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乳腺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管镜诊疗,乳腺癌相关外科治疗及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手术。擅长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尤其治疗期间合并心理问题有独特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展开
  • 乳腺癌晚期代表了什么

    晚期乳腺癌在肿瘤生物学行为层面分子生物学基因异常更显著增殖侵袭加剧,常见骨肺肝脑等远处转移致相应症状及功能障碍,显著恶化全身状况降低生活质量,整体预后相对不佳且不同分子分型预后有差异需综合多因素评估生存预期较早期缩短。 一、肿瘤生物学行为层面的体现 乳腺癌晚期代表肿瘤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进一步加剧,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往往伴随更多基因异常改变。例如,相关研究显示,晚期乳腺癌中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及癌基因的过度激活更为显著,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异常持续强化,使得肿瘤细胞生长失控程度加深,具备更强的脱离原发灶并向远处转移的潜力。 二、转移相关情况 1.远处转移部位及影响 晚期乳腺癌常见远处转移包括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脑转移等。骨转移时,患者可出现骨痛,严重者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影响骨骼功能及活动能力;肺转移可引发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降低呼吸功能;肝转移会影响肝脏代谢、合成等功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表现;脑转移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三、对患者身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晚期乳腺癌会显著恶化患者全身状况,患者常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机体整体抵抗力下降。同时,肿瘤局部进展或转移灶压迫等可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极大降低生活质量,患者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需依赖他人照料。 四、预后相关特点 晚期乳腺癌整体预后相对不佳,但不同分子分型患者预后存在差异。例如,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内分泌治疗等可能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时间;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等分子亚型的患者预后相对更差。总体而言,晚期乳腺癌的预后需要综合肿瘤分子特征、转移部位、患者一般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整体生存预期较早期乳腺癌明显缩短。

    2025-10-14 13:00:56
  • 母乳隔几个小时要挤掉

    母乳不需要刻意挤掉,如涨奶、乳头疼痛或需上班等无法及时亲喂宝宝时可考虑挤奶,挤奶时间间隔可根据妈妈和宝宝实际情况决定,一般产后早期需每2-3小时挤一次,稳定期可延长至3-4小时,特殊情况可适当缩短间隔。 挤奶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妈妈和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建议: 1.产后早期:在产后的头几天,宝宝的吸吮需求较高,妈妈可能需要每2-3小时挤一次奶,以确保乳房充分排空,促进乳汁分泌。 2.稳定期:当宝宝的吸吮和妈妈的身体逐渐适应后,挤奶的时间间隔可以延长到3-4小时,或者根据宝宝的需求来决定。 3.特殊情况:如果妈妈感到乳房过于涨奶,可以适当缩短挤奶的时间间隔,以缓解不适。此外,如果妈妈需要在夜间挤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睡眠需求来调整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挤奶的方法和频率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和质量。以下是一些挤奶的注意事项: 1.正确的挤奶方法:可以使用手动挤奶器或电动挤奶器,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操作。在挤奶前,可以先用热毛巾敷乳房,促进血液循环。挤奶时,可以从乳房的各个部位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帮助排出乳汁。 2.保持卫生:挤奶前和挤奶后,都要彻底清洁双手和乳房,避免细菌感染。 3.储存乳汁:如果需要储存乳汁,可以使用专门的储奶袋,将挤出的乳汁按照宝宝每次的需求量分装,放入冰箱或冷冻室保存。储存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冷藏室可保存24小时,冷冻室可保存3-6个月。 4.注意温度:储存乳汁的容器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乳汁的质量。 5.频繁更换储奶袋:每次挤奶后,应更换新的储奶袋,避免细菌滋生。 总之,挤奶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妈妈和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要注意正确的挤奶方法和卫生,以确保乳汁的分泌和质量。如果妈妈对挤奶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哺乳顾问。

    2025-10-14 12:59:42
  • 乳房下垂怎么改善

    乳房下垂改善方法有非手术的胸部锻炼、穿戴合适内衣、注射填充,手术的乳房悬吊术(适用于中轻度)和乳房提升术(针对严重),哺乳期女性不宜此时行手术或注射等操作,老年人群行相关干预需评估身体整体健康状况,年轻女性非手术要考量长期坚持可行性、手术需充分了解风险并与医生充分沟通后谨慎选择。 一、非手术改善方法 1.胸部锻炼: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胸部相关肌肉,如俯卧撑、哑铃飞鸟等。每周进行2-3次,每次针对胸部肌肉的训练动作持续15-20分钟,长期坚持可一定程度提升乳房外观,但对严重下垂效果有限。 2.穿戴合适内衣:选择具有良好支撑性的内衣,如带钢圈且侧翼宽的款式,日常活动中为乳房提供支撑,维持乳房位置,建议每日根据活动量和乳房状态合理穿戴,避免过紧或过松。 3.注射填充:可注射玻尿酸等填充剂暂时改善乳房下垂外观,维持时间一般6-12个月,需定期注射,且有乳腺疾病史等特殊情况需谨慎选择。 二、手术改善方法 1.乳房悬吊术:适用于中轻度乳房下垂,通过手术将下垂乳房组织上提固定重塑形态,手术有创伤,术后1-2周可基本恢复日常活动,完全恢复自然需数月,效果相对持久。 2.乳房提升术:针对严重乳房下垂,除上提乳房组织外可能涉及乳晕位置调整等操作,显著改善下垂外观,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时间长,需严格遵循医生术后护理建议。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哺乳期乳房处于变化状态,不建议进行手术或注射等乳房下垂改善操作,应在哺乳期结束后根据乳房恢复情况再考虑相关干预。 2.老年人群:进行相关干预需考虑身体整体健康状况,如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需经医生评估身体耐受情况后再决定是否适合手术等干预方式。 3.年轻女性:非手术方法需注意长期坚持的可行性,手术方法需充分了解风险并与医生充分沟通后谨慎选择。

    2025-10-14 12:59:12
  • 假体隆胸后能哺乳吗

    假体隆胸后能否哺乳与假体位置有关,放置在乳腺后间隙理论上可能有影响但操作得当也可哺乳,胸大肌后间隙影响较小;年轻女性等有特殊情况者需谨慎考虑,有哺乳计划者建议产后再考虑,已隆胸者有哺乳意愿需密切观察,有乳腺疾病史者需慎重且医生要制定个性化方案保障正常哺乳。 假体隆胸一般是将假体放置在乳腺后间隙或胸大肌后间隙。如果假体放置在乳腺后间隙,理论上可能会对乳腺组织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只要手术过程顺利,没有损伤乳腺导管等重要结构,一般是可以哺乳的。而放置在胸大肌后间隙的情况,对乳腺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哺乳功能的影响也较小。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乳腺导管是哺乳的关键结构,假体隆胸手术如果操作得当,没有破坏乳腺导管系统,那么产后乳腺的泌乳功能通常不会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统计显示,大部分假体隆胸术后的女性是可以正常进行哺乳的,其乳汁分泌量和质量与未进行假体隆胸的女性没有显著差异。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进行假体隆胸手术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哺乳需求。医生在手术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手术可能对哺乳产生的潜在影响。在手术操作中,要尽量避免损伤乳腺组织和导管。 对于有哺乳计划的女性,不建议过早进行假体隆胸手术,最好在完成生育和哺乳后再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是否进行假体隆胸。而对于已经进行了假体隆胸手术的女性,如果有哺乳意愿,在孕期和哺乳期需要密切观察乳房的情况,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确保乳腺导管通畅,以保障顺利哺乳。 此外,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在考虑假体隆胸时,需要更加慎重。如果本身有乳腺纤维瘤等疾病,在进行假体隆胸手术的同时处理乳腺疾病时,要特别注意对哺乳功能的保护。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手术对哺乳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最大程度保障患者术后能够正常哺乳。

    2025-10-14 12:58:34
  • 割副乳一般要住院几天

    割副乳住院时间受手术方式、患者自身恢复情况影响,不同人群住院时间有特点,住院期间需注意术后观察与恢复护理,传统开放手术住院时间3-5天,微创旋切等短至2-3天,年轻人群身体好住院2-4天,老年人群因基础病住院4-7天甚至更久,有基础病史人群住院时间视病情综合评估,住院要观察创口等情况,不同人群按要求进行恢复活动与控制基础病等。 不同人群割副乳住院时间的特点 年轻人群:年轻人群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基础疾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一般2-4天左右。因为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往往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住院时间可能会延长,一般需要4-7天甚至更久。需要密切观察其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手术创口的恢复情况。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乳腺相关病史或者其他全身性基础病史的人群,住院时间需要根据病情综合评估。比如有乳腺增生病史的患者,在割副乳术后需要更长时间观察乳腺整体恢复情况,可能住院时间会在3-7天左右,要确保基础病史不会因为割副乳手术而加重或者引发新的问题。 割副乳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术后观察:住院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手术创口的情况,包括有无渗血、渗液,创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等。对于老年人群和有基础病史人群,更要加强对生命体征等的监测,如血压、血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恢复护理:年轻人群在住院期间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群则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同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按照医嘱按时监测相关指标。有基础病史人群要严格遵循针对基础病史的护理要求,比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等,以保障手术恢复顺利。

    2025-10-14 12:58: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