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尿酸高能喝茶吗
尿酸高人群通常可适量喝茶,绿茶、普洱茶等适量淡饮有一定好处,但要避免加大量糖、过浓的茶,儿童、孕妇、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喝茶需特殊注意,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合理饮茶。 不同茶类对尿酸的影响 绿茶:绿茶属于未发酵茶,富含茶多酚等成分。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可能对尿酸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适量饮用绿茶有助于尿酸的排泄。例如,一些动物实验发现,茶多酚可以通过影响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等机制来降低血尿酸水平。但要注意避免过浓的绿茶,因为过浓的茶可能会有其他不利影响。 普洱茶:普洱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等物质。有研究显示,普洱茶对尿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尿酸的正常代谢平衡。不过,同样要注意饮用的浓度和量,一般建议淡饮。 喝茶的注意事项 避免加大量糖:尿酸高的人群往往合并有代谢综合征等问题,高糖饮食不利于尿酸的控制。如果在喝茶时加入大量的糖,会使摄入的糖分增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影响尿酸的代谢,所以喝茶时应尽量避免加过多糖,可以选择不加糖或者加少量代糖。 避免过浓的茶:过浓的茶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胃肠道等产生刺激,而且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水分平衡等,间接影响尿酸的代谢。一般建议将茶泡得清淡一些,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3000毫升左右,喝茶也是补充水分的一个途径。 特殊人群需注意 儿童:儿童尿酸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特殊情况导致儿童尿酸高,一般不建议儿童喝茶,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系统还不完善,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器官产生未知影响,主要还是以饮用白开水为主来保证水分摄入。 孕妇:孕妇尿酸高时,喝茶要谨慎。虽然适量喝茶可能相对安全,但也要注意茶的浓度和量。因为孕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状态,需要综合考虑胎儿的发育等情况,一般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决定喝茶的相关事宜,总体还是以适度、清淡饮用为原则,且要保证水分摄入足够,但避免因喝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等情况。 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果尿酸高的人群同时伴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过浓的茶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这类人群喝茶时更要注意选择清淡的茶,并且避免在空腹时喝茶,尽量在饭后适量饮用。 总之,尿酸高的人群可以适量喝茶,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茶类、饮用方式以及考虑自身的特殊情况来合理饮茶。
2025-09-30 10:54:25 -
怎么确定是痛风
痛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结果,急性发作期多有单个关节红肿热痛等表现,慢性期可出现痛风石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酸、尿尿酸测定及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CT及MRI等,不同人群痛风表现有差异,有相关基础疾病或家族史者诊断需谨慎。 一、临床表现评估 痛风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腕、指、肘等关节,疼痛剧烈,在夜间或清晨容易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在发作前有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等诱因。慢性期可能会出现痛风石,痛风石是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结节,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还可能出现慢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尿酸水平正常不能排除痛风,因为在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能处于正常范围。一般来说,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血尿酸>360μmol/L可考虑高尿酸血症,但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多有升高,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正常。 2.尿尿酸测定:通过测定24小时尿尿酸含量,有助于区分尿酸生成过多型和尿酸排泄减少型痛风。尿酸生成过多型痛风患者24小时尿尿酸>600mg,尿酸排泄减少型痛风患者24小时尿尿酸<600mg。 3.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在急性发作期,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若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发现呈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即可确诊痛风。对于痛风石,穿刺抽取其中的内容物进行检查,也可发现尿酸盐结晶。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急性发作期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发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痛风石处可见骨质穿凿样缺损等表现。 2.CT及MRI检查:CT检查对于发现早期痛风石等病变有一定帮助,MRI在急性期可发现关节积液等情况,对于评估病情有一定价值。 在确定是否为痛风时,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判断。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痛风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大量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痛风。对于有痛风家族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在评估是否为痛风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准确诊断。
2025-09-30 10:54:08 -
痛风吃水果可以吗
痛风患者大多可吃大部分水果,柑橘类、浆果类等低嘌呤水果有益,需注意果糖高的水果要控量,儿童和老年痛风患者因自身情况在水果选择和食用上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痛风患者可以吃大部分水果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疾病,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且大多数水果属于低嘌呤食物,一般来说痛风患者可以吃大部分水果。例如苹果,每100克苹果中嘌呤含量较低,适量食用不会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 (一)不同种类水果的具体分析 1.柑橘类水果:像橙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不仅嘌呤含量低,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可能对痛风患者有益。以橙子为例,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较为可观,痛风患者适量食用橙子等柑橘类水果,在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2.浆果类水果:蓝莓、草莓等浆果类水果也是痛风患者的良好选择。蓝莓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草莓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这些水果嘌呤含量低,而且其中的营养成分对整体健康有益,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对痛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一)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 虽然大部分水果对痛风患者相对友好,但像荔枝、龙眼等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需要谨慎食用。因为果糖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有研究发现,大量摄入果糖会通过一系列代谢途径干扰尿酸的排泄,从而增加痛风发作的可能性。所以痛风患者食用这类果糖含量高的水果时要控制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 (二)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在水果选择上同样要遵循低嘌呤原则。不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均衡,在选择水果时除了考虑嘌呤含量外,还要注意水果的摄入量和种类搭配,确保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同时避免因水果摄入不当影响尿酸水平。 2.老年痛风患者:老年痛风患者往往还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选择水果时,除了关注嘌呤含量外,还要考虑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等因素。例如一些含糖量相对较高的水果,老年痛风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就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以免影响血糖控制,进而间接影响痛风病情。同时,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食用水果时也要注意食用方式,比如可以将水果切成小块,便于咀嚼和消化。
2025-09-30 10:53:48 -
痛风病人能喝牛奶吗
痛风病人一般可以喝牛奶,牛奶属低嘌呤食物,适量饮用有好处,能提供营养、维持酸碱平衡;需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控制饮用量;儿童和老年痛风病人喝牛奶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合理选择和控制量对病情控制及整体健康维持有积极意义。 一、痛风病人喝牛奶的好处 提供营养: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于痛风病人来说,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很重要,蛋白质是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钙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痛风病人常存在尿酸盐沉积等问题,骨骼健康也需关注,而牛奶中的钙等营养成分能满足机体需求。 维持酸碱平衡:牛奶是碱性食品,有助于维持人体酸碱平衡。血尿酸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沉积形成结晶,而碱性环境有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从而帮助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二、痛风病人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牛奶类型: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全脂牛奶中脂肪含量较高,过多脂肪摄入可能影响代谢,虽然全脂牛奶中的脂肪对尿酸影响相对较小,但从整体健康角度,尤其是对于同时合并高脂血症等代谢问题的痛风病人,低脂或脱脂牛奶更为合适。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过多脂肪可能干扰机体的嘌呤代谢相关酶的功能,间接影响尿酸水平。 控制饮用量:一般建议每天饮用300毫升左右的牛奶较为适宜。虽然牛奶本身嘌呤低,但过量饮用也可能带来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过多蛋白质摄入可能在体内代谢产生一定含氮物质,加重肾脏负担,而痛风病人本身肾脏功能可能因尿酸结晶沉积等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要控制量。 三、特殊人群痛风病人喝牛奶的情况 儿童痛风病人:儿童痛风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喝牛奶同样重要。要选择合适的牛奶类型,如脱脂或低脂牛奶,保证营养供给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注意饮用量,避免因过量导致不适。但需注意儿童痛风可能有其特殊病因,如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等,除了牛奶摄入外,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 老年痛风病人:老年痛风病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牛奶中的钙等营养成分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可以适当饮用牛奶,但同样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控制饮用量,避免加重胃肠道等负担。同时,老年痛风病人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饮用牛奶时需考虑与其他药物、饮食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总之,痛风病人一般可以喝牛奶,合理选择牛奶类型和控制饮用量对痛风病人的病情控制和整体健康维持有积极意义。
2025-09-30 10:53:01 -
狼疮抗凝物检查考虑什么疾病
狼疮抗凝物是一种自身抗体,其阳性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约30%-40%的SLE患者存在阳性,SLE是女性多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活动期阳性率可能更高;在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约50%-70%的原发性APS患者存在阳性,该综合征特征是反复血栓形成和(或)病态妊娠;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致狼疮抗凝物暂时阳性,需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相鉴别;某些药物也可诱导其阳性,停药后部分患者可能改善,使用相关药物的患者需评估用药并监测指标。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情况:如抗磷脂综合征(APS),狼疮抗凝物是抗磷脂综合征诊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抗磷脂综合征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人群,其特征是反复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和(或)病态妊娠,同时伴有狼疮抗凝物和(或)抗心磷脂抗体、抗β-糖蛋白Ⅰ抗体阳性。在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狼疮抗凝物阳性率较高,约50%-70%的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存在狼疮抗凝物阳性。这类患者由于狼疮抗凝物影响凝血机制,容易出现血栓事件,需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和自身抗体情况来评估病情和血栓风险。 感染性疾病 相关情况: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狼疮抗凝物暂时阳性。例如,病毒感染(如EB病毒、疱疹病毒等)、细菌感染等。在感染状态下,机体免疫反应被激活,可能产生类似狼疮抗凝物的物质,但一般随着感染的控制,狼疮抗凝物阳性情况会改善。不过需要注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狼疮抗凝物阳性相鉴别,感染导致的阳性通常是短暂出现,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往往是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对于有感染病史的患者,需要动态观察狼疮抗凝物等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明确是感染相关还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药物诱导 相关情况: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导狼疮抗凝物阳性。例如,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抗高血压药物(如普鲁卡因胺)等。不同药物诱导狼疮抗凝物阳性的机制可能不同,一般在停药后,部分患者的狼疮抗凝物阳性情况可能会改善。对于正在服用可能诱导狼疮抗凝物药物的患者,需要评估用药的必要性,并在医生指导下监测狼疮抗凝物等指标,若出现异常且怀疑与药物相关,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关注自身凝血相关指标变化,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特殊身体状况的人群,如老年人、有血栓病史的人群等更需谨慎。
2025-09-30 10: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