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艾滋病多久身上长红点

    艾滋病身上长红点时间因人而异,急性期多在感染后2-4周左右出现,一般1-3周可自行缓解;无症状期部分人后期或进入艾滋病期才会出现;艾滋病期通常在感染数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μL后出现,且受个体免疫状态、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有高危行为后出现异常表现需及时检测是否感染艾滋病。 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后的2-4周左右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其中包括皮肤出现红点。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引发免疫系统的急性反应。此时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的激活可导致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皮疹,这些红点可分布于全身,形态多样,可能是斑疹、丘疹等。一般持续1-3周可自行缓解。不同人群在急性期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本身有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或持续时间稍有差异,但总体在这个时间范围区间内出现。 无症状期 此期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部分人可能在这个阶段后期或者进入艾滋病期时才会出现皮肤红点等表现。无症状期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不过当免疫系统持续受到艾滋病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逐渐进入艾滋病期,此时皮肤症状会更为明显。 艾滋病期 当进入艾滋病期时,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皮肤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相关的皮肤表现,也可能有红点等症状。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年(通常8-10年左右,具体因个体感染时的病毒载量、感染途径等因素不同而有差异)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μL时,会逐渐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的皮肤表现,其中就包括红点相关的皮肤损害,可能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不同性别在艾滋病期出现皮肤红点的时间可能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由于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等变化,可能会影响皮肤症状出现的时间和表现程度,比如妊娠期间免疫系统相对复杂,可能使皮肤症状的出现和发展有所不同;男性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状态,进而影响艾滋病期皮肤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等。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感染艾滋病后,由于基础病对身体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使艾滋病期皮肤红点等症状出现的时间提前或者症状表现更复杂。 总之,艾滋病身上长红点的时间因人而异,与感染阶段、个体的免疫状态、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有高危行为后出现皮肤红点等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以明确是否感染艾滋病。

    2025-09-29 11:48:10
  • 新冠疫苗两针是否一样

    新冠疫苗两针主要成分相似,免疫效果诱导过程目标一致且有递进增强关系,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接种原则统一,同技术路线两针在成分、免疫激发核心逻辑上相同,不同技术路线两针差异明显,同灭活疫苗两针成分构成、免疫激发核心逻辑相同,仅免疫应答程度和效果有先后递进。 一般来说,新冠疫苗两针的主要成分是相似的。以常见的灭活新冠疫苗为例,两针所使用的灭活病毒都是经过特定处理的,其核心的抗原成分等基本一致,都是为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等免疫反应。从科学研发和生产工艺角度,两针所基于的病毒株等关键成分是遵循统一标准来制备的,保证了基本成分的一致性。 免疫效果诱导过程 第一针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开始识别疫苗中的抗原等成分,启动初步的免疫应答,产生一定量的特异性抗体等免疫物质,但此时免疫反应相对较弱。第二针疫苗接种是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能够让免疫系统进一步强化免疫应答,产生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抗体等,使得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保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两针在这个免疫效果诱导的整体过程中,虽然阶段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让人体建立起有效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防护,但具体的免疫反应强度等在两针接种后呈现递进增强的关系,不过整体的免疫机制和核心目标是相同的,都是围绕激发人体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 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两针疫苗在适用年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比如对于成年人,无论接种第一针还是第二针,在一般健康状况下都可以正常接种。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在接种新冠疫苗时需要特别谨慎评估。不过就两针疫苗本身来说,在这些特殊人群中的接种原则等是统一遵循相关医学指南的,两针在面对特殊人群时的基本接种适配性等是基于相同的医学考量来确定的。例如孕妇接种新冠疫苗需要综合评估孕期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而不是因为是第一针或第二针就有本质区别,都是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来决定是否接种以及接种的时机等。 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两针情况 如果是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比如一针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两针剂的灭活疫苗等,那两针之间的差异会更明显。但如果是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两针疫苗,像都是灭活疫苗的两针,那前面所说的成分、免疫诱导等方面的一致性就更为突出。以灭活疫苗为例,第一针和第二针都是基于灭活病毒的原理来激发免疫,两针在成分构成、免疫激发的核心逻辑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效果上有先后递进的不同表现。

    2025-09-29 11:47:51
  • 肺结核病人后期有什么症状

    肺结核病人后期有全身和呼吸系统等常见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发热表现,体重下降的消瘦情况以及全身乏力;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病变范围广等致的呼吸困难。 发热:多数病人会有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部分病人还可能伴有夜间盗汗,表现为睡眠中大量出汗,醒来后汗止。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人体的免疫反应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发热可能相对更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午后低热情况;老年患者体温反应可能较弱,发热程度可能不高,但盗汗等症状也可能存在。 消瘦:病人会出现体重下降,身体逐渐消瘦。这是由于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繁殖消耗机体能量,同时病人常伴有食欲减退,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导致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可能会影响其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老年患者本身营养储备相对较少,消瘦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感染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乏力:病人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容易疲劳,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与疾病导致的身体代谢紊乱、营养不足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如长期吸烟、饮酒的病人,本身身体机能就可能相对较弱,后期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人,由于代谢紊乱等因素,乏力可能会加重。 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咳嗽是常见症状,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咳痰,痰液多为白色黏痰,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呈脓性。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同时炎症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儿童患者咳嗽可能不典型,有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老年患者咳嗽咳痰能力相对较弱,痰液可能不易咳出。 咯血:部分病人会出现咯血,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出现大口咯血,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因为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咯血患者,咯血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儿童咯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气道较窄,大咯血易导致窒息。 呼吸困难:后期病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病变范围较广、肺功能明显受损时。这是由于肺部组织被结核病灶破坏,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导致缺氧。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储备较差,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症状相对更明显;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肺部疾病的肺结核病人,呼吸困难会更加严重。

    2025-09-29 11:47:33
  • 胸片能不能查出肺结核

    胸片是筛查肺结核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能发现部分肺结核病变,可初步评估病变范围等,但有局限性,早期病变难发现且难区分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不能单独靠胸片确诊肺结核,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怀疑有肺结核还需进一步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一、胸片能发现部分肺结核病变 1.典型病变的显示 对于一些典型的肺结核病变,胸片可以发现。例如,肺结核的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干酪性病变以及空洞形成等。在胸片上,渗出性病变常表现为云絮状阴影,好发于肺的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部位;增殖性病变多呈结节状阴影;干酪性病变可表现为密度较高且不均匀的阴影;空洞形成时可见到透亮区。研究表明,通过胸片可以发现约60%-8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变情况。 2.对肺结核病情初步评估 胸片可以初步评估肺结核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等。比如,能够判断病变是局限于一个肺叶还是累及多个肺叶,对于判断是原发性肺结核还是继发性肺结核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儿童患者,胸片可以观察肺部病变情况,辅助诊断儿童肺结核,不过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在胸片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胸片检查仍然是儿科筛查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老年患者,胸片同样可以发现肺部是否存在结核相关病变,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二、胸片的局限性 1.病变的早期难以发现 对于一些早期的肺结核病变,尤其是病灶较小或者处于病变非常初期的时候,胸片可能难以发现。因为早期病变在胸片上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或者非常轻微,容易被忽略。例如,一些微小的渗出性病变,在胸片上可能因为对比度不够等原因而无法清晰显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本身的基础病变可能会掩盖肺结核的早期病变,导致胸片漏诊。 2.难以区分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 胸片对于肺结核的诊断不是特异性的,它不能仅仅依靠胸片就确诊肺结核,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痰液检查等其他检查手段。例如,肺炎、肺部肿瘤等疾病在胸片上的表现可能与肺结核相似,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并发肺结核时,肺部病变可能不典型,胸片更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患肺结核时胸片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更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 总之,胸片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单独依靠胸片来确诊肺结核,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如果胸片怀疑有肺结核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9-29 11:46:18
  •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

    乙肝大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部分可致病情进展,肝功异常且病毒载量高时需抗病毒治疗;乙肝小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多数病情相对稳定但也有少部分会进展,病毒载量低且肝功正常时定期复查,肝功异常或病毒载量升高时需评估治疗。 一、病毒学指标方面 乙肝大三阳:指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这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例如,相关研究显示,大三阳患者体内乙肝病毒DNA载量通常较高,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 乙肝小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一般来说,小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复制相对较弱,传染性相对大三阳较低,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乙肝病毒DNA载量等进一步判断。有的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可能也较高,此时仍具有一定传染性。 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 乙肝大三阳:部分大三阳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时,肝脏炎症较轻,病情相对稳定,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毒大量复制会导致肝脏逐渐受到损伤,可能较快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在儿童群体中,如果是母婴传播导致的大三阳,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更容易出现病情的变化。对于女性大三阳患者,如果处于孕期,需要做好母婴阻断措施,防止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乙肝小三阳:多数小三阳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肝脏炎症较轻,但也有少部分小三阳患者存在病毒变异情况,此时病情可能会进展,同样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在老年小三阳患者中,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需要更关注肝脏功能的监测,因为老年人群肝脏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不易察觉。 三、临床意义及处理方面 乙肝大三阳:当大三阳患者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DNA载量高时,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等干预措施。比如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大三阳患者,若符合抗病毒指征,会考虑使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乙肝小三阳:如果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低,肝功能正常,一般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小三阳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乙肝病毒DNA载量升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比如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肝脏超声等,以明确肝脏是否已经出现病变,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2025-09-29 11:44: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