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乳腺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管镜诊疗,乳腺癌相关外科治疗及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手术。擅长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尤其治疗期间合并心理问题有独特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展开
  • 乳腺良性肿瘤要怎么治

    乳腺良性肿瘤的处理包括观察等待、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观察等待适用于较小无症状且稳定的肿瘤,需定期监测;手术治疗有相应指征,包括肿瘤较大、有恶变倾向等,手术方式有传统开刀和微创手术等;其他治疗方面,药物治疗非主流,妊娠期女性需根据情况谨慎决定治疗方案。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乳腺良性肿瘤,若肿瘤生长缓慢、无明显变化,可选择观察等待。例如一些直径小于1-2厘米、患者无不适症状且经超声等检查评估肿瘤性质稳定的纤维腺瘤等情况。 2.监测要点:需要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要关注患者自身的感觉,如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年轻女性可能需要更密切关注,因为其乳腺组织相对活跃;而年龄较大的患者也要定期监测,因为仍有肿瘤性质发生变化的可能。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肿瘤较大:当乳腺良性肿瘤直径大于2-3厘米时,肿瘤可能会对乳腺外观产生较明显影响,且随着肿瘤增大,发生一些不良变化的风险可能增加,此时多考虑手术切除。例如较大的纤维腺瘤,可能会占据较多乳腺组织空间,影响乳房的美观和正常结构。 肿瘤有恶变倾向或不能排除恶变:通过影像学检查(如乳腺钼靶、超声造影等)或穿刺活检等提示肿瘤有恶变可能时,需进行手术切除。不同年龄患者对于恶变风险的评估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相对恶变风险较低,但也不能忽视;老年患者相对恶变风险可能稍高,所以更要严格评估。 患者有强烈手术意愿:部分患者虽然肿瘤较小,但由于心理等因素有强烈的手术愿望,在充分沟通告知相关风险等情况后,也可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 传统开刀手术:对于较表浅、较大的肿瘤可采用这种方式,在乳房做切口将肿瘤切除。其优点是对于较大肿瘤切除较彻底,但术后乳房会留有一定瘢痕。 微创手术:如麦默通微创手术等,适用于较小的乳腺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不明显等优点。但对于较大肿瘤可能不适用。不同年龄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微创手术以减少瘢痕对美观的影响;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等允许,也可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其他治疗 目前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能使其完全消失,但对于一些因内分泌因素相关的乳腺良性肿瘤,如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的纤维腺瘤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考虑调节内分泌的辅助治疗,但需谨慎,因为药物治疗并非主流且有一定风险。例如一些调节雌激素水平的药物,但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发现乳腺良性肿瘤,若肿瘤较小且无明显变化,可待分娩后再根据情况处理;若肿瘤较大等情况影响较大,则需在充分评估妊娠风险等情况下谨慎决定治疗方案。

    2025-10-10 11:40:20
  • 男性乳腺发育症怎么办

    男性乳腺发育症病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需观察评估乳腺情况及相关检查,生理性根据不同时期处理,病理性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要据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并随访。 一、明确病因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有关。生理性因素常见于新生儿、青春期、中老年等阶段。新生儿因受母体激素影响可能出现短暂乳腺发育;青春期男孩体内激素水平波动,约60%-70%会出现乳腺发育,多在1-2年内自行消退;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也可能发生乳腺发育。病理性因素包括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疾病等)、肿瘤(如睾丸肿瘤、肾上腺肿瘤等)、药物因素(如使用雌激素、抗雄激素药物、化疗药物等)、慢性肝病等。 二、观察与评估 1.观察乳腺发育情况:留意乳腺是否有增大、触摸时有结节或疼痛等表现,观察其进展速度。对于青春期男性的乳腺发育,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可通过定期复查激素水平等检查来辅助判断。 2.相关检查:进行激素水平检测,包括睾酮、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等,以了解内分泌情况;若怀疑有肿瘤等疾病,可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有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评估肝功能等相关指标。 三、治疗方式 1.生理性乳腺发育的处理 新生儿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即可,多数可自行消退。 青春期:大多数可在1-2年内自然消退,若乳腺发育持续不消退或有明显不适,可根据情况考虑进一步检查评估。 中老年期:若由雄激素减少等因素引起,在排除禁忌证后,可考虑补充雄激素治疗,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监测相关指标。 2.病理性乳腺发育的处理 内分泌疾病相关:针对具体内分泌疾病进行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抗甲状腺治疗等,随着原发疾病的控制,乳腺发育可能有所改善。 肿瘤相关:对于肿瘤引起的男性乳腺发育,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肿瘤等。 药物因素相关:如果是药物引起,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更换药物或调整用药方案。 慢性肝病相关:积极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可能对乳腺发育有一定帮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及青少年:对于儿童期出现男性乳腺发育,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原因,因为儿童乳腺发育可能提示一些严重的内分泌或肿瘤等疾病。青春期男性要注意观察乳腺发育的时间、程度等,定期复诊。 2.中老年男性:中老年男性发生乳腺发育时,更要警惕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检查要更全面细致。在考虑激素补充治疗时,要充分评估心血管等方面的风险,严格遵循治疗规范。 总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随访。

    2025-10-10 11:39:40
  • 乳腺癌术后怎么吃东西

    乳腺癌术后患者需注重饮食,蛋白质摄入要充足,选瘦肉、鱼类等;通过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牛奶等补矿物质,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水果等摄入;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等;主食选全谷物、杂粮等,糖尿病患者遵糖尿病饮食原则;保持规律饮食时间,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腻、腌制、熏烤食物,戒烟限酒。 一、蛋白质摄入 乳腺癌术后患者应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如鳕鱼、鲈鱼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例如,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克左右蛋白质,鱼类的蛋白质含量也较为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能为机体修复提供必要原料。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蛋白质需求略有差异,一般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约需1-1.5克蛋白质,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摄入。 二、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获取维生素。如橙子、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机体恢复;菠菜、西兰花等蔬菜富含维生素K等,对身体的生理功能维持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对维生素的需求基本遵循正常人群标准,但术后患者可能因身体处于恢复阶段,更需保证各类维生素的充足供应。 矿物质:像钙、铁等矿物质也很重要。牛奶、豆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动物肝脏、红枣等富含铁,能预防术后可能出现的贫血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在选择水果等富含糖分的食物时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应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矿物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三、合理脂肪摄入 应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深海鱼油等。深海鱼油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等作用。脂肪摄入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但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影响一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若平时运动量较少,应适当控制脂肪总量;若运动量较大,可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来提供能量。 四、主食选择 以全谷物、杂粮等为主,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和杂粮比精制米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防止便秘等情况发生。对于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术后患者,主食的选择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选择合适的主食种类,可通过计算血糖生成指数等方式来合理搭配主食。 五、饮食规律与注意事项 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少食多餐。术后患者可能胃肠功能暂时受到一定影响,少食多餐有助于消化吸收。例如,可分为5-6餐进食,每次食量适中。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于油腻、腌制、熏烤等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不利于身体恢复甚至可能影响病情。同时,要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身体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肝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可能造成干扰,进而影响整体的康复进程。

    2025-10-10 11:39:14
  • 浸润性乳腺癌能保乳吗

    浸润性乳腺癌能否保乳需综合肿瘤大小、位置、乳房大小、是否多中心或多灶性病变及患者意愿等多方面评估,保乳有外形美观、保留功能等优势,也有局部复发风险高、需后续放疗等风险,年轻和老年患者保乳各有特殊考虑,最终由多学科团队综合患者多方面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肿瘤大小:一般来说,肿瘤直径≤3cm时相对更有可能考虑保乳,但这不是绝对标准,还需结合其他因素。例如,部分肿瘤直径稍大于3cm,但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合适等情况也可能有保乳机会。 肿瘤位置:若肿瘤位于乳房周边,相对保乳手术操作更方便,保留乳房外观的效果可能更好;而肿瘤位于乳晕区等特殊位置时,保乳难度和风险可能增加。 乳房大小:较大的乳房相对更适合保乳,因为有更多组织可以切除肿瘤并尽量保持乳房外形的美观和对称。 是否多中心或多灶性病变:如果是单发病灶相对更有利于保乳,若存在多中心或多灶性病变,保乳后肿瘤复发风险可能升高,保乳的可行性就会降低。 患者意愿:患者强烈要求保乳且经过充分沟通了解保乳的风险和收益后仍坚持,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最终还需结合医学评估。 保乳手术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外形美观:能最大程度保留乳房的外观,对于患者的心理影响相对较小,尤其对年轻患者等较为重要。例如,一些研究显示保乳术后患者在外形满意度方面相对较好。 功能保留:保留了乳房的大部分组织,乳房的哺乳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得以保留(当然也受多种其他因素影响)。 风险 局部复发风险:保乳手术局部复发风险相对乳房全切术稍高。有研究表明,在严格选择病例的情况下,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一般在5%-10%左右,但如果不符合保乳指征而勉强保乳,复发风险会明显升高。 需要后续放疗:保乳手术通常需要配合术后放疗,放疗可能带来一些短期和长期的副作用,如皮肤放射性炎症、放射性肺炎(虽然概率较低,但存在风险)等。 不同人群保乳的特殊考虑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往往更在意乳房外观,保乳可能更符合其心理需求,但需要严格把握保乳指征。同时,年轻患者可能面临更长的随访时间,局部复发后再次治疗的选择等问题需要充分沟通。例如,年轻患者保乳术后复发,可能需要更积极的评估和治疗,但乳房可供切除的组织可能相对较少。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保乳意愿相对可能较低,但如果身体状况等允许且符合保乳指征,保乳也是一种可选方案。需要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对放疗等后续治疗的耐受性等问题。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放疗相关的皮肤老化等问题,但如果肿瘤分期较早且适合保乳,保乳手术结合适当的放疗等治疗仍可考虑。 总之,浸润性乳腺癌能否保乳是一个需要由多学科团队(包括乳腺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后才能做出的决策,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025-10-10 11:38:47
  • 男性乳腺肥大

    男性乳腺肥大是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增生、体积增大的病症,发病机制复杂与激素失衡有关,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临床表现为乳腺增生等,诊断靠体格、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观察等待、药物和手术等方式,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病因方面 生理性因素:青春期男性可能出现生理性乳腺肥大,这与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一般随着青春期结束可逐渐自行消退。新生儿时期也可能出现短暂的乳腺肥大,多因母体激素传递所致,通常数周内会消退。 病理性因素: 内分泌疾病:像肝硬化患者,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相对增多;睾丸疾病,如睾丸肿瘤、睾丸炎等,可能影响雄激素分泌,使雌激素相对占优势,从而引发乳腺肥大。 肿瘤性疾病:某些肿瘤会分泌特殊物质影响激素水平,例如肾上腺肿瘤等可能导致激素异常,进而引发男性乳腺肥大。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激素水平,如抗雄激素药物、某些化疗药物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男性乳腺肥大。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生,可单侧或双侧发病,乳腺可触及肿块,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等不适症状。双侧发病时可能两侧乳腺增大程度不完全相同。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了解乳腺组织的质地、范围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检测性激素水平,如雌激素、雄激素等,以判断体内激素比例是否失衡;还可能进行肝功能等检查,排查是否存在肝脏疾病导致的雌激素灭活异常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帮助判断乳腺肥大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病变;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会进行乳腺钼靶等检查。 治疗方式 观察等待:对于青春期生理性乳腺肥大且程度较轻的情况,可选择观察等待,定期复查,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 药物治疗:针对某些因内分泌因素导致的男性乳腺肥大,可能会使用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当乳腺肥大严重影响外观或存在其他异常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乳腺切除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单侧或双侧发病、乳腺肥大的程度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男性:青春期出现乳腺肥大时,要让患者了解这是生理性变化的可能性较大,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密切观察乳腺变化情况,若长时间不消退或有加重趋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新生儿出现乳腺肥大时,家长不必过度惊慌,一般数周内可消退,但要注意保持乳腺局部清洁,避免挤压等刺激,若长时间不消退或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诊。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肝硬化、睾丸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男性乳腺肥大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针对乳腺肥大进行相应评估和处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因为基础疾病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乳腺肥大的状况。

    2025-10-10 11:38: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