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确认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新冠感染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如不同程度发热、常见咳嗽伴痰或干咳、咽痛,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头痛,有其他系统症状包括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等、嗅觉或味觉减退丧失、眼部结膜炎表现,儿童感染呼吸症状相对不典型消化道更突出需关注呼吸等,老年人免疫力弱病情进展快易重症需加强生命体征及基础病监测,孕妇感染需特别关注胎儿及孕期谨慎用药。 一、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1.发热:体温可呈现不同程度升高,包括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及高热(39℃以上),部分患者起病初始为低热而后进展为高热,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咳嗽:较为常见,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色痰液,咳嗽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咳嗽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与休息。 3.咽痛:表现为咽部疼痛、干涩感等,患者可感觉吞咽时咽部不适加重。 二、全身症状 1.乏力:患者会明显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日常简单活动后就易出现疲惫感。 2.肌肉酸痛:多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尤其以四肢肌肉较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关节酸痛不适。 3.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部胀痛或隐痛等不同形式的头痛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三、其他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表现,儿童患者相对而言更易出现消化道症状,需留意其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2.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这是新冠感染较具特征性的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嗅觉减退甚至丧失、味觉减退甚至丧失的情况,影响进食体验。 3.眼部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结膜炎相关表现,如眼睛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四、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感染新冠后呼吸系统症状可能相对成人不典型,消化道症状更为突出,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钟、幼儿<50次/分钟、儿童<40次/分钟)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其充足休息。 2.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更容易出现重症情况,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且要注意其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若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病,感染新冠后需更积极评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3.孕妇:孕妇感染新冠需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在孕期用药方面需谨慎,遵循医生指导,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处理方式。
2025-10-15 14:28:02 -
肝炎病毒常用的家庭消毒方法是什么
肝炎病毒可通过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灭活,物理消毒有煮沸消毒(适用于耐受高温物品,儿童、基础疾病人群有注意事项)和阳光暴晒(适用于可暴晒物品,老人、儿童有相关注意);化学消毒含氯消毒剂(使用有方法原理,特殊人群需注意安全)、过氧乙酸(消毒有方式作用,老人、儿童使用有注意)。 一、物理消毒方法 (一)煮沸消毒 1.适用情况及原理:对于可以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餐具等,可采用煮沸消毒。将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煮沸15-30分钟,肝炎病毒在这种条件下通常可以被灭活。因为高温能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等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使用的餐具等进行煮沸消毒时,要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儿童接触正在煮沸的水以免烫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使用煮沸消毒时需注意自身行动是否方便,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意外。 (二)阳光暴晒 1.适用物品及作用:对于一些可以暴晒的织物等物品,将其放在阳光下暴晒数小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对肝炎病毒起到一定的灭活效果。一般需要暴晒6小时以上。 2.特殊人群考虑:老年人在晾晒物品时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导致身体不适。儿童的衣物等进行阳光暴晒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暴晒时间过长导致衣物褪色等情况,同时要确保儿童不会随意接触暴晒中的物品。 二、化学消毒方法 (一)含氯消毒剂 1.使用方法及原理: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84消毒液等。以84消毒液为例,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可用于擦拭或浸泡物品。含氯消毒剂中的次氯酸等成分能破坏病毒的核酸等物质,从而达到消毒肝炎病毒的目的。一般稀释比例可按照产品说明书,通常是1:100-1:200左右。 2.特殊人群安全提示: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在使用含氯消毒剂时要注意佩戴口罩,防止吸入刺激性气体。儿童应避免接触含氯消毒剂,若有物品需要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且要将消毒后的物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让儿童接触。 (二)过氧乙酸 1.消毒方式及作用:过氧乙酸也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可通过喷雾等方式进行环境消毒。它能氧化病毒的蛋白质等成分,使病毒失活。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规定的浓度配制,一般浓度为0.2%-0.5%。 2.人群相关注意事项:老年人在使用过氧乙酸进行环境消毒时,要选择通风良好的时间进行,防止自身吸入过多过氧乙酸气体。儿童周围环境若需要用过氧乙酸消毒,应在儿童不在场时进行,且消毒后要充分通风,确保空气中过氧乙酸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后再让儿童进入。
2025-10-15 14:27:23 -
新冠阳康后出汗怎么回事
新冠阳康后出汗可因身体代谢调整致体温调节机制短暂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体质因素差异引发,儿童阳康后出汗需避免过度保暖及关注出汗量与精神状态,老年人要重视水分和电解质补充及观察伴随症状,有基础疾病人群出汗异常需格外留意并及时调整基础疾病管理方案或就医评估。 一、身体代谢调整所致 新冠阳康后,身体处于恢复期,整体代谢仍未完全回归正常状态。感染期间机体消耗较大,康复阶段身体需要通过调整代谢来修复受损组织等,此过程中体温调节机制可能出现短暂紊乱,进而引发出汗现象。例如,部分患者阳康后基础代谢率仍处于波动状态,身体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及代谢平衡,这是机体自我修复过程中的常见表现。 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其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正常情况下二者协同维持机体生理平衡。感染后自主神经平衡被打破,可能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副交感神经调节异常,从而引起出汗异常。比如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促使汗腺分泌增加,导致患者出现多汗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会随着身体逐渐恢复自主神经功能而逐步改善。 三、体质因素差异 不同体质人群阳康后出汗表现有所不同。以气虚体质为例,中医认为气有固摄汗液的作用,气虚时固摄汗液能力减弱,阳康后更容易出现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稍动则汗出加重)现象;而阳虚体质者,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阳康后也可能因机体阳气恢复不完善,出现怕冷且伴随出汗的情况;阴虚体质者阳康后可能因阴液亏虚,虚热内生,出现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醒后汗止)等表现。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阳康后出汗需注意避免过度保暖,及时更换汗湿衣物以防着凉。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出汗后若不恰当护理易引发感冒等二次不适。同时要关注儿童出汗量及精神状态,若出汗过多且伴随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脱水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阳康后出汗要重视水分和电解质补充,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出汗过多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日常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等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且要注意观察出汗伴随症状,如伴有心慌、头晕等,需警惕可能存在的心脏等方面问题,及时就医检查。 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阳康患者,出汗异常需格外留意。例如糖尿病患者出汗异常可能与自主神经病变等相关,若出汗伴随血糖波动异常等情况,要及时调整基础疾病的管理方案,并关注出汗是否为其他并发症的预警信号,必要时就医评估。
2025-10-15 14:27:01 -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有哪些
新冠疫苗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可自行缓解,全身有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多可自行缓解,孕妇接种前需充分评估健康接种后密切观察,老年人接种后要重点观察基础病症状变化,儿童接种后需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及体温等,过敏体质者接种前要详告过敏史且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大多副作用轻微自限不同个体有差异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 一、局部副作用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疼痛通常在接种后较短时间内出现,一般可自行缓解,多数情况下2~3天内消退;红肿、硬结也较为常见,范围多较小,一般不超过一定面积(如直径≤5cm),通常数天内逐渐消退。不同疫苗导致的局部反应程度可能有差异,但均属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正常免疫应答表现。 二、全身副作用 1.发热: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3~38℃),少数可能出现中度发热(38.1~39℃),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抗原产生反应的表现,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适当休息、多饮水等方式缓解。 2.乏力:接种后可能感觉身体疲惫、乏力,一般程度较轻,多在1~3天内恢复,这是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能量消耗等因素导致,通过充足休息可逐渐改善。 3.头痛:少数受种者可能出现头痛症状,一般为轻度,多可自行缓解,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评估。 4.肌肉酸痛:可表现为接种部位周围肌肉或全身肌肉酸痛,一般程度不重,数天内可消退,适当休息有助于缓解不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目前认为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大于风险,但需在接种前充分评估个人健康状况,接种后需密切观察自身及胎儿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接种后需重点观察是否出现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加重等情况,如原有心血管疾病者需留意心率、血压变化,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3.儿童:儿童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可能与成人有差异,需密切观察接种部位反应及体温等情况,若出现高热(体温≥38.5℃)等明显异常表现,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如物理降温等,必要时就医。 4.过敏体质人群:接种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等过敏情况,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广泛等。 总体而言,新冠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大多为轻微、自限性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应答的表现,但不同个体反应存在差异,若出现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10-15 14:26:37 -
什么是艾滋病试纸
艾滋病试纸基于免疫层析法原理检测HIV,有血液、唾液、尿液检测类型,血液检测一般是取试纸置干燥处、采血滴入加样孔后规定时间观察,结果分阴性(仅质控线)、阳性(质控线和检测线)、无效(无质控线),需注意样本采集规范、检查试纸有效性、按时读结果,阳性要去确证,孕妇遵医护指导,高危人群及时检测且保持理性。 一、定义 艾滋病试纸是一种基于免疫层析法原理,用于快速检测人体是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体外诊断试剂。 二、检测原理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反应,通过试纸条上的显色线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或抗原。例如,血液检测试纸会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若样本中存在HIV抗体,试纸会出现相应显色条带以提示可能感染。 三、类型 1.血液检测试纸:需采集指尖血或静脉血,操作时用采血针取血后滴入试纸指定区域进行检测,是较为常用的类型之一。 2.唾液检测试纸:通过采集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HIV抗体,操作相对简便,避免了采血的不适感。 3.尿液检测试纸:收集尿液样本进行检测,适用于不方便采血或唾液检测的情况,但相对前两者应用较少。 四、使用方法 以常见的血液检测试纸为例,一般步骤为: 1.取出试纸并置于干净干燥处。 2.用采血针采集指尖血,将血滴入试纸的加样孔内。 3.按照说明书等待规定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观察结果。 五、结果判读 阴性:仅出现一条质控线,提示未检测到HIV相关抗体或抗原。 阳性:出现质控线和检测线两条线,提示可能感染HIV,需进一步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确证。 无效:未出现质控线,可能是操作失误或试纸失效,需重新检测。 六、注意事项 1.样本采集规范:无论是血液、唾液还是尿液样本,均需按照试纸说明书正确采集,确保样本量符合要求。 2.试纸有效性:使用前检查试纸有效期、包装完整性,避免使用过期或包装破损的试纸。 3.结果读取时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读取结果,超时后结果可能不准确。 4.后续处理:阳性结果需及时前往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确证试验以明确诊断,阴性结果若有高危行为史,建议在合适时间复查。 七、特殊人群提示 孕妇:检测时应遵循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确保检测过程安全,若检测结果可疑,需尽快进行确证及后续母婴阻断等相关评估与处理。 有高危行为史人群:应及时检测,检测过程中要保护个人隐私,检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应保持理性心态,依据后续确证结果采取相应应对措施,避免因焦虑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2025-10-15 1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