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痛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尿酸异常包括生成过多和排泄减少两方面。生成过多与嘌呤代谢相关酶缺陷(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高、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和高嘌呤饮食有关;排泄减少与肾脏功能异常(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肾小管分泌尿酸障碍)及体重因素(肥胖人群尿酸排泄减少)相关,不同性别、年龄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有不同表现。 一、尿酸生成过多 1.嘌呤代谢相关酶缺陷 某些人群体内参与嘌呤代谢的酶存在先天性缺陷,例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高,会导致嘌呤合成增加,进而使尿酸生成增多。这种酶的异常多与遗传因素相关,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因嘌呤代谢酶缺陷导致的尿酸生成过多情况。从年龄角度看,遗传因素导致的酶缺陷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存在,但具体发病年龄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时,也会影响嘌呤的正常代谢,使得尿酸生成量增加。这一情况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机制类似,但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在临床症状的表现和疾病进展速度上会有一定不同。 2.食物因素 高嘌呤饮食是导致尿酸生成过多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等)、海鲜(虾、贝类等)、浓肉汤等,会使体内嘌呤摄入过多,经过代谢后产生大量尿酸。比如,经常食用火锅且大量食用内脏和海鲜类食材的人群,患痛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如果有这样的饮食方式,都可能因尿酸生成过多而引发痛风。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有不合理的高嘌呤饮食,也可能影响嘌呤代谢,但儿童相对较少出现因单纯饮食导致的严重尿酸生成过多情况,更多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良饮食积累的影响。 二、尿酸排泄减少 1.肾脏功能异常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会影响尿酸的滤过。例如,一些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酸的滤过减少,导致尿酸在体内潴留。老年人由于肾脏功能逐渐衰退,肾小球滤过率自然下降,相对更容易出现尿酸排泄减少的情况。男性和女性在肾脏功能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上基本一致,但男性可能在一些肾脏疾病的易患因素上(如高血压等)与女性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尿酸的排泄。 肾小管分泌尿酸障碍也是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的重要原因。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等)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人群容易出现尿酸排泄减少。不同年龄的人群服用相关药物后,对尿酸排泄的影响可能不同,比如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服用可能影响尿酸排泄药物时,更要密切关注尿酸水平。对于儿童,一般不轻易使用可能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有特殊情况用药需谨慎评估。 2.其他因素 体重因素也与尿酸排泄有关,肥胖人群往往存在尿酸排泄减少的情况。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不同性别在肥胖相关的尿酸排泄影响上,可能男性相对更容易因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但女性在绝经后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肥胖人群,儿童肥胖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肥胖,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过程,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合理控制体重来改善尿酸排泄情况。
2025-09-30 12:29:28 -
系统性红斑狼疮挂什么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风湿免疫科诊疗范畴,其发病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风湿免疫科可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手段确诊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综合医院中皮肤科可初步识别皮肤症状但需结合风湿免疫科检查确诊,肾内科可针对肾脏受累情况进行诊断治疗并配合风湿免疫科整体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者需避免过度医疗检查并考虑药物对生长等影响,孕期患者需多学科协作谨慎用药,老年患者需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属于风湿免疫科的诊疗范畴。风湿免疫科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因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风湿免疫科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系列检查手段,如自身抗体检测等,能够精准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确诊和病情评估。例如,抗核抗体谱中的抗双链DNA抗体等特异性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风湿免疫科医生可以依据这些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综合医院的其他相关科室 1.皮肤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出现皮肤症状,如面部蝶形红斑等,这些皮肤表现可能首先就诊于皮肤科。皮肤科医生可以初步识别皮肤相关的异常表现,但由于该病是全身性疾病,还需要结合风湿免疫科等其他科室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进行全面治疗。比如,当患者仅表现为皮肤红斑时,皮肤科医生会进行初步的皮肤检查和初步判断,但最终需要风湿免疫科进一步完善自身免疫相关检查以确诊是否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2.肾内科:约5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肾功能异常情况。此时患者可能需要就诊于肾内科。肾内科医生擅长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的肾脏病变,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肾脏相关检查,如肾活检等,以明确肾脏受损的程度和类型,并与单纯的肾脏疾病相鉴别,同时配合风湿免疫科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就诊时同样首先考虑风湿免疫科。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医疗检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生殖等系统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且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案。例如,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指标和器官功能。 2.孕期患者:孕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就诊。既要关注风湿免疫科的病情控制,因为病情活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又要由产科医生密切监测孕期母胎情况。在用药方面,要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因为许多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有致畸等风险,需要根据孕期不同阶段以及病情活动程度综合权衡治疗方案。 3.老年患者: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同样需要风湿免疫科等科室参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诊断时要注意与其他老年常见疾病相鉴别,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护理等方面。
2025-09-30 12:28:25 -
痛风能吃什么肉
痛风患者选择肉类需遵循低嘌呤原则,优先选低嘌呤和部分中嘌呤肉类。适合的肉类有鸡肉、鸭肉、淡水鱼肉等,它们虽为中嘌呤,但富含营养,烹饪时可采取如焯水、去鸭皮、不食鱼头鱼籽等减少嘌呤摄入的方法。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煮烂肉、综合考虑慢性病,儿童患者要控量、保证营养均衡,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选合适肉类并关注尿酸,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按需选肉。食用建议是每天肉类不超100克,分散食用,搭配蔬果,多喝水促进尿酸代谢。 一、痛风患者选择肉类的原则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的疾病。肉类中含有嘌呤,嘌呤在体内代谢会产生尿酸,因此痛风患者选择肉类时,需遵循低嘌呤原则。一般来说,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低于75毫克的为低嘌呤食物,75150毫克的为中嘌呤食物,高于150毫克的为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优先选择低嘌呤和部分中嘌呤肉类。 二、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肉类 1.鸡肉:鸡肉属于白肉,其嘌呤含量相对较低,每100克鸡肉中嘌呤含量约为137.4毫克,处于中嘌呤水平。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能为痛风患者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在烹饪鸡肉时,可先将鸡肉焯水,这样能去除部分嘌呤。 2.鸭肉:每100克鸭肉的嘌呤含量约为138.4毫克,同样属于中嘌呤肉类。鸭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过,痛风患者食用鸭肉要注意适量,且避免食用鸭皮,因为鸭皮脂肪含量较高。 3.淡水鱼肉:如草鱼、鲈鱼等,每100克草鱼的嘌呤含量约为140.3毫克,鲈鱼约为7080毫克。这些淡水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避免食用鱼头和鱼籽,因为它们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痛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消化功能较弱,在食用肉类时应将肉煮得更软烂,以利于消化吸收。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肉类时要综合考虑,控制盐和油的摄入。 2.儿童患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于儿童痛风患者,虽然可以适量食用上述肉类,但要注意控制量,避免过度摄入导致尿酸升高。并且,要鼓励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3.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这两类特殊人群在痛风发作期间也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来维持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健康。在选择肉类时,同样优先选择低嘌呤和中嘌呤的肉类,并注意烹饪方式,避免使用过多的调味料。同时,要密切关注尿酸水平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合并有高血脂的痛风患者,应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如去皮鸡肉;合并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肉类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四、肉类的食用建议 痛风患者食用肉类要控制量,一般每天不超过100克。可以将肉类分散到三餐中食用,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同时,要搭配大量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的碱性成分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泄。此外,还要注意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2000毫升的水,以促进尿酸的代谢。
2025-09-30 12:27:37 -
强直性脊柱炎的锻炼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柔韧性锻炼(如脊柱伸展运动、髋关节柔韧性练习)和力量训练(如核心肌群训练、下肢力量训练),不同年龄段患者锻炼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有氧运动 1.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非常适合的锻炼方式,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脊柱和关节的压力,让患者在运动时肌肉能更放松地活动。游泳时颈部、腰部、四肢都能得到较好的伸展,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灵活性和活动度,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儿童患者,在家长陪同下进行安全的浅水区游泳,能在不增加关节过多负担的情况下锻炼全身肌肉;成年女性患者可选择水温适宜的泳池,避免寒冷刺激加重病情;老年患者则要注意游泳时间和强度,以自身舒适为准。 2.快走:简单易行,适合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快走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对脊柱和下肢关节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开始时可每周进行3次,每次15-2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30分钟左右,速度以自我感觉稍微有点气喘但还能坚持对话为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需注意,儿童快走要选择平坦安全的道路,避免过度疲劳;女性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鞋子,缓冲行走时对关节的冲击;老年患者要留意关节的反应,若有疼痛不适及时调整。 二、柔韧性锻炼 1.脊柱伸展运动:患者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尽量向后伸展脊柱,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也可在仰卧位时,双腿屈膝,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尽量拉近胸部,保持10秒左右,然后换另一侧,每次做5-8组。儿童进行柔韧性锻炼时,家长可在旁引导正确的姿势,避免用力过猛;女性患者要注意在月经期间若脊柱疼痛明显可适当减少幅度;老年患者做该运动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防止发生意外。 2.髋关节柔韧性练习:站立位,一侧腿屈膝,将脚跟尽量靠近臀部,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一侧,每次做3-5组。坐着时,可将一侧腿伸直,脚尖上勾,缓慢向身体方向勾起,感受髋关节的拉伸,每次每侧保持10秒左右,重复5-8次。儿童进行髋关节柔韧性练习要在身体发育允许的范围内;女性患者要考虑自身髋关节的基础情况,避免过度拉伸;老年患者由于关节退变,要注意幅度,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度。 三、力量训练 1.核心肌群训练:平板支撑是较好的核心肌群训练方式,患者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保持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处于同一平面,坚持30-60秒为一组,每次做3-5组。对于儿童患者,可适当缩短平板支撑的时间,从10秒左右开始逐渐增加;女性患者在生理期若腹部不适可调整训练方式;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体力,若平板支撑时感觉头晕等不适要立即停止。 2.下肢力量训练:靠墙静蹲是简单有效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患者背部靠墙,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保持这个姿势,时间从每次30秒逐渐增加到2分钟左右,每次做3-5组。儿童进行靠墙静蹲要选择合适的墙面,避免摔倒;女性患者要注意膝关节的承受能力,若有旧伤要谨慎;老年患者要确保靠墙稳定,防止跌倒受伤。
2025-09-30 12:27:21 -
得了痛风吃什么好
痛风患者饮食需注意:以低嘌呤食物为主,谷类、大部分蔬菜、水果可常吃;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鸡蛋、牛奶是不错选择;要充足饮水,每天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红肉、部分海鲜及各类酒。 一、低嘌呤食物为主 1.谷类: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类食物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含嘌呤量较低,可作为主食的主要选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且不会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适合痛风患者日常食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痛风患者均可将其作为稳定的能量来源。 2.蔬菜类:大部分蔬菜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如白菜、黄瓜、茄子、菠菜等。以菠菜为例,每100克含嘌呤约13.3毫克,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且能增加饱腹感,对于痛风患者控制体重也有帮助,不同年龄段的痛风患者都可通过多吃蔬菜来补充营养。 3.水果类:水果一般都是低嘌呤食物,像苹果、香蕉、梨等,它们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例如苹果每100克含嘌呤约1.3毫克,痛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种水果食用,一般没有特殊的年龄限制,不过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选择低糖水果。 二、适量摄入优质蛋白 1.蛋类:鸡蛋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每100克鸡蛋含嘌呤约3.8毫克,痛风患者可以每天吃1个鸡蛋,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又不会对血尿酸水平产生明显影响,各个年龄段和性别的痛风患者都适合。 2.奶类:牛奶属于低嘌呤的优质蛋白食物,每100克牛奶含嘌呤约1.4毫克,痛风患者可以选择饮用牛奶来补充蛋白质,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选择低乳糖或酸奶等替代品,不同生活方式的痛风患者均可将奶类纳入饮食计划。 三、充足饮水 1.痛风患者每天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降低血尿酸浓度。对于不同年龄的痛风患者,饮水量可根据体重等情况适当调整,比如成年男性体重60千克,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女性体重50千克,也应保证20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夏季或运动后出汗较多时,还应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维持尿液的稀释状态,减少尿酸结晶形成的风险。 四、避免高嘌呤食物 1.肉类: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一些红肉(如牛肉、羊肉等)属于高嘌呤食物,每100克猪肝含嘌呤约229.1毫克,每100克牛肉含嘌呤约83.7毫克,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这类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发作。不同病史的痛风患者如果食用了高嘌呤食物,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所以必须严格忌口。 2.海鲜类:一些海鲜如沙丁鱼、凤尾鱼、生蚝等属于高嘌呤食物,每100克沙丁鱼含嘌呤约295毫克,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否则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对于有海鲜过敏史的痛风患者,更要格外注意避免接触这类食物,以免引发其他过敏反应同时加重痛风病情。 3.酒类:尤其是啤酒,啤酒中含有较多的嘌呤前体物质,会使尿酸生成增加,痛风患者饮酒后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的痛风患者都应绝对禁酒,包括白酒、黄酒等其他酒类也应尽量避免。
2025-09-30 12: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