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亚专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学组委员。具有较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计影响因子9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炎、肝癌及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疗。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称号,并被评为“23456”人才工程3阶段优秀人才。
展开-
新冠感染吃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退烧吗
新冠感染吃对乙酰氨基酚可退烧,其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来解热镇痛,新冠感染者体温超38.5℃伴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可考虑用,儿童用需谨慎依年龄体重准确用药低龄婴儿先物理降温必要时医生指导,孕妇需医生评估后谨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指标。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于新冠感染引起的发热是有退烧作用的。 一、作用机制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 二、适用情况 当新冠感染者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且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时,可以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烧。一般来说,它能较为有效地降低体温,缓解因发热带来的身体不适。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 儿童: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需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准确用药,因为低龄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例如,6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松开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若需使用药物退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也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医生会权衡用药的收益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肝肾功能不全者:这类人群的肝肾功能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对乙酰氨基酚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使用时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所以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2025-10-29 11:08:58 -
甲流有哪些治疗方案
甲流治疗包括隔离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早期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且确诊或高度怀疑甲流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以抑制病毒释放减少传播,特殊人群用抗病毒药遵专业建议,对症治疗针对症状处理,发热物理降温,咳嗽等相应处理,儿童退热优先物理降温,孕妇遵医嘱,老人等高危人群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就医。 一、一般治疗 患者需隔离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一般治疗是基础支持措施,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尤其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轻症患者,通过休息和多饮水等可依靠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 二、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可显著改善预后,常用药物如奥司他韦等。这类药物应在确诊或高度怀疑甲流且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能抑制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传播。需注意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遵循专业医疗建议,因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有其特点。 三、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处理,若有发热,可采用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方式;若存在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但需避免不恰当用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退热时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优先采用安全的物理降温等方法;孕妇出现相关症状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史者出现甲流症状时,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额外干预措施,因为这类人群感染甲流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更细致的病情管理。
2025-10-29 11:08:32 -
禽流感有什么主要症状
禽流感患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有发热等且部分有消化道症状,进展期可出现肺炎表现如咳嗽加剧、呼吸困难等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情况,儿童病情进展更迅速,老年人发生重症风险更高。 一、早期症状 禽流感患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包括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患者早期体温升高较为明显,且全身症状相对较突出。 二、进展期症状 1.肺炎表现:病情可迅速进展,出现肺炎症状。患者可出现咳嗽加剧,表现为干咳为主,随后可出现咳痰,痰量一般较少。进而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等肺炎相关表现。有研究显示,在禽流感患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中,约半数以上会发展为肺炎,且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2.其他严重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情况。例如,有的患者可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如心悸、心电图异常等。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密切关注。儿童感染禽流感后,除了发热、呼吸道症状外,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表现,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病毒感染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而对于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感染禽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肺炎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
2025-10-29 11:08:20 -
接种狂犬疫苗可以管多久
狂犬疫苗暴露前预防按0、7、21或28天程序接种3剂后抗体一般维持至少1年1年后再暴露视情况决定是否加强免疫;暴露后一般伤口不严重按程序接种抗体维持至少6个月严重暴露后1年内再暴露可能需加强2剂超1年需重新全程;儿童需严格按程序接种关注反应,老年人抗体产生不如年轻人充分需规范接种密切观察,有基础疾病者抗体应答可能受影响需遵医嘱调整策略。 一、暴露前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保护时长 暴露前预防通常按0、7、21(或28)天程序接种3剂,完成全程免疫后体内产生抗体,一般抗体可维持至少1年。若1年后再次暴露,需根据暴露情况决定是否加强免疫,如1年内再次暴露且之前全程免疫,通常加强1-2剂即可。 二、暴露后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保护时长 1.一般暴露后:若伤口不严重且按程序完成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体内抗体能维持至少6个月。 2.严重暴露后:对于头面部多处咬伤、大量出血等严重暴露情况,全程接种后1年内再次暴露,可能需加强接种2剂;超过1年再次暴露,则需重新全程接种。 三、不同人群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暴露后需严格按程序接种,关注接种后反应及抗体产生情况,若有特殊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接种方案。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接种后抗体产生可能不如年轻人充分,抗体维持时间相对较短,暴露后需规范接种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异常时及时就医。 3.有基础疾病者: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人群,接种后抗体应答可能受影响,保护时长不确定,暴露后应遵循医生建议,严格监测并调整接种策略。
2025-10-29 11:07:58 -
生理期不小心打了新冠疫苗有影响吗
现有科学研究表明生理期并非新冠疫苗接种禁忌证免疫应答等不受显著影响局部和全身不适反应与非生理期无明显差异本身生理期有严重痛经等特殊情况者需密切观察正常生理期女性遵循常规注意事项接种即可。 一、疫苗免疫效果方面 现有科学研究表明,生理期并非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女性在生理期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如抗体产生等)通常不会因生理期而受到显著影响。例如,多项针对不同生理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监测研究显示,生理期女性接种疫苗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非生理期接种者无明显差异,疫苗能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生理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疫苗对机体产生保护效果的能力。 二、身体不适反应方面 1.局部反应:接种新冠疫苗后常见的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在生理期女性与非生理期女性中的发生概率及严重程度并无明显不同。这是因为局部反应主要是疫苗接种对注射局部组织的刺激引起,与生理期的生理状态无直接关联。 2.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生理期女性与非生理期女性发生情况相似。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表明生理期会加重这些全身反应,机体对疫苗引起的全身免疫应答反应不受生理期显著干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本身生理期有严重痛经等特殊情况的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后需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若接种后身体不适较平日生理期不适有明显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评估。但一般正常生理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无需过度担忧,遵循接种后的常规注意事项,如接种后留观30分钟、保持注射部位清洁等即可。
2025-10-29 11: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