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乳腺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管镜诊疗,乳腺癌相关外科治疗及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手术。擅长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尤其治疗期间合并心理问题有独特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展开
  • 乳腺结节3类会降级吗

    乳腺结节3类有降级可能,其受定期复查与监测中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及干预措施影响,需定期复查乳腺影像学检查观察变化,结合自身多因素综合判断处理,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监测需谨慎。 影响乳腺结节3类降级的因素 定期复查与监测: 年龄因素:年轻女性(如20-30岁左右)的乳腺结节,由于乳腺组织相对活跃,一些良性的增生性结节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激素水平相对稳定而有降级可能。而中老年女性乳腺结节3类的变化相对复杂,需要更密切监测。 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的女性,其体内激素水平相对稳定,可能有利于乳腺结节向良性方向发展,从而有降级的机会。例如,长期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的女性,乳腺结节3类降级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病史因素:既往没有乳腺恶性肿瘤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结节3类更有可能通过自身调节或合理干预后降级。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乳腺结节3类的监测需要更加严格,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结节的转归。 干预措施: 如果是由于乳腺增生导致的3类结节,通过调整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等,部分患者的乳腺增生情况改善,结节可能降级。例如,通过心理疏导、参加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后,乳腺增生相关结节有缩小或性质向更良性转变的可能。 对于一些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乳腺结节3类,在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后,通过调整内分泌的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但需注意药物使用的严格性),也可能使结节降级。不过药物使用需谨慎,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药物。 总之,乳腺结节3类有降级的可能性,但需要通过定期复查乳腺影像学检查(如每3-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等)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自身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综合判断和处理。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较大,乳腺结节3类的监测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激素波动可能影响结节的表现,要密切关注结节在妊娠期的变化情况,产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结节是否降级等情况。

    2025-10-14 13:30:12
  • 乳晕深怎么治疗

    乳晕护理注重日常清洁与选择合适内衣但效果有限;激光治疗利用特定波长激光分解色素颗粒淡化颜色需选正规机构专业操作及术后严格护理;医美填充有过敏感染风险且效果维持短,纹身遮盖有创易感染过敏难去除不建议;孕妇哺乳期、青少年生理性乳晕深暂不建议有创干预,疾病导致的需先治原发疾病再考虑改善外观。 一、非手术护理干预 日常应注重乳房清洁,选择材质舒适、尺码合适的内衣,避免过度摩擦乳晕区域,减少外界因素对乳晕的持续刺激,维持乳房皮肤的正常状态,部分人群通过长期合理护理可能使乳晕色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效果相对有限。 二、激光治疗 1.原理: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作用于乳晕部位,激光能量可被乳晕中的色素颗粒吸收,促使色素颗粒分解代谢,从而达到淡化乳晕颜色的效果。 2.注意事项:需选择具备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及专业医生操作,治疗前需根据个人乳晕基础情况、皮肤类型等评估适配性,治疗后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局部护理,如避免日晒等,以防色素沉着反复,不同个体治疗次数及效果存在差异。 三、医美相关方式 1.医美填充:部分医美机构可能开展相关项目,但需谨慎考量,因其存在一定风险,如填充材料可能引发过敏、感染等问题,且效果维持时间有限,应充分权衡后再做决定。 2.纹身遮盖:属于有创操作,通过纹身技术遮盖乳晕颜色,存在感染、纹身颜料过敏等风险,且后续若有需求去除难度较大,不建议轻易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女性:乳晕深可能是生理变化所致,此阶段不建议进行有创的激光治疗或医美干预,待产后身体恢复稳定后,再根据自身情况谨慎评估是否采取相关措施。 2.青少年:若为生理性乳晕深,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医美干预,可先观察,因其身体仍在发育阶段,需充分考虑后续生理变化对乳晕外观的影响,以自然观察为主,待成年后身体发育稳定再综合评估是否采取改善措施。 3.疾病相关人群:若乳晕深是由内分泌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待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虑针对乳晕外观的改善方式。

    2025-10-14 13:29:23
  • 乳房结节会痛吗

    乳房结节是否会痛与良性、恶性及多种人群因素相关,良性结节部分无痛部分可痛,恶性结节早期可能无痛中晚期可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乳房结节疼痛情况有差异,女性不同时期、有家族史及生活不规律人群乳房结节疼痛各有特点。 良性乳房结节 部分良性结节无痛:一些较小的、生长缓慢的良性乳房结节,如一些乳腺纤维腺瘤等,可能不会引起疼痛症状。这是因为它们对周围组织的刺激较小,没有导致明显的神经压迫或炎症反应等。例如,通过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一些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较小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可能自身感觉不到疼痛。 部分良性结节可痛:某些良性结节可能会出现疼痛,比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相关的结节。乳腺囊性增生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可触及结节,疼痛具有周期性,一般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这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导致乳腺导管和腺泡增生、退化不全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疼痛和结节形成。 恶性乳房结节 早期恶性结节可能无痛:乳腺癌早期时,肿瘤较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和刺激不明显,可能不会出现疼痛症状。很多早期乳腺癌是通过乳腺筛查(如乳腺钼靶、乳腺超声)被发现的,患者自身没有疼痛等不适感觉。 中晚期恶性结节可痛:当乳腺癌发展到中晚期时,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可能会引起疼痛。例如,肿瘤侵犯胸壁组织时,会导致乳房局部疼痛;侵犯神经时,疼痛可能会比较明显,而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乳房结节疼痛情况也有差异。对于女性来说,青春期乳房发育时可能出现的生理性结节一般无痛;育龄期女性因内分泌变化,乳腺囊性增生病相关结节疼痛情况受月经周期影响明显;绝经后女性乳房结节出现疼痛时更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其乳房结节出现疼痛等异常表现时,应更积极进行检查。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乳房结节出现疼痛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内分泌稳定,从而影响乳房结节的状态。

    2025-10-14 13:26:40
  • 副乳切除术

    副乳切除术是去除腋窝等部位多余乳房组织的医疗操作,有传统切开法(适用于副乳体积较大、切口明显但可彻底去除组织)和微创旋切法(适用于副乳体积适中、创伤小恢复快),术前要完善常规检查、告知沟通并签知情同意书,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及限制剧烈运动等,适用因副乳影响外观或有不适症状的人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建议哺乳期后手术,老年人群需全面评估脏器功能,有基础病史人群要控制好相关指标。 一、副乳切除术定义 副乳切除术是通过外科手术手段去除人体多余副乳组织的医疗操作,副乳是除正常乳房外于腋窝等部位出现的多余乳房组织。 二、手术方式 1.传统切开法:于副乳部位做切口,直接切除多余乳腺组织及脂肪等,适用于副乳体积较大情况,切口相对明显,但可较彻底去除组织。 2.微创旋切法:利用旋切设备经小切口旋切副乳组织,创伤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适用于副乳体积适中情况。 三、术前准备 1.完善检查:开展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评估患者身体一般状况,保障手术安全。 2.告知沟通:向患者详尽说明手术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术后恢复情况等,使患者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防止伤口感染。 2.活动限制:术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及上肢过度外展等动作,避免影响伤口愈合。 五、适用人群 1.因副乳影响外观,如穿着衣物时副乳凸显影响美观的人群。 2.副乳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的人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孕期和哺乳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致副乳大小改变,一般建议哺乳期结束后再考虑手术,规避激素对手术效果及恢复的影响。 2.老年人群: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前需更全面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术后护理及监测。 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患有糖尿病,需严格控制血糖至稳定范围,因高血糖不利伤口愈合且增加感染风险;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后再行手术等。

    2025-10-14 13:24:54
  • 乳腺纤维瘤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乳腺纤维瘤治疗方案选择综合患者年龄、瘤体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症状及患者意愿等多因素,直径≤1cm无明显症状且生长缓慢尤其青春期女性可每3-6个月行乳腺超声监测观察,直径>2-3cm等情况需手术,传统开放适较大瘤体留疤,微创适部分合适瘤体,妊娠期密切监测中期增长明显等可手术,老年综合评估身体等决定,遵循个体化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或个体化选手术方式兼顾健康与生活质量。 一、观察等待情形 对于直径≤1cm、无明显症状且生长缓慢的乳腺纤维瘤,尤其适用于青春期女性(乳腺尚处发育阶段),此类患者可每3~6个月行乳腺超声检查,监测瘤体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等变化。若瘤体无明显增大、无恶变征象,可继续观察。 二、手术治疗时机与方式 1.手术指征 当乳腺纤维瘤直径>2~3cm、短期内快速增大、超声提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考虑手术。此外,若患者因心理压力大等强烈要求手术改善外观,也可酌情手术。 2.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较大的乳腺纤维瘤,可完整切除病灶,但会留下手术切口瘢痕。 微创旋切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适用于部分直径合适且符合微创指征的纤维瘤,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完整切除瘤体。 三、特殊人群考量 1.妊娠期患者 妊娠可能促使乳腺纤维瘤增大,故妊娠期需密切监测瘤体变化。若纤维瘤在妊娠中期(4~6个月)增长明显或出现可疑恶变表现,可考虑在该阶段行手术切除,此时相对安全,对妊娠影响较小。 2.老年患者 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瘤体特征等。若瘤体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身体状况差、不耐受手术,可继续观察;若瘤体有恶变倾向或患者强烈要求手术,则需权衡手术风险后决定是否手术。 四、综合决策原则 乳腺纤维瘤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患者年龄、瘤体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症状及患者意愿等多因素。遵循循证医学,以个体化原则制定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观察或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确保在保障患者健康的前提下兼顾生活质量。

    2025-10-14 13:24: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