:发作时肌肉会出现明显的挛缩,外观上能看到肌肉变硬、缩短,呈现出条索状。以小腿抽筋为例,患者的小腿肌肉会突然紧绷,无法伸展,脚也可能会不自觉地弯曲,严重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使人难以站立或行走。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腿抽筋可能与生长发育快、钙质需求大等因素有关。儿童在抽筋时除了有上述腿部肌肉僵硬、疼痛的表现外,可能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更多通过肢体动作和哭闹来体现不适。例如,正处于玩耍或运动中的儿童,突然出现腿抽筋,会立即停止原来的活动,用手不停地揉搓抽筋的腿部并哭闹。 老年人:老年人腿抽筋较为常见,这与老年人钙质流失、肌肉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关。老年人腿抽筋时疼痛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同时,老年人在抽筋后恢复相对较慢,可能在抽筋缓解后仍能感觉到腿部有不适感,并且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抽筋发作时可能会因为行动不便而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比如,老年人在夜间睡眠时容易发生腿抽筋,抽筋缓解后可能还会担心再次发作而影响睡眠质量。 孕妇:孕妇腿抽筋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与孕期体重增加、钙质需求增加以及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孕妇腿抽筋时除了腿部肌肉的疼痛、挛缩外,还可能因为身体的特殊状态而更加紧张和焦虑。例如,孕妇在行走过程中发生腿抽筋,可能会担心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情绪上会比较担忧。
2025-10-15 12:55:30 -
骨关节炎严重吗
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差异大,可分轻、中、重度,老年人、年轻有创伤者、绝经后女性、长期重体力劳动等人群易患且病情可能更重,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患骨关节炎也需重视,轻度偶有轻微不适,中度疼痛等影响日常活动,重度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等。 中度骨关节炎 中度骨关节炎时,关节疼痛会较为明显,且发作频率增加,可能在休息时也会有疼痛感觉,关节的僵硬感也会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对日常活动有一定影响,比如行走距离受限,上下楼梯困难,穿衣、洗漱等简单生活动作可能会因为关节不适而变得不太方便。此时关节的活动范围可能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小,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软骨有明显磨损、骨质有轻度增生等表现。 重度骨关节炎 重度骨关节炎时,关节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站立等基本活动,甚至可能出现行走困难,需要借助辅助器具如拐杖等才能行动,日常生活自理困难,如无法自己穿衣、洗澡等。关节畸形较为明显,活动范围严重受限,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软骨严重磨损、骨质增生明显、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等情况。 从年龄因素来看,老年人由于关节长期磨损等原因,相对更容易患骨关节炎且病情可能发展得更严重;年轻人群如果有创伤等因素导致骨关节炎,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且病情可能相对更易向严重方向发展。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度运动、关节长期处于不良姿势等人群,骨关节炎发生的几率更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有既往关节创伤病史的人群,骨关节炎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且在创伤基础上病情可能较快进展为较严重的程度。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如果出现骨关节炎,多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需要特别重视,及时干预,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病情发展可能会对其骨骼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孕妇由于体重增加、关节负担加重等,骨关节炎可能会加重,需要在孕期注意关节的保护等。
2025-10-15 12:53:28 -
厕所蹲久了脚麻了怎么快速处理
厕所蹲久脚麻可通过改变姿势与活动肢体、按摩腿部、特殊情况用冷热交替刺激来快速缓解,且处理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特点采取合适措施。立即起身活动、屈伸腿部关节可促血液循环;按摩小腿肌肉、脚部能放松肌肉、改善循环;特殊情况冷热交替刺激,儿童、老人等人群需注意相应细节。 屈伸腿部关节:坐下后屈伸腿部关节,如弯曲膝盖再伸直,反复进行几次。通过屈伸动作可以刺激腿部神经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老年人由于关节灵活性较差,在屈伸腿部关节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关节损伤。可以先轻轻弯曲膝盖,再慢慢伸直,每个动作保持几秒,重复多次。 按摩腿部 按摩小腿肌肉:用双手从脚踝向上按摩小腿肌肉,由下至上轻轻揉捏。按摩能帮助放松腿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年轻人,按摩力度可稍大些,但也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而对于老年人,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对老人脆弱的肌肉和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可以从脚踝开始,用手掌根部轻轻向上推揉小腿肚部位,再用手指轻轻揉捏。 按摩脚部:用手指轻轻按摩脚部,包括脚底、脚趾等部位。可以重点按摩脚底的涌泉穴等穴位,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对于儿童,家长可以用手指轻柔地在孩子脚底进行环形按摩,既可以缓解脚麻,又能起到一定的亲子互动作用。 冷热交替刺激(特殊情况适用) 冷敷与热敷结合:如果脚麻情况不是很严重,可先尝试用冷水浸湿毛巾敷脚几分钟,然后再用温水毛巾热敷。冷水刺激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过度充血,温水热敷又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但需要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2分钟即可,热敷温度也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儿童皮肤。对于老年人,要特别留意其对冷热的感知能力,防止因感觉迟钝而造成冻伤或烫伤。 总之,厕所蹲久了脚麻通过及时改变姿势、活动肢体、按摩以及适当的冷热交替刺激等方法可以快速缓解。在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安全且合适的措施。
2025-10-15 12:52:06 -
脚趾外翻能不能揉回去
脚趾外翻一般不能通过揉回去,其是由多种因素致足部骨骼结构异常等形成的畸形,轻度情况更换舒适鞋子可缓解但难恢复正常位置,中重度需专业医疗手段,儿童和成年人不同情况有相应不同处理,且某些基础疾病导致的脚趾外翻揉按还可能加重问题。 一、解剖与病理基础 从解剖结构来看,脚趾的正常排列有其特定的力学和骨骼关系。当出现脚趾外翻时,第一跖骨内翻,拇趾向外偏斜,这是一种骨骼与软组织的综合性畸形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结构性的异常,单纯依靠揉按很难改变骨骼的位置和已经发生的软组织挛缩等情况。 二、非手术干预的局限性 1.对于轻度情况:一些轻度的脚趾外翻可能可以通过更换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不合适的footwear,来缓解一些不适症状,但很难使外翻的脚趾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因为即使更换鞋子,已经存在的骨骼和软组织的异常已经形成,揉按等简单操作无法纠正已经发生结构改变的骨骼排列。 2.对于中重度情况:中重度的脚趾外翻,骨骼的畸形已经比较明显,软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挛缩等情况,揉按更是无法将外翻的脚趾揉回去,此时往往需要通过手术等专业的医疗手段来进行矫正。 三、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的脚趾外翻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由于儿童骨骼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首先考虑揉按的方式,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因为儿童的骨骼发育具有特殊性,错误的处理可能会影响足部正常发育。 2.成年人:成年人的脚趾外翻如果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轻度情况,可通过调整footwear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很难完全揉回去;如果是中重度情况,则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导致的脚趾外翻,揉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加重局部炎症等情况,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考虑脚趾外翻的专业治疗。
2025-10-15 1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