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尿酸高的前期症状
尿酸高有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肾脏病变期等阶段,无症状期血清尿酸升高无明显症状;急性关节炎期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夜间突然发作,第一跖趾关节常见;间歇期症状可自行缓解但血尿酸仍高;慢性关节炎期关节肿胀畸形,有痛风石;肾脏病变期有蛋白尿、夜尿增多等,需关注血尿酸变化早期干预。 急性关节炎期 年龄与性别特点: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多见于绝经后。这是因为男性体内尿酸生成通常比女性多,且雌激素对尿酸有一定的排泄促进作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酸代谢受影响。 发作表现:常于夜间突然发作,受累关节剧痛,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可累及踝、膝、指、腕、肘等关节。发病前可能有暴饮暴食高嘌呤食物、饮酒等诱因。起病急骤,数小时内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间歇期 症状特点:急性关节炎发作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进入间歇期。此期间可能仅表现为关节间歇发作的隐痛或不适感,或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血尿酸仍处于升高状态。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间歇期表现可能相似,但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期会逐渐缩短,发作频率增加。 慢性关节炎期 病程进展:若尿酸高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迁延不愈,可进入慢性关节炎期。此时关节会出现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可发生于耳轮、关节周围、肾脏等部位。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长期的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持续沉积。 肾脏病变期 肾脏受累表现:尿酸高可累及肾脏,早期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肾结石等。不同年龄人群肾脏受累的表现可能因肾脏的基础功能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者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更易受尿酸高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肾脏病变期的表现无特异性差异,但女性绝经后肾脏功能变化可能会影响病情进展。 总之,尿酸高前期症状多样,不同阶段表现不同,需关注血尿酸水平变化,早期发现并干预,以减少尿酸高对身体各系统的损害。
2025-09-30 10:11:49 -
尿酸偏高有什么身体症状
尿酸偏高可引发多种身体症状,多见于中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可致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还会有肾脏相关症状,如尿酸结石形成、慢性间质性肾炎,也可能伴随代谢综合征相关表现,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发现尿酸偏高应及时就医规范管理。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中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尿酸排泄功能可能逐渐下降,更容易出现尿酸偏高及相关症状。例如,一些40岁以上的男性,由于身体代谢功能的变化,尿酸偏高后更易突发痛风性关节炎。 发作表现:常突然发作,多在夜间,第一跖趾关节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像刀割或撕裂样,患者往往难以忍受。随后其他关节也可能受累,如踝关节、膝关节等。 肾脏相关症状 尿酸结石形成:尿酸偏高时,尿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容易形成尿酸结石。这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的症状,如肾区疼痛,疼痛可为隐痛或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对于儿童来说,尿酸结石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尿酸代谢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出现,不过儿童出现尿酸结石的概率远低于成人。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尿酸代谢异常病史的人群,更要警惕尿酸结石的形成。 慢性间质性肾炎:长期尿酸偏高可逐渐损伤肾脏间质,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早期可能只是夜间排尿次数比以往增多,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表现。老年人由于肾脏本身功能有一定退化,尿酸偏高对肾脏的损伤可能更易发生且进展相对更快,需要更加关注尿酸水平的控制。 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 代谢综合征相关表现:尿酸偏高常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异常情况相伴。比如,尿酸偏高的人群中,合并肥胖的比例较高,患者可能会有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体征。高血压患者中,尿酸偏高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尿酸可能影响血管的功能,导致血压升高。 尿酸偏高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一旦发现尿酸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评估和管理。
2025-09-30 10:11:32 -
反应性关节炎病因
反应性关节炎与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相关。肠道细菌(如志贺菌属等)、泌尿生殖道细菌(如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引发,HLA-B27与发病密切相关,机体感染后免疫紊乱,炎症介质致关节炎症,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发病。 肠道细菌:反应性关节炎与肠道感染密切相关,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等肠道致病菌感染。例如耶尔森菌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反应性关节炎。研究发现,耶尔森菌感染人体后,其菌体成分等可作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关节等部位出现炎症。对于有肠道感染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等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的群体,发生反应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泌尿生殖道细菌:沙眼衣原体等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反应性关节炎。沙眼衣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可能累及关节,导致关节炎症的发生。在性别方面,性活跃的人群,尤其是女性,若发生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相对更容易引发反应性关节炎。 遗传因素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HLA-B27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HLA-B27阳性的人群患反应性关节炎的概率明显高于HLA-B27阴性的人群。例如,有研究表明,HLA-B27阳性者发生反应性关节炎的风险是阴性者的数倍。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HLA-B27阳性率不同,一般来说,青少年中HLA-B27阳性率相对有一定特点,而携带HLA-B27基因的青少年在感染相关病原体后,更易诱发反应性关节炎。 免疫因素 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发生免疫紊乱。例如,在感染发生时,T细胞等免疫细胞被异常激活,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导致关节组织的炎症反应,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反应性关节炎的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劳累等状态下,机体免疫力可能下降,会影响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清除和自身免疫平衡的维持,进而可能增加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对于本身有HLA-B27基因携带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
2025-09-30 10:10:48 -
胳膊肘骨头疼是痛风吗
胳膊肘骨头疼可能是痛风,也可能由外伤、关节炎、劳损等多种其他原因引起,若出现该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痛风患者要低嘌呤饮食、遵医嘱降尿酸治疗,外伤、劳损等导致的则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特殊人群需谨慎排查病因并处理。 痛风导致胳膊肘骨头疼的情况: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胳膊肘的关节处时,可导致胳膊肘骨头疼,通常起病较急,多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较为剧烈,还可能伴有局部的红肿、发热等表现。一般患者有高尿酸血症病史,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可辅助判断,若血尿酸明显升高,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助于考虑痛风导致胳膊肘骨头疼的可能。 非痛风导致胳膊肘骨头疼的常见情况 外伤:胳膊肘部位受到外伤,如磕碰、扭伤等,可导致局部的肌肉、韧带损伤或骨头骨折等,从而引起骨头疼,有明确的外伤史是重要的鉴别点。 关节炎:如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可导致胳膊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累及胳膊肘关节,除了骨头疼外,还常伴有晨僵现象,即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利,一般持续时间较长。 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胳膊肘,如频繁进行肘部的劳作、运动等,可引起肘部肌肉、肌腱的劳损,导致胳膊肘骨头周围的组织出现疼痛,多见于经常从事手工劳动、运动员等人群。 如果出现胳膊肘骨头疼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X线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同时要遵医嘱进行规范的降尿酸治疗等。对于外伤、劳损等原因导致的胳膊肘骨头疼,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休息、物理治疗等措施。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出现胳膊肘骨头疼时,老年人要考虑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病变的可能,且要注意是否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儿童则要考虑是否有外伤等情况,需谨慎排查病因并进行合适的处理。
2025-09-30 10:10:31 -
痛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痛风早期有关节部位和全身症状的早期表现,关节部位早期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还可累及足背、踝关节等,有不同人群表现差异;部分患者有轻度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不同年龄、女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生活方式及基础病史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关节部位的早期症状 痛风早期最常累及的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约50%的首次发作患者会以此为首发部位,表现为该部位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如刀割或咬噬样,在夜间容易发作,疼痛会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同时受累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发热,皮肤温度升高,外观看起来发红且肿胀明显,皮肤紧张发亮。除了第一跖趾关节外,足背、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也可能受累,出现类似的红肿热痛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痛风早期关节症状表现基本相似,但儿童痛风较为罕见,若儿童出现关节的突发红肿热痛,需警惕其他疾病可能;女性在更年期前发病率相对男性低,更年期后接近男性发病率,女性痛风早期关节症状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需注意与女性特殊生理周期等情况鉴别;有高嘌呤饮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在相应关节出现早期痛风症状,而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痛风早期关节症状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而有不同表现,比如可能症状出现相对隐匿或不典型等情况。 二、全身症状的早期表现 部分患者在痛风早期可能出现全身不适,比如轻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这是因为痛风发作时体内炎症反应导致的全身性反应。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全身症状表现略有差异,儿童痛风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除关节局部表现外,全身症状可能更不明显;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全身症状可能受激素水平影响有所不同,比如更年期前可能全身症状相对较轻,更年期后激素变化可能使全身不适感觉略有变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全身症状可能因机体整体状态较差而相对更明显;有基础病史人群,全身症状可能因基础病对机体的影响而与无基础病史人群不同,比如有肝脏疾病基础的人群,可能在痛风早期全身症状中乏力等表现更突出。
2025-09-30 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