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发热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冠会发冷吗

    新冠病毒感染致免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影响体温中枢使调定点上移引发发冷,儿童免疫不完善发冷易精神萎靡需适度保暖防加重且高热时关注惊厥,老年体温调节衰退发冷体温波动明显要逐步添衣防不良影响伴呼吸急促等需就医,基础疾病患者发冷可加重基础病负担要关注症状变化,发冷时可适当添轻薄衣物观察体温,伴体温升高可用湿毛巾擦额头物理降温(儿童避敏感部位),需保证休息水分,发冷持续不缓解或伴高热呼吸困难等及时就医优先非药物干预避免滥用药物。 一、新冠导致发冷的机制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免疫系统激活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等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从而出现发冷症状,这是身体试图通过升高体温来抵御病毒的一种生理表现。 二、不同人群发冷表现及特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新冠后发冷时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较敏感,发冷时需注意适度保暖,避免因过度寒冷导致病情加重,但要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观察。同时,儿童发冷伴随高热时,需特别关注是否出现惊厥等情况,及时采取合理保暖与体温监测措施。 (二)老年群体 老年人因体温调节功能衰退,感染新冠出现发冷时,体温波动可能更明显。发冷时要注意逐步增添衣物,避免快速大幅度升温或降温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且老年人发冷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若同时伴有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情况,需尽快就医评估。 (三)基础疾病患者 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出现发冷时,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负担。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发冷时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影响心脏供血,需在保暖的同时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基础疾病的管理方案。 三、发冷时的应对与注意事项 当感染新冠出现发冷时,首先可通过适当增添轻薄保暖衣物来缓解寒冷感,但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发冷伴随体温逐渐升高,可采用湿毛巾擦拭额头等物理降温辅助方式(儿童需特别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等敏感部位)。同时,需保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维持身体基本代谢。若发冷持续不缓解或伴随高热(成人>38.5℃、儿童根据年龄有不同高热标准)、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稳定身体状况,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不规范使用儿童禁用药物等情况。

    2025-10-15 14:10:24
  • 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能持续多久

    新冠疫苗不同技术路线免疫持续有差异,灭活疫苗接种6月左右中和抗体仍高且有细胞免疫,mRNA疫苗靠加强针提升抗体;不同人群中健康成年人效果稳定,老年人因免疫衰退持续短需适时打加强针,有基础病人群受基础病影响需控病监测;接种加强针可显著延长免疫持续时间,能快速激发再次应答提升抗体和细胞免疫。 一、不同技术路线新冠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差异 1.灭活疫苗:研究显示,接种灭活疫苗后6个月左右,血清中和抗体水平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细胞免疫记忆持续存在。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接种两剂灭活疫苗6个月后,中和抗体阳转率仍可达较高比例,同时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如T细胞反应)仍能被检测到,提示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不仅依赖抗体,还存在细胞免疫记忆维持的免疫效果。 2.mRNA疫苗:以部分mRNA疫苗为例,接种后数月内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加强针接种可快速引发强烈的抗体应答,使抗体水平显著提升。研究发现,接种mRNA疫苗6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较接种后1个月有所降低,但加强针接种后1个月,抗体水平可回升至较高水平,说明mRNA疫苗通过加强免疫能有效延长免疫保护持续时间。 二、不同人群的免疫持续时间特点 1.健康成年人:一般而言,健康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免疫效果持续时间相对稳定。在无加强针接种的情况下,抗体水平在接种后数月有所下降,但基于细胞免疫记忆等机制,仍能提供一定时间的免疫保护。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衰退,其新冠疫苗免疫效果持续时间可能相对短于年轻人。研究表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应答强度较弱,且抗体水平下降相对更快。因此,老年人更需关注免疫持续情况,在医生评估下适时接种加强针以维持免疫保护。 3.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或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艾滋病等)的人群,其新冠疫苗免疫效果持续时间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这类人群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密切监测免疫状态,必要时根据医生建议考虑加强免疫,以确保免疫保护的有效性。 三、加强针对免疫持续时间的影响 接种加强针可显著延长新冠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加强针能快速激发机体的再次免疫应答,使抗体水平大幅提升,并增强细胞免疫记忆。例如,完成基础免疫后接种加强针,可在短时间内使中和抗体水平升高数倍甚至数十倍,从而有效延长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更好地应对病毒变异等情况带来的挑战。

    2025-10-15 14:09:58
  • 新冠感染确诊患者家里怎么消毒处理

    为预防病毒传播,需从多方面进行消毒,包括空气消毒(自然通风、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常用消毒剂及电子设备等特殊物体表面消毒)、衣物被褥消毒(高温洗涤加阳光暴晒)、卫生间消毒(重点部位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垃圾处理(确诊患者垃圾特殊处理),不同人群家庭需根据自身情况注意相应消毒细节。 一、空气消毒 1.自然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至少30分钟,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对于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自然通风都适用,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积聚风险。 2.紫外线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但要注意无人时操作,且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伤害,使用时需避免直接照射。对于有幼儿、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家庭,使用紫外线灯时要格外谨慎,确保其不会接触到紫外线。 二、物体表面消毒 1.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以84消毒液为例,按说明书稀释后,用抹布或拖把擦拭家具、地面等物体表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家庭都可使用此类消毒剂,但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到消毒剂,使用时应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要选择不过敏的消毒剂,并在使用时保持通风。 2.电子设备等特殊物体表面:对于手机、遥控器等电子设备表面,可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但要注意先关闭设备电源,且酒精擦拭后等待挥发干燥。特殊人群使用时要避免酒精进入设备内部,同时注意自身对酒精是否过敏等情况。 三、衣物、被褥消毒 1.清洗方式:新冠病毒对热敏感,衣物、被褥等可放入洗衣机中,用60℃以上的热水洗涤,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衣物被褥都可通过此方式消毒,阳光暴晒不仅能利用紫外线消毒,还能使衣物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对于特殊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的衣物被褥,更应注重高温洗涤和暴晒,确保消毒效果。 四、卫生间消毒 1.重点部位:卫生间的马桶、洗手池、门把手等部位是消毒重点。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特殊人群使用卫生间时要注意消毒后的通风,避免消毒剂气味刺激呼吸道等。 五、垃圾处理 1.处理方式:新冠感染确诊患者的垃圾要单独收集,用双层塑料袋密封,然后喷洒含氯消毒剂,再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对于有老人、儿童的家庭,要确保垃圾及时正确处理,避免垃圾滋生细菌和病毒传播。

    2025-10-15 14:09:14
  • 新冠核酸检测多久出结果

    新冠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因检测机构、检测方法等因素不同,常规普通核酸检测大部分24小时内可出结果,特殊情况会延长,影响因素有检测机构检测能力、样本量、检测方法,特殊人群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受采样等环节影响但基本按常规流程出结果。 影响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的因素 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不同的检测机构其设备配置、检测人员数量等情况不一样。大型的检测中心,由于具备较多的检测仪器和充足的检测人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出结果相对较快;而一些小型的检测点,检测能力有限,可能出结果时间会慢一些。例如,一些拥有先进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的大型医学检验实验室,每日可检测数千份甚至更多的核酸样本,能较快出具结果。 样本量的多少:如果一个检测机构在某一时间段内接收的样本量非常大,那么样本的处理和检测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依次进行,这会导致出结果的时间相应延长。比如在疫情大规模爆发期间,当地检测机构接收的核酸检测样本数量剧增,就可能出现出结果时间延迟的情况。 检测方法:除了常规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抗原快速检测,其出结果时间相对较快,一般15-20分钟左右就能出结果,但抗原检测的准确性相对核酸检测稍低。 特殊人群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情况 儿童:儿童进行核酸检测时,由于儿童可能不太配合采样,有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获取合格的样本,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流程的进度,但一般不会改变整体的出结果时间逻辑,最终还是会按照检测机构的常规流程在相应时间范围内出结果。不过在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更加耐心、轻柔地操作,以减少儿童的不适和抗拒,保障采样顺利进行。 老年人:老年人进行核酸检测时,若存在行动不便、听力或视力不佳等情况,可能需要更多的协助来完成采样等环节,但这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检测出结果的时间,检测机构会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检测并出具结果。医护人员在服务老年人时,要更加注重沟通方式和操作的便利性,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对于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等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核酸检测的流程与其他人群基本一致,出结果时间主要还是受检测机构检测能力、样本量等因素影响,并不会因为基础病史而单独延长或缩短出结果时间。但在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格外关注这类人群的身体状况,在采样时尽量避免对他们造成额外的身体刺激或不适。

    2025-10-15 14:08:32
  • 新冠感染阳性不发热不能判断好坏:

    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载量高低与发热无绝对对应,不同人群对其反应存显著个体差异致发热表现多样,不能仅依据是否发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需多维度评估,儿童、老年、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不发热时各有特别注意要点,需密切观察相关状况及时就医监测指标变化。 一、病毒载量与发热无绝对对应关系 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载量高低并非由是否发热单一决定。部分感染者不发热,但体内病毒载量可能处于较高水平,这是由于个体免疫系统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感染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较早控制病毒复制却未引发发热症状,而另一些人病毒持续复制,因免疫系统状态不同也未出现发热反应。例如,相关研究发现,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虽不发热,但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呈阳性且具有传染性。 二、个体差异致发热表现多样 不同人群对新冠病毒的反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以儿童为例,部分儿童感染新冠后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症状甚至不发热,但仍具备传染性;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后可能不发热却存在病情进展较快的风险,这是因为老年人对感染的炎症反应不典型,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再如,一些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轻人,感染后不发热但仅有轻微咳嗽等症状,病情相对较轻,但仍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 三、病情严重程度需多维度评估 不能仅依据是否发热判断新冠感染的好坏,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除观察咳嗽、乏力等症状外,还应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实验室指标(如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等)综合判断。若患者虽不发热,但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往往提示病情较重;而对于症状相对轻微且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感染者,即使不发热,也需定期监测自身状况,警惕病情变化。 四、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要点 儿童群体:感染新冠后不发热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因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若儿童出现嗜睡、拒食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群体:不发热时更要加强监测,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关注是否有嗜睡、食欲大幅下降等表现。由于老年人病情变化可能不以典型发热为首发或主要表现,需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孕妇群体:感染新冠不发热时也需格外留意自身及胎儿状况,定期进行产检相关指标监测。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使得感染后即使不发热也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影响,如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等,因此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各项指标变化。

    2025-10-15 14:08: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