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结核病患者如何检测甘露聚糖LAM

    结核病检测甘露聚糖LAM用血清学免疫学检测技术如ELISA,采静脉血清样本,儿童轻柔操作防溶血成年常规采集,有严重肝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用药情况可干扰结果,此检测仅为辅助诊断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等综合判断。 一、检测方法 结核病患者检测甘露聚糖LAM主要采用血清学免疫学检测技术,常见的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特定的免疫学反应,检测血清中甘露聚糖LAM的含量,以此辅助结核病的诊断。 二、样本采集 1.样本类型:需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清样本。 2.采集要求: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样本采集过程中不受污染。对于儿童患者,采集血清时应轻柔操作,避免因过度哭闹导致样本溶血,影响检测结果;成年患者则常规采集静脉血即可。 三、注意事项 1.病史影响:若患者有严重肝脏疾病或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可能干扰甘露聚糖LAM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结合患者整体病情综合评估检测意义。 2.用药干扰:检测前需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甘露聚糖LAM的检测结果。 3.结果局限性:甘露聚糖LAM检测仅为结核病辅助诊断指标,不能单独依据该结果确诊结核病,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2025-08-15 11:44:32
  • 厌氧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应该使用何种药物治疗

    厌氧菌感染因感染部位不同症状有别,口腔感染现口臭、牙龈肿胀等,腹腔感染具腹痛腹胀伴发热等表现,妇科感染见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皮肤软组织感染局部红肿胀痛等;治疗厌氧菌感染常用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林可酰胺类的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一、厌氧菌感染的症状 厌氧菌感染因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口腔感染:常出现口臭、牙龈肿胀、牙齿疼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等; 腹腔感染:患者多有腹痛、腹胀,伴有发热,部分可触及腹部包块,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妇科感染:可见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常气味,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肤软组织感染: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伴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全身可能有发热表现。 二、厌氧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包括: 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有良好抗菌活性; 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例如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对部分厌氧菌有效。

    2025-08-15 11:41:01
  • 艾米替诺福韦应该如何服用

    艾米替诺福韦一般口服给药,孕妇需专业医生综合评估用药风险收益,哺乳期女性要评估药物是否分泌至乳汁,可能需暂停哺乳并咨询医生,儿童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完全明确需儿科医生谨慎评估,老年人需关注肝肾功能指标遵专业医生指导。 一、口服给药途径:艾米替诺福韦一般采用口服方式摄入。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孕妇: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用药的风险与收益,因为目前关于艾米替诺福韦对胎儿的影响缺乏充分的长期临床数据,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病情、妊娠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决定是否使用该药物;2.哺乳期女性:需评估药物是否会分泌至乳汁中,若使用艾米替诺福韦,可能需要暂停哺乳并咨询医生,因为药物有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产生潜在影响;3.儿童:儿童使用艾米替诺福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明确,一般需由儿科医生根据儿童的病情、体重、肝肾功能等多方面情况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不建议随意给低龄儿童使用;4.老年人:老年人常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使用艾米替诺福韦时需关注肝肾功能指标,医生可能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肝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相关考量,但具体用药需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2025-08-15 11:39:49
  • 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发现

    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方法包括主动检测、哨点监测、重点人群筛查、大数据追踪和社区排查,及时隔离和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防止疫情传播。 1.主动检测: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应进行主动检测,包括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 2.哨点监测:通过设立发热门诊和住院病房等哨点,对就诊患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3.重点人群筛查:对重点人群,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聚集性疫情的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等,进行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4.大数据追踪: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等进行追踪和管理,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5.社区排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进行排查,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需要注意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因此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后,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以防止疫情的传播。

    2025-08-15 11:39:04
  • 小二阳会传染吗

    小二阳是否具传染性取决于乙肝病毒DNA载量,阳性则具传染性,传播途径有血液、母婴、性传播,儿童医疗操作等要严消毒,乙肝阳性孕妇要监测并采取措施,新生儿要及时接种疫苗,性活跃人群性伴侣阳性要采取防护措施,一般日常接触不传染 血液传播方面 儿童:儿童若因医疗操作等情况输入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就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所以在儿科医疗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流程,避免交叉感染。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若有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从而接触血液的行为,也存在感染风险,需要特别注意避免。 母婴传播方面 孕妇: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在孕期需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DNA载量等指标,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如在合适的孕周进行抗病毒治疗等,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按照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是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能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性传播方面 青少年及成人:对于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性伴侣为乙肝病毒阳性者,需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2025-08-15 11:37: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