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风湿病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多部位的疾病且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常见类型,其有自身特点,风湿病还包括骨关节炎等其他类型,不同人群在风湿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情况不同,儿童、女性、老年人、有家族病史人群各有特点,需明确风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等同概念,了解它们关系有助于防治相关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多发生在手、足小关节,呈对称性、侵袭性发展,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其发病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免疫学检查可发现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阳性。 风湿病的其他类型 风湿病还包括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类型。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出现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等多种表现;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关节及骶髂关节,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导致脊柱强直和畸形。 不同人群在风湿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情况 儿童 儿童风湿病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属于儿童时期的风湿病类型,与成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所不同,儿童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调节不完善、感染等因素有关,需密切关注关节症状及全身表现,早期诊断和干预很重要。 女性 女性在一些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在育龄期女性中更为常见,激素波动可能影响自身免疫状态,从而增加发病风险。 老年人 老年人易患骨关节炎等风湿病,这与关节长期磨损、退变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骨质增生等情况增多,生活方式如长期行走、负重等也会加重关节损伤,需要注意关节保护,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等。 有家族病史人群 有风湿病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遗传因素在一些风湿病的发病中起作用,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自身关节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检查。 总之,风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等同的概念,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的一种具体类型,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和防治相关疾病。
2025-09-30 10:42:02 -
强直性脊柱炎的定义、病因及可能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是好发于16-30岁青壮年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等部位并伴关节外表现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范畴,遗传中HLA-B27起重要作用家族患病风险高,感染如肺炎克雷伯菌等可通过分子模拟诱发,免疫异常激活是关键,其不良后果有关节病变致脊柱等强直畸形活动受限外周关节受累,还有关节外表现如眼部病变可致视力损害、肺部病变致呼吸问题、心血管受累及心理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定义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范畴,好发于16~3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该病密切相关,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呈阳性,家族中若有患病者,其他成员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二)感染因素 某些感染可能参与发病,例如肺炎克雷伯菌等与肠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强直性脊柱炎。 (三)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是发病关键,机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失衡,导致炎症介质释放,持续攻击关节及周围组织,引起关节炎症、破坏等病理改变。 三、可能的不良后果 (一)关节病变相关后果 1.中轴关节受累:可导致脊柱强直、畸形,出现弯腰、驼背、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如无法正常弯腰穿衣、洗漱等;骶髂关节受累可致腰骶部疼痛、僵硬,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不明显。 2.外周关节受累:可累及髋、膝、肩等外周关节,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影响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二)关节外表现相关后果 1.眼部病变:可引起葡萄膜炎、虹膜炎等,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性损害。 2.肺部病变:长期患病可出现肺上叶纤维化,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影响呼吸功能。 3.心血管系统受累:少数患者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血管病变,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4.心理健康影响:长期患病导致身体功能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易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整体健康状态。
2025-09-30 10:41:44 -
血尿酸320μmol/L会引起痛风吗
血尿酸320μmol/L一般不直接引痛风,其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男性320μmol/L在正常范围,女性稍高,儿童320μmol/L明显异常,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前、长期高嘌呤饮食、缺乏运动、有肾脏病史及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均可能增加未来痛风风险。 从年龄角度看 对于儿童,血尿酸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血尿酸一般低于成人水平,若儿童血尿酸达到320μmol/L则明显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嘌呤代谢相关疾病等问题,但与成人痛风的关联机制有所不同,儿童时期的尿酸异常可能为成年后痛风的发生埋下隐患。 成年人中,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可能会逐渐减退,对尿酸的排泄能力下降,若本身血尿酸处于320μmol/L(对于女性稍高情况),年龄增长可能会增加痛风发生的可能性。 从性别角度看 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相对低于男性,当女性血尿酸达到320μmol/L时,相对男性更易因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尿酸代谢,增加痛风风险。而男性血尿酸320μmol/L在正常范围,但若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可能逐渐发展为痛风。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 长期高嘌呤饮食的人群,即使血尿酸目前是320μmol/L,也可能因为持续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导致尿酸进一步升高,增加痛风发作风险。例如,长期每天大量食用海鲜的人,嘌呤摄入过多,尿酸生成增加,超过身体排泄能力后,就容易引发尿酸盐结晶沉积。 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代谢减缓,尿酸排泄可能受到影响,若血尿酸320μmol/L,缺乏运动可能会促使尿酸水平进一步波动,增加痛风发生几率。比如长期久坐办公室、缺乏规律运动的人,尿酸排泄效率降低。 从病史角度看 若有肾脏病史的人,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本来就可能存在障碍,血尿酸320μmol/L时,相比没有肾脏病史的人,更易发展为痛风。因为肾脏疾病会影响尿酸从尿液中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痛风。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本身可能会影响尿酸代谢,若血尿酸320μmol/L,合并这些慢性疾病会增加痛风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等情况,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使得尿酸更容易在体内潴留。
2025-09-30 10:39:47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痒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其发生与皮肤血管炎、皮肤干燥、自身抗体等机制相关,儿童、成年、老年患者出现瘙痒时各有特点及应对方式,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瘙痒并规范治疗原发病。 瘙痒的发生机制 皮肤血管炎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皮肤血管,引起血管炎。当皮肤血管发生炎症时,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正常神经调节等功能,从而导致瘙痒。例如,研究发现皮肤血管炎相关的炎症介质释放等可能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觉。 皮肤干燥相关: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者一些治疗药物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皮肤干燥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进而引发瘙痒。比如,长期服用某些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能会影响皮肤的水分代谢,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自身抗体相关: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能会参与皮肤相关的免疫反应,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等,从而导致瘙痒。例如,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相关的免疫病理过程可能会累及皮肤,导致瘙痒症状出现。 不同人群的瘙痒特点及应对 儿童患者: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瘙痒时,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皮肤状况。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瘙痒时可能会不自觉搔抓,需注意避免搔抓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要保持儿童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儿童专用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从根源上缓解瘙痒症状。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如果出现瘙痒,要注意避免过度搔抓皮肤,可以通过外用一些止痒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缓解症状。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活动,当病情得到控制时,瘙痒等症状往往也会有所减轻。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皮肤本身就处于退行性变化阶段,出现瘙痒时更要注意护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等生理功能减退的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瘙痒症状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瘙痒。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可能出现瘙痒症状,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不同人群在应对瘙痒时需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09-30 10:39:05 -
痛风可以喝苹果醋吗
痛风患者喝苹果醋的相关情况:苹果醋对痛风尿酸水平影响证据不充分,对症状无直接缓解作用;一般痛风患者要适量饮用且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儿童痛风患者饮用需谨慎,分别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痛风患者喝苹果醋的相关情况分析 (一)苹果醋对痛风尿酸水平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苹果醋中的成分可能对尿酸代谢有一定潜在作用,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支持其能显著降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从现有有限的研究来看,苹果醋中的某些有机酸等成分,理论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但缺乏大规模、长期且严谨的临床研究证实其确切的降尿酸效果。 (二)苹果醋对痛风症状的作用 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等症状,苹果醋并没有直接缓解疼痛的循证医学依据。痛风发作时的关节疼痛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需要通过规范的抗炎、降尿酸等治疗来缓解,苹果醋无法替代这些正规治疗手段来减轻痛风的急性症状。 二、痛风患者饮用苹果醋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饮用苹果醋时,要注意适量。过量饮用苹果醋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胃酸分泌过多等问题。同时,苹果醋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对牙齿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而且,不能因为饮用苹果醋就忽视痛风的正规治疗,如患者仍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降尿酸、止痛等规范治疗。 (二)特殊人群 1.有胃肠道疾病的痛风患者:本身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痛风患者,饮用苹果醋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因为苹果醋的酸性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痛、反酸、恶心等症状加重,这类患者应谨慎饮用苹果醋,最好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饮用及饮用的量。 2.糖尿病痛风患者:苹果醋中如果含有添加糖等成分,糖尿病痛风患者饮用后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即使是无添加糖的苹果醋,也需要考虑其对血糖的潜在影响,这类患者在饮用苹果醋前应咨询医生,了解饮用苹果醋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3.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儿童痛风,不建议饮用苹果醋来进行相关干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身体对物质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目前没有针对儿童痛风饮用苹果醋的安全有效且经过充分验证的依据,应遵循儿科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正规的痛风治疗。
2025-09-30 10: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