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唾液艾滋病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唾液艾滋病检测准确性在严格质控下有一定保障但略低于血液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约90%-95%,受检测时间、检测方法质量、样本采集处理影响;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进行唾液检测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专业人员操作等,孕妇要注意时间和试剂等,老年人要考虑口腔问题等,高危人群应在合适时间检测,可疑结果需进一步确诊。 影响唾液艾滋病检测准确性的因素 检测时间:如前文所述,在窗口期内进行唾液检测,由于此时体内艾滋病病毒抗体水平尚未达到可被检测出的程度,容易出现假阴性。对于有过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的人群,建议在高危行为后4周以上再进行唾液检测,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检测方法的质量:不同品牌、不同生产厂家的唾液艾滋病检测试剂质量有差异。优质的检测试剂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准确性相对更高。所以在选择唾液艾滋病检测试剂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有可靠质量保证的产品。 样本采集与处理:唾液样本采集过程不规范也会影响检测结果。例如,采集唾液时受到污染,或者采集的唾液量不足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正确的样本采集方法是按照检测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获取足够量且未被污染的唾液样本。 特殊人群的唾液艾滋病检测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唾液艾滋病检测时,由于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样本采集相对困难。而且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情况也有其特殊性,比如母婴传播等。对于儿童,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进行样本采集,以确保样本质量,同时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感染风险等因素来判断检测的可靠性。如果儿童有过高危暴露风险(如母亲感染艾滋病等情况),除了唾液检测外,可能还需要结合血液检测等其他方式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感染。 孕妇:孕妇进行唾液艾滋病检测时,要考虑到孕期生理状况对检测结果的可能影响。同时,孕妇感染艾滋病对胎儿有严重影响,所以准确检测非常重要。孕妇进行唾液检测时同样要注意检测时间,最好在高危行为后合适时间进行,并且要选择可靠的检测试剂。如果唾液检测结果可疑,应进一步进行血液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确诊试验,以明确孕妇是否感染艾滋病,从而采取相应的母婴阻断等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进行唾液艾滋病检测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口腔健康问题等对唾液样本的影响。例如,老年人可能有口腔疾病,这可能影响唾液中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含量。所以在进行唾液检测前,要确保老年人的口腔状况良好,样本采集规范,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如果老年人有过高危行为,也需要综合判断检测结果,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
2025-10-15 14:30:25 -
乙肝小三阳会传染给孩子吗
乙肝小三阳可通过母婴、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是重要途径,包括宫内、产时、产后传播,感染几率约40%-60%,高病毒载量时几率升高;可通过孕期服抗病毒药、产时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降低感染几率,男女感染风险无明显性别差异,母亲不良生活方式或伴其他肝病对传染给孩子几率影响不大,规范阻断可显著降低孩子感染几率。 一、母婴传播的具体情况 传播方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宫内传播约占5%-10%,主要是在孕期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产时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母婴传播的80%-90%,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感染;产后传播主要是在产后母乳喂养及密切接触等情况下感染。 感染几率:乙肝小三阳母亲生育孩子的感染几率约为40%-60%。如果母亲乙肝病毒DNA载量高,感染几率会相应增加。例如,当母亲乙肝病毒DNA定量大于10^6IU/ml时,婴儿感染乙肝的几率明显升高。 二、降低母婴传播几率的措施 孕期干预:对于乙肝小三阳且乙肝病毒DNA载量高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可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等,以降低母亲体内乙肝病毒载量,从而减少宫内传播的风险。 产时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2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之后按0、1、6个月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这样可以使婴儿感染乙肝的几率降低至4%-6%。 产后注意事项:产后不建议乙肝小三阳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虽然目前有研究表明在正规阻断后母乳喂养感染几率相对降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同时,要避免让孩子接触母亲的血液、体液等,减少密切接触传播的可能。 三、不同性别孩子的感染风险差异 一般来说,乙肝小三阳传染给男孩和女孩的风险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与母亲乙肝病毒载量、阻断措施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而与孩子的性别无关。 四、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母亲的情况 生活方式:如果母亲有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肝脏损害,但对乙肝传染给孩子的几率本身影响不大,主要还是取决于乙肝病毒载量和阻断措施。 病史:如果母亲同时患有其他肝脏疾病,如丙型肝炎等,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但对于乙肝传染给孩子的核心机制(母婴传播途径)影响不大,关键还是要做好乙肝本身的母婴阻断措施。 总之,乙肝小三阳有传染给孩子的可能性,但通过规范的孕期、产时和产后阻断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孩子的感染几率。
2025-10-15 14:30:05 -
如何避免肺结核传染
预防肺结核需从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及时发现并隔离肺结核患者,管理密切接触者;注意通风换气、呼吸道卫生来切断传播途径;通过接种卡介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护易感人群。 一、隔离传染源 及时发现患者: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一旦怀疑患有肺结核,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包括痰液涂片、培养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对于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减少其与他人的接触机会。例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管理密切接触者: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同事等,应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检查等,以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疑似肺结核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二、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一般建议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每天通风数次。尤其是在患者居住的房间、办公室等场所,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对于家庭环境,可利用自然风或安装通风设备来保证空气的有效交换。 注意呼吸道卫生: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用过的纸巾应妥善处理,避免随意丢弃。如果没有纸巾,可使用肘部遮掩口鼻。此外,不随地吐痰,痰液应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容器中,然后进行统一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预防儿童肺结核,尤其是重症肺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等的有效疫苗。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对于未接种过卡介苗且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青少年等易感人群,也可以考虑接种卡介苗。但卡介苗不能完全预防肺结核的发生,只是能降低发病后的严重程度。 增强自身免疫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肺结核的风险。均衡饮食是基础,应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度运动也很关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免疫力,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肺结核,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以降低感染肺结核的风险。
2025-10-15 14:29:27 -
甲肝严重吗
甲肝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等不同,多数患者病情轻且为自限性疾病,经适当休息等可康复;有轻症、重症之分,重症少见但可危及生命;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感染甲肝情况有差异;多数预后良好,少数重症可能有轻微肝脏功能异常,需重视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临床表现方面 轻症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通过休息、合理饮食等支持治疗,身体可自行恢复,肝功能也能逐渐恢复正常。例如,一些青壮年身体状况较好、免疫功能正常的轻症甲肝患者,通常在数周内就能明显好转。 重症患者: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发生。重症甲肝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持续频繁的恶心、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还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这种情况下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症甲肝的救治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仍需要及时、积极的治疗干预。 不同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感染甲肝后,部分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有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由于儿童的肝脏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应对甲肝病毒时,可能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比如婴幼儿感染甲肝后,可能出现发热、腹泻等伴随症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支持,以促进身体恢复。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甲肝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肝脏的代偿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也相对较弱。所以老年人感染甲肝后更需要加强监测,密切关注肝功能变化以及全身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处理。 孕妇:孕妇感染甲肝时,病情严重程度也需重视。孕期感染甲肝可能会对孕妇本身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综合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和监护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预后情况 大多数甲肝患者预后良好,一般不会转为慢性肝炎。经过规范的治疗和适当的康复调养,肝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机体也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对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健康通常不会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但少数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一些肝脏功能的轻微异常,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也能逐渐改善。 总体而言,甲肝多数病情较轻且预后较好,但也不能忽视重症情况的发生,尤其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更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2025-10-15 14:29:06 -
新冠第一天会有症状吗
新冠第一天部分人无明显症状,部分人有症状,无明显症状者多因免疫力强、病毒载量低;有症状者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咽干咽痛、咳嗽等,不同人群感染第一天症状表现不同,儿童症状相对不典型,老年人易有明显症状且基础疾病可能波动,有基础疾病者可能致基础疾病症状加重。 无明显症状情况 人群特点:对于一些免疫力较强、感染病毒载量较低的个体,在感染新冠第一天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自身难以察觉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例如一些年轻且平时身体素质较好、很少生病的人群,感染后第一天可能只是携带病毒,但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表现。 原因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接触少量病毒时,能够较好地应对,还没有触发明显的病理生理反应来产生可被感知的症状。 有症状情况 常见症状及表现 发热:部分人感染新冠第一天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7.3℃以上,一般以低热为主,也有部分人会出现中热甚至高热。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比如一些研究显示,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发热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有相当比例的感染者在感染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乏力:感染新冠第一天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力不济,不想活动。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人体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能量供应出现一定障碍,同时免疫反应也会消耗机体的能量和体力,从而让人感觉身体疲倦、乏力。例如一些感染者会描述感觉身体像被重物压迫一样,提不起劲。 咽干、咽痛:部分人感染后第一天会出现咽干、咽痛的症状,就好像嗓子被干燥或者有异物刺激一样。这是因为病毒可能会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引起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咽部不适,出现咽干、咽痛的感觉。有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与上呼吸道黏膜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局部的炎症,导致咽干、咽痛等症状的出现。 咳嗽:少数人感染第一天可能会出现轻微咳嗽,可能是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这种咳嗽一般程度较轻,可能只是偶尔干咳几下。 不同人群感染新冠第一天出现症状的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对于儿童,感染新冠第一天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有的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稍差、食欲减退等;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后第一天可能更容易出现乏力、发热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且基础疾病可能会有波动,需要密切关注;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第一天可能会使基础疾病的症状加重,例如本身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情况加重的表现。
2025-10-15 14: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