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个人擅长
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尿酸高就是痛风吗

    尿酸高不等于痛风,尿酸高是痛风生化基础但非所有尿酸高者会得痛风,痛风诊断不单纯依尿酸高,尿酸高还会损害肾脏、心血管等,尿酸高人群需管理,一般人群要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有痛风病史者各有注意要点,一般人群需低嘌呤饮食、多饮水、适度运动,老年人要避影响尿酸代谢药物、精细饮食饮水,女性要关注内分泌对尿酸代谢影响,有痛风病史者要严格控尿酸水平并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及必要时用降尿酸药。 尿酸高与痛风的关系 尿酸高是痛风的生化基础:正常情况下,人体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出现尿酸高。而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时,才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等一系列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的诊断不单纯依赖尿酸高:痛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同时在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才能确诊为痛风。 尿酸高的其他影响 对肾脏的损害:长期尿酸高可导致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引起尿酸性肾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例如,一些长期尿酸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尿酸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尿酸高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高可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机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尿酸高的人群管理 一般人群:对于尿酸高但未发生痛风的人群,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尿酸水平。包括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尿酸水平波动。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尿酸高时,要更加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同时,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饮食和饮水管理上要更加精细,防止因尿酸高引发肾脏等更严重的问题。例如,老年人饮水时要少量多次,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 女性:绝经前女性尿酸高的风险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风险增加。女性尿酸高时,除了常规的生活方式调整外,要关注自身内分泌变化对尿酸代谢的影响,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和关节等情况。 有痛风病史人群:这类人群尿酸高更容易诱发痛风发作,需要严格控制尿酸水平,将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痛风石者需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以减少痛风复发的风险。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

    2025-09-30 11:28:33
  • 抗“O”升高就能诊断风湿热吗

    抗“O”升高不能单独诊断风湿热,风湿热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链球菌感染证据等,采用Jones诊断标准,抗“O”升高还有既往感染史、其他链球菌感染等情况,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谨慎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抗“O”升高与风湿热的关系。 一、风湿热的诊断标准 1.主要表现 心脏炎: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儿童患者心脏炎较为常见,年龄越小,心脏受累的机会越多,新生儿风湿热可表现为心动过速、心音低钝等。 多关节炎:以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为特点,大关节受累常见,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儿童患者关节炎症状相对较明显。 舞蹈病:多见于儿童,女性稍多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如面部肌肉抽动、肢体舞蹈样动作等,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等表现。 环形红斑:为淡红色、环形或半环形边界清楚的红斑,多见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时隐时现。 皮下结节:为稍硬、无痛性小结节,与皮肤无粘连,多分布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或枕部、前额头皮以及胸、腰椎棘突处。 2.次要表现 临床表现:如发热、关节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等。 心电图:P-R间期延长等。 链球菌感染证据:抗“O”升高、咽拭子培养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等。 风湿热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链球菌感染证据等综合判断,通常采用Jones诊断标准,在确定有链球菌感染的前提下,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时,高度提示风湿热。 二、抗“O”升高的其他情况 1.既往感染史:曾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但已恢复,此时抗“O”也可升高,例如既往有过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病史,感染控制后抗“O”可能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并没有风湿热的当前表现。 2.其他链球菌感染:除了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外,其他链球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抗“O”升高,如C组、G组链球菌感染等,但一般不会出现风湿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儿童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在判断抗“O”升高与风湿热关系时更需谨慎。儿童心脏对链球菌感染的反应较为敏感,若儿童抗“O”升高同时伴有心脏相关的一些非特异表现,如活动后气促等,要密切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是否为风湿热。 2.老年人:老年人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抗“O”升高时,要注意排除其他导致抗“O”升高的原因,如是否有慢性链球菌感染灶等,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脏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差,风湿热导致的心脏损害可能对其心功能影响较大。 总之,抗“O”升高不能单纯用于诊断风湿热,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2025-09-30 11:27:52
  • 强直性脊柱炎的禁忌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注意保暖防潮,寒冷潮湿环境均不利病情;避免不良姿势,包括长期弯腰驼背和睡眠姿势不当;避免吸烟,因吸烟影响关节血液供应;避免滥用药物,应遵医嘱合理用药,特殊人群更要严格遵循。 一、避免过度劳累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消耗体力的活动。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脊柱及周围关节的负担,导致病情加重。例如,长时间弯腰搬重物等行为,会使脊柱承受过大压力,影响病情控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让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 二、注意保暖防潮 1.寒冷刺激影响:寒冷的环境可能会引起肌肉收缩,导致脊柱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加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和僵硬症状。例如,在寒冷天气里不注意添加衣物,容易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患者,更要注意保暖,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寒冷刺激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2.潮湿环境危害: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也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会使关节局部的湿度增加,影响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应尽量保持干燥,例如定期通风、使用除湿设备等。 三、避免不良姿势 1.长期弯腰驼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果长期保持弯腰驼背的姿势,会进一步加重脊柱的畸形程度。例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会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增加脊柱的压力。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久坐的上班族,要特别注意定时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 2.睡眠姿势不当:睡眠时如果姿势不正确,也会对脊柱造成不良影响。例如,长期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或者睡眠时蜷缩身体等,都可能影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患者应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保持脊柱在睡眠时的自然伸展状态。 四、避免吸烟 吸烟会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血管收缩,减少关节部位的血液供应,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都应尽量避免吸烟,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以减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五、避免滥用药物 患者应避免自行滥用一些可能对病情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有胃肠道等副作用,但患者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随意更换药物。在用药方面,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特殊,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对他们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2025-09-30 11:27:20
  • 尿酸到多少会痛风

    一般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36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重要基础,但非达此值就必痛风。血尿酸420-540μmol/L左右部分人单纯高尿酸,随时间尿酸盐结晶可能沉积,超540μmol/L及更高痛风风险大增;女性绝经前因雌激素保护血尿酸低,绝经后接近男性水平需关注;儿童痛风罕见,先天嘌呤代谢异常病可致;合并基础疾病人群血尿酸易升且痛风风险高,需严格控尿酸至合适水平。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发作的关系 血尿酸轻度升高阶段:当血尿酸处于420~540μmol/L左右时,部分人可能只是单纯的高尿酸血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尿酸盐结晶可能开始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对于一些具有遗传易感性、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等)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并引发炎症反应。 血尿酸进一步升高阶段:当血尿酸超过540μmol/L甚至更高时,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概率大大增加,此时痛风发作的风险显著提高。在这个阶段,关节等部位更容易因为尿酸盐结晶的刺激而出现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最常见的发作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随后可能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他关节。 特殊人群的情况 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一般低于男性,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尿酸水平会逐渐接近男性水平,因此绝经后的女性也需要密切关注血尿酸水平,其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与男性相同,即血尿酸>360μmol/L就需要警惕,因为此时发生痛风的风险也会增加。例如,绝经后的女性如果长期高嘌呤饮食,就更容易因血尿酸升高而引发痛风。 儿童:儿童痛风较为罕见,但如果儿童存在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疾病(如Lesch-Nyhan综合征等),也可能出现血尿酸升高并引发痛风。对于儿童高尿酸血症的诊断,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等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儿童血尿酸水平超过相应年龄段的正常范围时就需要引起重视,积极寻找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等。 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往往更容易升高,且发生痛风的风险也更高。例如,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而高尿酸血症又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等,形成恶性循环。这类人群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尿酸水平,将血尿酸控制在低于360μmol/L甚至更低的水平,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同时,在控制血尿酸过程中,需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9-30 11:27:01
  • 游泳对风湿关节炎有好处吗

    游泳对风湿关节炎有诸多益处,能减轻关节负担、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改善全身健康状况,但儿童、老年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处于疾病急性期的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游泳方式、强度及运动策略以维护健康。 游泳是一种非负重运动,在水中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关节的压力,使关节处于相对无负荷状态,有助于缓解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尤其对于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受累的患者,能有效减少关节磨损。例如,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坚持适当游泳锻炼的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关节疼痛程度较不进行游泳运动的患者有明显改善。 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游泳时需要各个关节和肌肉协同运动,能促进关节的活动度,维持和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同时,游泳过程中肌肉的反复收缩和舒张可以锻炼周围肌肉,如上肢的肩部、背部肌肉以及下肢的腿部肌肉等,强壮的肌肉能更好地支撑和保护关节,有助于稳定关节,减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的不良影响。有研究发现,经常游泳的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明显高于不运动的患者,且关节活动范围更大。 改善全身健康状况 游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能为关节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关节组织的修复。此外,游泳还能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足的睡眠对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控制也有积极作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风湿关节炎患者 儿童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游泳锻炼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温,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关节。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过度疲劳。同时,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陪同下进行,确保安全,防止发生溺水等意外情况。因为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关节和肌肉功能相对较弱,需要特别关注运动强度和安全保障。 老年风湿关节炎患者 老年风湿关节炎患者游泳时要注意热身和放松运动,热身可减少运动损伤风险,放松运动有助于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选择水质清洁、环境安全的游泳场所,避免在不熟悉或有安全隐患的水域游泳。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平衡能力下降等问题,要特别注意游泳时的平衡和稳定,防止滑倒等情况发生。 处于疾病急性期的患者 当风湿关节炎处于急性发作期,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时,不建议进行游泳锻炼。此时关节炎症反应强烈,游泳可能会加重关节损伤和炎症,应先以休息、药物治疗等控制病情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考虑适当的游泳运动。 总之,游泳对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益处,但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游泳方式和运动强度,在病情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运动策略,以达到更好的健康维护效果。

    2025-09-30 11:26: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