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栋,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乳腺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管镜诊疗,乳腺癌相关外科治疗及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手术。擅长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尤其治疗期间合并心理问题有独特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良性疾病微创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重建手术。展开
  • 乳腺增生腋下有淋巴结严重吗

    乳腺增生腋下有淋巴结是否严重分情况,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导致的一般不严重,病理性因素如年龄病史、疾病进展导致的相对严重,发现后需通过检查初步判断淋巴结性质,定期复查或进一步明确诊断,妊娠期女性需谨慎处理。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情况 年龄与性别因素: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乳腺增生相对常见,此时腋下出现淋巴结可能是生理性的反应。青春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旺盛,乳腺组织受激素影响出现增生,而腋下淋巴结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应性增生,这种情况一般不严重。随着年龄增长,激素水平逐渐稳定,多数可自行缓解。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引起乳腺增生伴腋下淋巴结轻度增大,一般月经结束后,症状多可减轻,这种情况通常不严重。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的女性,也可能出现乳腺增生伴腋下淋巴结情况。压力过大和作息不规律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进而引发乳腺增生,同时腋下淋巴结可能出现反应性增大。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等,症状可能改善,一般不严重。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情况 年龄与病史因素:对于年龄较大(如40岁以上)且有乳腺增生病史较长的女性,腋下淋巴结出现异常增大则需要警惕。有研究表明,40岁以上乳腺增生患者出现腋下淋巴结异常时,患乳腺恶性肿瘤伴腋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相对增加。如果既往有乳腺疾病的恶变倾向病史,如乳腺不典型增生等,此时腋下淋巴结出现问题则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疾病进展因素:如果乳腺增生伴有腋下淋巴结逐渐增大、质地变硬、活动度差等情况,多提示可能存在病理性改变,相对严重。例如乳腺增生合并乳腺炎时,炎症可能波及腋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炎症性增大,但如果是乳腺恶性肿瘤转移至腋下淋巴结,则情况严重,需要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及转移的淋巴结。 一般来说,发现乳腺增生腋下有淋巴结时,首先要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初步判断淋巴结性质。如果考虑为良性情况,可定期复查;如果怀疑恶性,需进一步行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这种情况需谨慎处理,因为妊娠期间激素变化较大,治疗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一般先以观察为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谨慎评估和处理。

    2025-10-10 10:44:43
  • 副乳对身体有危害吗

    副乳有三方面影响,一是影响美观,穿修身衣物时突出破坏线条流畅性致女性尴尬且有心理压力;二是可能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经期前后会胀痛,上肢大幅度活动时会有不适感;三是有发生病变风险,包括患乳腺相关疾病及恶变风险,有副乳者应定期检查,不适或有可疑病变可咨询医生考虑干预,孕期哺乳期女性副乳有变化不适需及时就医评估。 一、影响美观 副乳会影响身体的外观美感,尤其对于女性而言,穿着一些修身衣物时,副乳的存在会破坏身体线条的流畅性,可能会让女性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自信心。例如,当穿着无袖上衣或紧身衣服时,副乳明显突出,会让人感到尴尬。 二、可能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 1.经期相关疼痛:在月经周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副乳可能会出现胀痛等不适症状。女性在经期时,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副乳组织也会受到激素影响,从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只是轻微胀痛,而有的可能疼痛较为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日常活动时的不适:当进行上肢大幅度活动,如抬手、扩胸等动作时,副乳可能会因为受到牵拉等而产生不适感,长期如此可能会对肩部等部位的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于一些经常需要进行上肢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等,副乳带来的不适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运动表现。 三、发生病变的风险 1.乳腺相关疾病风险:副乳和正常乳腺组织一样,存在发生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疾病的可能。虽然其发生病变的概率相对正常乳腺组织可能没有显著差异,但一旦发生病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副乳出现乳腺增生时,也会有周期性的疼痛等表现,和正常乳腺增生类似。 2.恶变风险:虽然副乳恶变的情况相对较少,但理论上存在发生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副乳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虽然低于正常乳腺,但仍不可忽视。如果副乳出现异常的肿块、质地改变等情况,需要高度警惕恶变的可能,及时进行检查和诊断。 对于有副乳的人群,尤其是出现不适症状或担心病变风险的人,应定期进行乳腺相关检查,如乳腺超声等。如果副乳引起明显的生活困扰或有可疑病变表现,可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手术等干预措施。对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副乳可能会因为激素变化和哺乳等因素出现更明显的变化,如有不适更应及时就医评估。

    2025-10-10 10:44:03
  • 乳腺增生能吃葛根粉吗

    乳腺增生患者能否吃葛根粉存在不同情况,葛根粉含异黄酮类化合物有雌激素样作用,乳腺增生与雌激素失衡有关,部分观点认为可适量食用但无充分临床证实,部分患者需谨慎因可能刺激乳腺致症状加重,一般人群从小剂量试吃,育龄期女性和有明确雌激素相关疾病患者更需谨慎,最好遵医生评估决定是否食用及量。 一、葛根粉的成分及相关研究 葛根粉主要含有葛根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有研究表明,异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而乳腺增生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有一定关联,正常情况下,乳腺组织的增生和复旧受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精细调节,当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增高时,就可能导致乳腺增生。 二、对于乳腺增生患者吃葛根粉的不同观点 部分观点认为可适量食用:从理论上来说,葛根粉中的异黄酮类成分与人体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可能会对体内雌激素水平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有一些小规模观察发现,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在适量食用葛根粉后,乳腺增生相关的一些不适症状并没有明显加重。但这并没有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来充分证实其确切的对乳腺增生的影响。 需谨慎对待的原因:由于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可能对雌激素水平的微小变化更为敏感。如果食用葛根粉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出现波动,有可能会刺激乳腺组织,导致乳腺增生症状加重。比如本身雌激素水平相对偏高的乳腺增生患者,食用葛根粉后就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 三、不同人群食用葛根粉的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如果乳腺增生患者要食用葛根粉,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尝试,观察自身乳腺部位的反应,如是否出现疼痛加重、乳房肿块变化等情况。如果食用后没有明显不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食用,但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特殊人群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本身体内激素水平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食用葛根粉时更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因为此阶段乳腺增生可能与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关系更为密切,食用葛根粉可能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易显现,所以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已有明确雌激素相关疾病的患者:如果乳腺增生患者同时还患有其他明确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如子宫肌瘤等,由于葛根粉可能对雌激素水平有影响,这类患者食用葛根粉需格外慎重,应先咨询医生,由医生综合评估食用葛根粉对病情的潜在影响后再做决定。

    2025-10-10 10:43:32
  • 乳腺癌切除卵巢吗

    乳腺癌是否切除卵巢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及高危复发风险的绝经前患者可能适用,绝经后、激素受体阴性患者不适用,年轻患者要考虑生育功能,老年患者优先药物性卵巢去势且需关注整体身体耐受性。 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对于激素受体(HR)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卵巢去势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治疗手段。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卵巢去势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一般来说,当患者处于绝经前状态且HR阳性时,卵巢去势可能是综合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比如,对于年轻的H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卵巢去势可以通过药物(如戈舍瑞林等)或手术的方式实现,目的是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因为雌激素可以刺激H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高危复发风险的绝经前患者:如果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也可能考虑卵巢切除。例如,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综合评估复发风险后,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绝经前HR阳性患者,卵巢去势可以作为降低复发风险的措施之一。 不适用情况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已经衰退,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外周组织将雄激素转化而来,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卵巢切除来进行内分泌治疗,通过其他内分泌药物治疗即可。 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卵巢切除对病情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所以通常不需要考虑卵巢切除。 特殊人群考虑 年轻患者:年轻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如果符合卵巢去势的指征,进行卵巢去势时需要充分考虑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以在卵巢去势的同时采取保存生育功能的措施,如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胚胎冻存等。而对于没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卵巢去势可以更放心地实施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老年患者:老年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较大的手术操作(如卵巢切除术),可以优先考虑药物性卵巢去势,如使用戈舍瑞林等药物,药物性卵巢去势相对手术创伤小,更适合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同时,老年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时,还需要关注其整体的身体耐受性,包括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因为内分泌治疗等相关治疗可能会对这些脏器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卵巢相关的处理。

    2025-10-10 10:42:26
  • 乳腺血流信号是癌症吗

    乳腺血流信号不能直接判定是否为癌症,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乳腺增生可有相应血流信号表现,恶性病变乳腺癌有时血流信号有其特点,但最终确诊需病理活检,还可通过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等进一步检查,不同人群评估需综合考虑,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诊断。 一、良性病变中的乳腺血流信号情况 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是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超声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有一定的血流信号,但通常血流信号并不丰富,且血流分布相对规则。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通过超声等检查结合病史等多可初步判断为良性病变。 乳腺增生: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与内分泌紊乱相关,乳腺组织会出现增生、复旧不全等情况,超声检查时可能也会检测到有血流信号,但一般血流信号较弱,且会随月经周期有相应的变化,在月经前可能血流信号稍明显,月经后有所缓解。 二、恶性病变(乳腺癌)中的乳腺血流信号情况 乳腺癌的血流特点:乳腺癌在超声等检查中有时可表现为血流信号较丰富,血流分布不规则,可能会有高速、高阻的血流频谱等特点。但这只是辅助诊断的一个方面,不能仅凭血流信号来确诊癌症。例如,通过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乳腺癌病灶相对良性病变往往会有相对特征性的血流强化表现,但最终确诊需要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是明确乳腺病变性质的金标准,会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等获取组织进行镜下观察。 三、进一步的检查与诊断 超声检查:除了观察血流信号外,还会观察乳腺病灶的形态、边界、回声等情况,比如恶性肿瘤通常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等。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乳腺病变的鉴别有一定优势,能更详细地评估病变的血供情况等,但也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病理活检:是确诊乳腺病变是否为癌症的关键。如果发现乳腺有异常的血流信号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等,以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从而明确病变性质。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评估乳腺血流信号时需考虑各自特点。例如,年轻女性乳腺相对更敏感,检查时要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老年女性乳腺组织可能有退化等情况,也需要全面分析。有乳腺相关症状或体检发现异常的人群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并进行合理处理。

    2025-10-10 10:41: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