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有哪些疫苗可以用来治疗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包括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接种并按0、1、6个月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低体重儿等特殊新生儿按专业建议调整程序,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婴幼儿及儿童按程序完成3剂次接种,成人易感人群如医务人员等需检测五项均阴性时接种,特殊人群孕妇五项阴性可在专业医生评估后接种。 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然后按0、1、6个月程序分别接种第2、3剂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低体重儿等特殊新生儿,也应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且后续接种程序按常规进行调整时需遵循专业建议。 婴幼儿及儿童: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婴幼儿及儿童,需按照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完成3剂次接种。 成人易感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这些人群需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检测,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阴性,应接种乙肝疫苗。特殊人群如孕妇,若乙肝五项均阴性,也可接种乙肝疫苗,一般不会对妊娠过程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接种。

    2025-08-15 11:49:57
  • 鼠疫目前有疫苗吗

    鼠疫存在灭活疫苗等预防用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感染,抗血清可作紧急暴露后补充预防,高风险职业人群需按规范程序接种,儿童等特殊人群接种需遵安全规范和免疫程序并依状况合理安排计划以保安全有效。 一、鼠疫预防用疫苗情况 鼠疫存在预防用疫苗,目前常用的有鼠疫灭活疫苗等。这类疫苗通过将鼠疫杆菌灭活后制成,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对鼠疫杆菌感染起到预防作用。例如,针对疫区的高风险人群(如从事鼠疫相关科研、监测、防控等工作的人员),可通过接种鼠疫疫苗来降低感染鼠疫的风险。 二、抗血清在鼠疫预防中的作用 抗血清也可用于鼠疫的被动免疫预防,它能快速提供针对鼠疫杆菌的特异性抗体,但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疫苗,主要是在紧急暴露后作为补充预防手段使用。不过,预防用疫苗仍是主要的主动免疫预防措施。 三、特殊人群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对于高风险职业人群(如疫区从事鼠疫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鼠疫疫苗,以保障其职业安全。而儿童等特殊人群接种鼠疫疫苗时,需严格遵循儿童疫苗接种的相关安全规范和免疫程序,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合理安排接种计划,避免因不恰当接种带来健康风险。

    2025-08-15 11:49:09
  • 一般流行性出血热传染吗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动物源性传播(鼠类排泄物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感染)、消化道传播(进食被污染食物经口腔或胃肠黏膜感染)、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鼠类血液排泄物感染),儿童因免疫及防护弱接触风险高,老年人免疫力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农田劳作等接触鼠类机会多的高危人群需加强防范(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灭鼠等),确诊后需隔离治疗以阻断传播。 动物源性传播: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鼠类的排泄物(尿、粪、唾液等)污染环境后,病毒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而感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病毒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可感染。 不同人群方面,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自我防护意识弱,接触传染源风险相对更高,需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污染物;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更要做好防护;从事农田劳作、地下室居住等与鼠类接触机会多的人群,属高危人群,应加强防范,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灭鼠、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分泌物等。确诊后需采取隔离治疗等防控措施以阻断传播。

    2025-08-15 11:47:58
  • 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呈阳性意味着什么

    当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呈阳性时,若同时伴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提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处于恢复期有一定免疫力预后较好但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呈阴性但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呈阳性可能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窗口期需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且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并已恢复 当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呈阳性,且同时伴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时,提示机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处于恢复期,身体已产生一定免疫力,病毒复制多已停止。此时机体已具备对抗乙肝病毒的能力,一般预后较好,但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以观察病情有无反复。 二、乙肝病毒感染窗口期 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呈阴性,但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呈阳性,可能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此阶段乙肝表面抗原已被清除,但乙肝核心抗体仍存在,体内可能仍有少量乙肝病毒复制,需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等指标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活跃复制情况。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若处于窗口期,需密切关注母婴传播风险,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病毒传给胎儿;对于有既往乙肝病史的人群,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毒活动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

    2025-08-15 11:46:21
  • 三种抗体为阳性说明什么

    三种抗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情况,需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具体情况需因人而异。 三种抗体为阳性通常提示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可导致相应的抗体阳性。这些抗体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产生的,可以作为诊断感染的依据之一。 2.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而导致的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自身抗体阳性。 3.其他情况:某些情况下,如疫苗接种后、肿瘤等,也可能出现抗体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综合判断来确诊。如果发现抗体阳性,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抗体阳性的意义和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指导。 总之,抗体阳性需要引起重视,但不必过于恐慌。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是关键。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2025-08-15 11:45: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