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强直性脊椎炎会瘫痪吗
强直性脊柱炎有可能致瘫痪,但病情控制良好时不易出现,一般人群早期规范治疗、注意生活方式等可控病情,儿童患者早期干预、老年患者综合考虑基础病等个性化管理能降低瘫痪风险,应积极治疗康复管理。 一、强直性脊椎炎导致瘫痪的机制 强直性脊椎炎主要侵犯脊柱关节及周围组织,若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变会逐渐进展。当脊柱的椎体、椎间盘及周围韧带等结构不断受到炎症破坏,脊柱会逐渐出现畸形,严重时可导致脊柱强直、活动受限。如果病变累及到颈椎,可能会影响颈部的正常活动,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压迫脊髓等神经结构,从而引发瘫痪;若病变累及胸椎、腰椎,导致脊柱严重畸形,也可能会对脊髓等造成压迫或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增加瘫痪的风险。 二、病情控制良好时不易出现瘫痪 1.对于一般人群 若患者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等)以及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减缓病情进展,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脊柱出现严重畸形及神经受压等情况,从而降低瘫痪的发生几率。例如,经过规范治疗的患者,脊柱功能可得到较好维持,能够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不受严重影响。 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病情控制有益。 2.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儿童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如果能早期干预,由于儿童的脊柱等组织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及时有效的治疗更有可能阻止病情向严重畸形方向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恰当药物。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脊柱发育情况,督促儿童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儿童的脊柱活动训练等。 老年患者:老年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药物。同时,老年患者的康复锻炼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脊柱损伤。要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降低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强直性脊椎炎存在导致瘫痪的可能性,但通过早期规范治疗、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个性化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瘫痪的发生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管理。
2025-09-30 11:09:04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变形还能恢复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变形通常较难完全恢复,但早期规范治疗可延缓其发生发展,药物治疗对阻止关节进一步变形有一定作用,手术可改善功能但难恢复原状,病情稳定期康复锻炼能维持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特殊人群需个体化对待。 一、病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早期,如果能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如使用抗风湿药物等,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关节变形的发生发展。例如,早期应用甲氨蝶呤等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减少对关节的损伤,从而降低关节变形的风险。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其骨骼等还在发育阶段,早期规范治疗尤为关键,及时控制炎症有助于避免对生长发育中的关节造成严重不可逆损伤。 二、治疗方法对关节变形的影响 1.药物治疗 传统抗风湿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等,可改善关节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对于已经发生的关节变形,单一药物可能难以使其恢复。 生物制剂:像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生物制剂,能更精准地针对炎症靶点发挥作用,对于部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炎症,阻止关节进一步变形,但对于已经存在的变形,恢复效果有限。 2.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关节变形严重、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关节置换术可以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这并不是使变形的关节恢复到完全正常的解剖结构,而是通过人工关节替代病变关节,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不过,手术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比如老年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术时,要考虑其身体整体状况、术后康复等情况。 三、康复锻炼的作用 在病情稳定期,合理的康复锻炼对于维持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康复锻炼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虽然不能使变形的关节恢复原状,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例如,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锻炼、肌力锻炼等,不同年龄的患者锻炼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康复锻炼需要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过度锻炼影响生长发育,而成年患者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 总之,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变形后较难完全恢复,但通过早期规范治疗、合适的治疗方法选择以及积极的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可以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需特别注重早期规范治疗和专业的康复指导,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制定。
2025-09-30 11:08:46 -
脚痛风了有一点肿怎么办
脚痛风且肿时,需休息制动,急性期可冷敷(注意避免冻伤)、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严重或处理无缓解及时就医,医生据情用药(儿童用药谨慎),期间要低嘌呤饮食,还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再就医。 一、休息与制动 原因:脚痛风且肿时,休息并减少脚部活动能避免进一步损伤关节,防止炎症加重。比如长时间行走或站立会让脚部负担加重,使痛风引发的肿胀等症状更明显。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让脚部得到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行走。 二、冷敷 方法及原理:在脚痛风肿的急性期,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多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冷敷时不要直接将冰袋贴在皮肤上,可隔着毛巾,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冷敷时更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防止冻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也需留意冷敷情况,避免低温对皮肤造成损伤。 三、抬高患肢 做法及好处:将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脚部的肿胀。例如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脚部处于elevated(抬高)的状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适用,儿童睡觉或休息时可以适当垫高脚部,成年人白天坐着或躺着时也可采用这种方法,老年人在休息时同样能通过抬高患肢来缓解脚肿情况。 四、就医评估与药物干预(若有需要) 评估情况:如果脚痛风肿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经过上述一般处理后没有明显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检查血尿酸等指标。 药物选择: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但需注意儿童使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相关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五、饮食调整 原则:在脚痛风肿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因为高嘌呤饮食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加重痛风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需要遵循低嘌呤饮食的原则,儿童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成年人要自觉控制饮食,老年人也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取。 六、监测病情变化 内容:要密切关注脚痛风肿的情况,包括肿胀是否加重、疼痛是否缓解等。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如肿胀范围扩大、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等情况,应及时再次就医。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做好病情的自我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09-30 11:08:15 -
强直性脊柱炎腰痛会自愈吗
强直性脊柱炎腰痛一般不会自愈,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使炎症持续损伤脊柱相关结构有关,需积极干预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锻炼(不同年龄患者选合适方式且注意强度)和物理治疗(不同年龄注意相关事项),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不同年龄注意使用情况)、生物制剂等(使用前严格评估),患者需及时就医规范综合治疗控炎、缓解症状、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的病理机制决定难以自愈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炎症持续损伤脊柱相关结构。例如,炎症因子会不断刺激脊柱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引起疼痛、僵硬等症状,而且这种病理过程是持续进展的,若不进行规范治疗,炎症不会自行消退,腰痛等症状也不会自行消失。 需要积极干预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面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益,像游泳是非常好的一项运动,它能在不负重的情况下锻炼脊柱的灵活性和背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缓解腰痛症状。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都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腰部损伤。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帮助其进行适合的康复运动;成年患者则可根据自身体力和病情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强度;老年患者运动时要更加谨慎,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 物理治疗:热疗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腰痛。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时需注意温度等参数,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要控制好热敷温度和照射时间;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更要留意避免烫伤等情况。 药物治疗方面 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常用的有塞来昔布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腰痛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考虑药物的适应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此类药物,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对胃肠道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生物制剂等: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生物制剂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靶向作用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来发挥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缓解腰痛,但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包括患者的感染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遵循相应的诊疗规范。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腰痛不会自愈,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5-09-30 11:07:59 -
痛风患者哪些杂粮不能吃
痛风患者需谨慎高嘌呤杂粮,如大部分豆类及部分谷物加工品易致尿酸升高;可适当选择相对低嘌呤杂粮,像小米等部分谷物及处理后嘌呤降低的黑豆等杂豆类,不同年龄、特殊时期等痛风患者食用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高嘌呤杂粮需谨慎 1.豆类及豆制品 大部分豆类属于高嘌呤杂粮,例如黄豆,每100克黄豆中嘌呤含量较高。嘌呤在体内代谢会生成尿酸,痛风患者食用后,体内尿酸水平可能会升高,从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或导致病情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痛风患者,尤其是儿童,由于其身体代谢功能相对较弱,摄入高嘌呤豆类更易影响尿酸代谢平衡;女性痛风患者在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对尿酸代谢的调节与男性有差异,也需格外注意避免高嘌呤豆类的摄入;有痛风病史的患者,本身尿酸代谢已存在问题,食用高嘌呤豆类会进一步增加尿酸波动风险。 2.部分谷物加工品 一些经过特殊加工的杂粮制品,如某些添加了较多油脂、香料等的杂粮点心。这些加工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额外的不利于痛风患者的成分,同时其本身可能含有一定量相对隐性的嘌呤,长期或大量食用会对痛风患者的尿酸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生活方式中喜爱食用这类加工杂粮制品的痛风患者,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老年痛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尿酸代谢的调节能力更弱,更要远离这类不利于尿酸控制的加工杂粮制品。 二、相对低嘌呤杂粮可适当选择 1.部分谷物 像小米,每100克小米中的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痛风患者可以将小米作为主食的一部分,其富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对尿酸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儿童痛风患者,小米粥是较为合适的主食选择之一,既可以保证能量供应,又不会过多增加尿酸负担;妊娠期痛风女性由于需要兼顾自身和胎儿健康,小米等低嘌呤谷物是较好的主食来源,能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控制尿酸;老年痛风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有所减退,小米易于消化,也是不错的主食选择。 2.部分杂豆类 黑豆在经过一定处理后,其嘌呤含量相对有所降低,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比如可以将黑豆煮熟后作为配菜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对于不同年龄的痛风患者,在食用黑豆时都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以维持尿酸在稳定水平;女性痛风患者在经期等特殊时期,身体代谢状态可能会有所变化,食用黑豆等杂豆类时也需要遵循适量原则;有痛风并发症的患者,如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由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受限,更要严格控制黑豆等杂豆类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和尿酸升高。
2025-09-30 11: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