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个人擅长
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痛风石早期症状有哪些

    痛风石早期有关节局部表现、皮肤外观改变及功能受限表现。关节局部表现为关节部位肿胀、疼痛,早期疼痛间歇性;皮肤外观可见皮下小结节;功能受限表现为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不及时干预受限会加重,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有差异。 一、关节局部表现 关节部位肿胀:痛风石早期可能首先在关节周围出现肿胀情况。例如,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这是因为尿酸盐结晶逐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水肿,从而表现为关节部位的肿胀,一般肿胀部位皮肤可能会稍有泛红。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年龄较大、有高尿酸血症病史较长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生活方式上,长期高嘌呤饮食、饮酒等人群风险较高。 关节疼痛:早期疼痛多为间歇性,疼痛程度不一。一般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导致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胀痛或跳痛等。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变得持续。对于儿童来说,痛风石早期出现关节疼痛相对少见,但如果有遗传因素导致的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疾病,也可能出现,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对尿酸代谢有一定保护作用,相对男性发生痛风石早期关节疼痛的几率稍低,但绝经后风险会增加。 二、皮肤外观改变 皮下小结节:在关节周围或耳廓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皮下小结节。这些小结节质地较硬,大小不一,初期可能较小,如米粒大小,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增大。例如,在第一跖趾关节周围可能触及到质地较硬的小结节,这是尿酸盐结晶逐渐聚集形成痛风石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的皮下小结节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嘌呤代谢特点,皮下出现痛风石结节的情况极为罕见;女性皮下小结节的出现与男性在几率上有差异,如前所述绝经前后的不同情况;生活方式不健康、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皮下小结节。 三、功能受限表现 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早期可能表现为关节活动稍微不灵活,比如第一跖趾关节在早期痛风石形成时,可能在行走或屈伸时感觉不如以往灵活,但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基本活动。不过如果不及时干预,随着痛风石增大,关节活动受限会逐渐加重。不同年龄人群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儿童如果出现极罕见的痛风石情况,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运动发育;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尿酸代谢进一步异常,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比绝经前更易出现且进展可能更快;有长期高尿酸血症病史的人群,关节活动受限出现相对更早。

    2025-09-30 10:57:40
  •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遗传上具明显倾向,超90%患者携HLA-B27基因;感染方面肠道的肺炎克雷伯菌、泌尿生殖道的沙眼衣原体等可引发免疫反应致病;免疫因素是自身免疫病,多种细胞因子过度表达致炎症;环境中寒冷潮湿、外伤、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诱发或影响发病。 感染因素 肠道感染:某些肠道病原体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关。例如,肺炎克雷伯菌等肠道细菌,其菌体抗原成分可能与人体某些组织抗原具有交叉反应性。当人体感染这类肠道细菌后,免疫系统在攻击病原体时,可能误将自身组织当作攻击目标,从而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肠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等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也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存在关联。泌尿生殖道感染后,病原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波及脊柱等关节部位,诱导炎症反应,增加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 免疫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失调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免疫系统中的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体内呈过度表达状态,它们会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导致关节滑膜增生、软骨破坏等病理改变,进而引起脊柱和外周关节的炎症、疼痛、僵硬等症状。免疫系统的这种异常激活可能是由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 环境因素 寒冷、潮湿环境: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诱发因素之一。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导致关节周围组织血供减少,局部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容易引发关节炎症反应。例如,在一些寒冷潮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外伤:严重的外伤可能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外伤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被激活,若遗传易感性存在,就可能引发异常的免疫炎症过程,逐渐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不过,外伤一般不是直接致病的唯一因素,而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起到诱发作用。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产生影响。缺乏运动导致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稳定性下降,容易使脊柱关节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增加炎症发生的风险。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且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2025-09-30 10:56:44
  • 风湿病的症状有哪些

    风湿病有关节疼痛且不同类型特点各异、因炎症致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晨起明显的晨僵且不同病时长不同、病史较长可出现关节畸形;全身有可为低热或高热的发热、感疲倦无力的乏力、部分伴不同皮疹表现;特殊人群中儿童风湿病有关节外表现突出且影响骨骼发育,女性风湿病与雌激素相关及特殊生理期病情波动,老年风湿病多患骨关节炎且合并骨质疏松风险需注意骨密度监测及关节保护。 一、关节相关症状 1.关节疼痛:是风湿病常见症状,不同类型风湿病疼痛特点有别,如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手、足小关节)疼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可能稍缓解;而痛风性关节炎常突发单个关节剧烈疼痛,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 2.关节肿胀:因炎症导致关节周围组织水肿、滑膜增生等引起,可见关节局部体积增大,皮肤温度可能升高,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胀时可伴有关节屈伸受限。 3.关节僵硬:晨起时明显,称为晨僵,持续时间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常超过1小时,活动后可逐渐缓解,而骨关节炎患者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 4.关节畸形:病史较长的风湿病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晚期可出现掌指关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蒂尔病等可出现不规则发热,部分患者体温可波动较大,高热时可达39℃以上。 2.乏力:患者常感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3.皮疹:部分风湿病可伴有皮疹表现,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面部可出现蝶形红斑,多形性红斑患者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等多种形态皮疹。 三、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风湿病:儿童类风湿关节炎除关节症状外,可能有关节外表现更突出,如发热、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畸形等问题可能对其骨骼发育产生影响,需密切关注关节功能状态。 2.女性风湿病:雌激素可能影响部分风湿病的发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病情可能出现波动。 3.老年风湿病:老年人群患骨关节炎相对较多,与关节退变、长期磨损等因素相关,除关节疼痛、肿胀外,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增加骨折风险,需注意骨密度监测及关节保护。

    2025-09-30 10:56:07
  • 痛风吃苦瓜可以吗

    苦瓜对痛风暂无直接显著调节作用,痛风患者食用苦瓜需注意,一般患者要选清淡烹饪方式、合理安排摄入量并保证营养均衡,儿童患者要考虑其消化等特点,老年患者要注意与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烹饪软烂及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食用量。 一、苦瓜对痛风的潜在影响 (一)苦瓜的营养成分与痛风关联 苦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其中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然而,目前并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表明苦瓜能直接降低血尿酸水平或缓解痛风症状。但从整体健康角度而言,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有一定益处。对于痛风患者,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是重要的,但苦瓜不能替代正规的痛风治疗措施。 (二)基于临床研究的考量 目前的一些临床研究主要聚焦在痛风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的整体方案等方面,关于苦瓜对痛风具体影响的专项研究相对较少。不过,从已有的营养学研究来看,苦瓜本身不会对痛风患者的尿酸代谢产生直接的、显著的调节作用。痛风的关键在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沉积,需要通过规范的降尿酸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手段来管理,单纯依靠吃苦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痛风的核心问题。 二、痛风患者食用苦瓜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在食用苦瓜时,应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法,如清炒、凉拌等,避免添加过多的油脂、盐分等。因为高油高盐的饮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整体代谢状况,不利于痛风的控制。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尿酸水平和病情来合理安排苦瓜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多样性,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以保证营养均衡。 (二)特殊人群痛风患者 1.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在考虑食用苦瓜时,要注意其口感和食用量。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需要确保苦瓜的食用不会对其胃肠道造成不适。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儿童的整体营养需求和痛风病情来综合判断是否适合食用苦瓜以及食用的量。 2.老年痛风患者:老年痛风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食用苦瓜时,要注意与治疗其他基础疾病的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等情况。同时,老年患者的咀嚼和消化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烹饪苦瓜时要做得软烂一些,便于消化吸收。并且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尿酸控制情况、整体健康状况来调整苦瓜的食用量,避免因食用不当而影响痛风病情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控制。

    2025-09-30 10:55:35
  • 查风湿类风湿挂什么科

    风湿类风湿性疾病通常挂风湿免疫科,其有特定疾病特点,就医时需详细描述症状并配合检查,儿童和老年患者就医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需综合考量治疗方案及药物影响。 一、风湿类风湿相关科室选择 风湿类风湿性疾病通常需要挂风湿免疫科。这是因为风湿免疫科是专门针对各类风湿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医生经过专业培训,对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有深入的了解。 二、风湿类风湿的相关特点及就医注意事项 (一)疾病特点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人群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女性相对更容易患类风湿关节炎,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或导致病情加重。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病情可能会有反复发作的情况,需要长期随访和管理。 (二)就医注意事项 患者就医时需要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出现的时间、部位、病情的发展变化等情况,比如关节疼痛开始出现的具体时间,是单个关节还是多个关节受累,疼痛是否在晨起时加重(类风湿关节炎常有晨僵现象,一般持续超过30分钟)等。同时,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关节超声、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 (一)儿童患者 儿童风湿类风湿性疾病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儿童患者在就医时,家长需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近期的感染史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特别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的康复锻炼等,但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必须谨慎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患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就医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多种基础疾病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老年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不太典型,且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可能与年轻人不同,需要医生更加细致地询问和检查。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025-09-30 10:55: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