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乳腺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管镜诊疗,乳腺癌相关外科治疗及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手术。擅长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尤其治疗期间合并心理问题有独特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展开
  • 乳腺癌二阳一阴的复发率高吗

    乳腺癌二阳一阴类型预后相对较好但仍有复发风险,其复发率受肿瘤特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患者自身状况(年龄、激素受体情况、HER-2情况等)、治疗相关因素(手术是否彻底、辅助治疗中的内分泌治疗、化疗等)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患者确诊后应配合规范治疗与定期随访,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并制定相应方案。 一、与肿瘤特征相关的因素 1.肿瘤大小:肿瘤体积越大,复发风险通常越高。研究表明,肿瘤直径大于2cm的患者,相比直径较小的患者,复发几率会有所增加。因为较大的肿瘤往往意味着肿瘤细胞数量更多,更有可能存在潜在的转移灶或残留的肿瘤细胞。 2.淋巴结转移情况:如果乳腺癌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那么复发率会显著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细胞更易通过淋巴系统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从而增加了复发的可能性。例如,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复发风险越高。 二、与患者自身状况相关的因素 1.年龄:年轻患者相对老年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年轻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往往更具侵袭性,细胞增殖活性可能更强,所以复发几率相对较高。 2.激素受体情况:虽然是ER和PR阳性,但如果激素受体表达强度较低等情况,也可能影响预后。一般来说,激素受体表达强度越高,通过内分泌治疗控制肿瘤的效果相对越好,复发风险相对越低;反之,若激素受体表达较弱,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可能受限,复发风险会有所上升。 3.HER-2情况:虽然是HER-2阴性,但也需要综合评估其他指标。如果患者存在一些不良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比如Ki-67增殖指数较高等,也会增加复发风险。Ki-67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Ki-67指数越高,肿瘤细胞增殖越活跃,复发转移的可能性相对越大。 三、治疗相关因素 1.手术治疗:手术是否彻底,如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淋巴结清扫是否规范等,会影响复发率。完整切除肿瘤以及规范的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 2.辅助治疗 内分泌治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对于ER、PR阳性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及疗程。如果能够严格按照指南进行内分泌治疗,复发率会明显降低。 化疗:对于一些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但化疗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其应用需要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特征等综合考虑。 总体而言,乳腺癌二阳一阴类型的复发率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患者在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定期随访,通过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如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并及时处理。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年轻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老年患者则要兼顾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来制定治疗和随访方案。

    2025-10-10 11:52:58
  • 乳腺导管瘤不能吃什么

    乳腺导管瘤患者需注意避免高雌激素类食物如蜂王浆、雪蛤;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如腌制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同时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饮食和生活管理上有细微差异。 一、高雌激素类食物 (一)具体食物及影响 1.蜂王浆:蜂王浆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样物质,乳腺导管瘤患者摄入后可能会刺激乳腺导管,导致病情变化。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含雌激素的物质可能会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增加乳腺疾病进展的风险。 2.雪蛤:雪蛤也含有较多的雌激素成分,对于乳腺导管瘤患者而言,食用雪蛤可能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一)具体食物及影响 1.辣椒:辣椒等辛辣食物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引起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影响乳腺导管瘤患者的身体状态。临床观察发现,部分乳腺导管瘤患者在食用辛辣食物后,会出现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辛辣刺激会导致血管扩张,进而影响乳腺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激素水平。 2.花椒:花椒同样属于辛辣刺激性调料,乳腺导管瘤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刺激,导致病情波动。 三、高脂肪食物 (一)具体食物及影响 1.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脂肪。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可能会间接影响乳腺导管的正常生理状态。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长期高脂肪饮食的人群患乳腺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乳腺导管瘤患者来说,不利于病情的稳定。 2.动物内脏: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高,乳腺导管瘤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可能会对乳腺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过多的脂肪摄入可能会影响雌激素的代谢,进而影响乳腺导管的健康。 四、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一)具体食物及影响 1.腌制食品:像咸菜、火腿等腌制食品通常含有较多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在体内蓄积,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干扰,进而影响乳腺导管瘤患者的康复。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用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而内分泌失调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部分包装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如一些西式糕点、油炸食品等。反式脂肪酸会干扰人体正常的脂肪代谢,可能会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乳腺导管瘤患者的病情控制。 对于乳腺导管瘤患者,除了要注意上述不能吃的食物外,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适度运动等。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饮食和生活管理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例如年轻女性可能需要更加注重情绪的调节,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病情;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等因素,在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上需要更加谨慎,以保证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利于病情的控制。

    2025-10-10 11:52:25
  • 乳腺结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乳腺结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内分泌激素紊乱(如青春期、孕期等特殊阶段激素波动易致激素水平失衡引发结节)、生活方式因素(饮食高热量高脂肪、过度饮酒、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均会增加风险)、遗传因素(家族有相关疾病遗传史会增加患病风险)以及乳腺组织自身因素(乳腺炎症可致局部增生纤维化形成结节、乳腺导管异常会引发结节)。 一、内分泌激素紊乱 乳腺结节的形成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失衡时,可能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生长和修复。例如,长期的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会刺激乳腺组织过度增生,从而增加乳腺结节的发生风险。在青春期、孕期、哺乳期以及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女性体内激素波动较大,相对更容易出现内分泌激素紊乱进而引发乳腺结节。对于青春期女性,随着身体发育,激素水平变化明显,若激素调节出现异常,乳腺组织可能异常增生形成结节;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大幅变化,也可能面临乳腺结节风险增加的情况。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增加乳腺结节发生几率。例如,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会改变体内激素代谢,导致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刺激乳腺组织。另外,过度饮酒也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干扰激素的正常调节,从而增加乳腺结节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饮酒的女性患乳腺结节的概率比不饮酒者要高。 2.作息: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进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睡眠不足会使身体的内分泌失调,增加乳腺结节的发病可能性。比如,经常熬夜的女性,其体内的褪黑素等激素分泌会受到影响,而褪黑素对内分泌调节有重要作用,褪黑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乳腺组织的异常变化。 3.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容易促使乳腺结节的形成。现代社会中,很多女性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乳腺结节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乳腺结节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乳腺癌等相关疾病的遗传史,那么个体患乳腺结节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乳腺结节的易感性相关。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同时也可能增加乳腺结节的发生风险。有家族乳腺疾病遗传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乳腺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四、乳腺组织自身的因素 1.乳腺炎症:乳腺组织发生炎症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等改变,进而形成结节。例如,慢性乳腺炎可能会引起乳腺组织的异常修复,形成结节样病变。 2.乳腺导管异常:乳腺导管的扩张、堵塞等异常情况,会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可能引发乳腺结节。比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会导致导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乳腺结节的发生风险。

    2025-10-10 11:51:42
  • 乳腺结节和纤维瘤哪个严重

    不能简单比较乳腺结节和纤维瘤哪个更严重,乳腺结节是乳腺病变的描述性术语,性质需进一步明确,部分结节可能是良性如乳腺增生结节,部分可能是恶性如乳腺癌;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恶变几率极低。对于乳腺纤维瘤,小且无症状定期复查,大或生长快可手术;对于乳腺结节,先明确性质,良性调整生活或相应治疗,恶性则综合治疗,女性要重视乳腺健康定期检查。 乳腺纤维瘤: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一般边界清楚、质地韧、活动度好。 严重程度的比较 良性病变角度 乳腺纤维瘤:多数乳腺纤维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发生转移,对生命健康威胁较小。通过手术切除等治疗后预后通常较好,复发率相对较低。例如,一项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肿瘤复发情况较少。 部分乳腺结节:部分乳腺结节可能是良性病变,如一些乳腺增生结节,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胀痛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发生恶变,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可改善症状。然而,部分乳腺结节可能是恶性的,如乳腺癌,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若不及时治疗,会发生转移,影响全身多个脏器功能,危及生命。例如,乳腺癌若发生远处转移至肺部,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至骨骼可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从恶性风险角度 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恶变的几率极低,一般认为小于1%。 部分乳腺结节:乳腺结节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如通过乳腺超声检查,可根据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初步评估恶性风险,例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的乳腺结节恶性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活检明确性质。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对于乳腺纤维瘤 年轻女性发现乳腺纤维瘤时,若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观察肿瘤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若纤维瘤较大(直径大于3cm等情况)或有生长较快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可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如麦默通旋切术)。 对于乳腺结节 发现乳腺结节后,首先要通过进一步检查(如乳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明确结节性质。 若为良性结节,如乳腺增生结节,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可适当应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缓解症状;对于良性的乳腺囊肿等,可根据囊肿大小等情况采取观察或穿刺抽液等治疗措施。 若为恶性结节(如乳腺癌),要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生育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不能简单地比较乳腺结节和纤维瘤哪个更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结节或纤维瘤的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女性要重视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2025-10-10 11:51:29
  • 肉芽肿乳腺炎保守治疗

    肉芽肿乳腺炎的保守治疗包括药物保守、中医中药保守及局部保守治疗。药物保守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医中药保守有中药内服(辨证论治)和外治(中药外敷等);局部保守有局部热敷(控温)、局部穿刺引流(无菌操作、考虑患者特殊情况)。 一、药物保守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对于肉芽肿乳腺炎,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一种保守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例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缓解局部的炎症状态。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使用时需考虑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如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对药物的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因为长期或不恰当使用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等不良反应。 2.免疫抑制剂: 如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也可用于肉芽肿乳腺炎的保守治疗。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来控制炎症。对于有特殊病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更加谨慎,因为可能会加重原有免疫相关疾病的病情。同时,不同性别患者在药物代谢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年龄较小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需充分权衡其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二、中医中药保守治疗 1.中药内服: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肉芽肿乳腺炎可分为不同证型进行中药内服治疗。例如,对于肝郁气滞型,可选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方剂。中医理论认为通过调理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不同年龄患者对中药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不同,儿童使用中药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成分,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成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使用中药也需谨慎,要考虑中药对胎儿等的影响。 2.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方法包括中药外敷等。如使用具有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制剂进行局部外敷,可改善局部的炎症状态。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进行中药外治时要注意皮肤的耐受性等情况,儿童皮肤娇嫩,在选择外治中药时要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并且在外敷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女性在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进行中药外治时,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乳汁影响婴儿。 三、局部保守治疗 1.局部热敷: 局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散。一般可使用温毛巾等进行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较为适宜。不同年龄患者热敷时需注意温度的把握,儿童皮肤感觉较敏感,温度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对于有血管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避免加重局部血管的病变。 2.局部穿刺引流: 对于局部形成脓肿等情况,可考虑局部穿刺引流。通过穿刺将脓肿内的脓液抽出,以减轻局部的压力,缓解炎症。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不同年龄患者在穿刺引流时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等辅助下进行操作,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进行穿刺引流时,要注意避免对月经等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10 11:50: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