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强,男,副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17年。200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型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博士后。在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期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白塞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的诊断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
痛风自我判定
痛风有急性发作时单个关节剧烈疼痛等症状表现,需回顾家族痛风史、既往高尿酸血症等病史,通过尿酸检测、关节液检查(找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影像学检查(X线等发现关节破坏等,CT、MRI更敏感)来判定,不同人群表现等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痛风在急性发作时,常突然出现单个关节的剧烈疼痛,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指、腕等关节,疼痛通常在夜间发作,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局部还可能出现红肿、发热等表现。在间歇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病情反复,关节可能会出现变形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痛风发作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女性在非更年期时发病率相对男性低,但更年期后接近男性发病率。有高嘌呤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痛风急性发作。 二、病史回顾 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痛风史,若有家族痛风史,遗传因素导致痛风的可能性增加。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尿酸血症病史,因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尿酸血症会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痛风。同时,回顾患者是否有过外伤、手术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对于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痛风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可能导致尿酸排泄障碍,从而增加痛风风险。 三、尿酸检测 血尿酸水平是痛风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男性血尿酸值约为150-416μmol/L,女性约为89-357μmol/L。通过检测血尿酸,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情况。如果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结合症状表现等,有助于痛风的判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尿酸水平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能正常,因为急性发作时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影响血尿酸检测结果,所以需要综合判断。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血尿酸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血尿酸水平可能会有一定变化,老年人群血尿酸正常范围可能相对较宽,但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四、关节液检查 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若在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是痛风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关节液,若发现有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即可确诊痛风。这种检查对于明确痛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症状不典型或者需要与其他关节疾病相鉴别时。不同人群进行关节液检查时,操作需要谨慎,避免引起感染等并发症,比如对于老年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减少对关节的损伤。 五、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在痛风慢性期可能会发现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虫蚀样缺损等表现;CT及MRI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尿酸盐沉积等情况可能更敏感。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关节受损的情况,对于评估痛风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有帮助。不同年龄、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同,比如年轻患者痛风早期可能影像学表现不明显,而老年患者病情较长者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关节破坏等表现。
2025-09-30 11:58:32 -
尿酸高该如何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增加蔬果全谷物摄入)、适度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BMI控制在18.5-23.9kg/m2);药物治疗有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禁用于肾结石患者)和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用前基因检测,非布司他对心血管有影响);特殊人群中孕妇先生活方式调整,必须用药需医生评估;儿童尿酸高少见,排查病因后生活方式调整保生长发育,药物慎用;老年人尿酸高合并基础病,生活方式调整温和,药物注意相互作用。 适度运动: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帮助控制体重,研究显示,体重减轻5%-10%可使血尿酸降低约10%-18%。但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乳酸生成增加,抑制尿酸排泄,反而诱发痛风发作。对于老年人,运动应选择温和的方式,如慢走,避免关节过度损伤;对于肥胖的尿酸高人群,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减重效果更佳。 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肥胖是尿酸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尿酸代谢。对于儿童期就存在肥胖问题的尿酸高人群,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药物治疗 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此类药物禁用于肾结石患者,因为可能会增加尿中尿酸浓度,促进结石形成。对于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尿酸高人群应避免使用。 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别嘌醇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进行基因检测(HLA-B5801基因),汉族人群中该基因阳性者使用别嘌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风险较高。非布司他相对别嘌醇过敏反应风险较低,但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尿酸高孕妇一般先尝试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控制等,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饮食上要选择对胎儿无害且能控制尿酸的食物,如低嘌呤蔬菜、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儿童:儿童尿酸高相对少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首先要排查病因,生活方式调整需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饮食上要避免高嘌呤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药物治疗非常谨慎,一般优先非药物干预,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考虑使用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且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尿酸高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方式调整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运动要温和,避免关节损伤。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老年人常服用的降压药等可能与降尿酸药物有相互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尿酸及肝肾功能等指标。
2025-09-30 11:56:19 -
柠檬水能不能治疗痛风
目前无科学依据证明柠檬水能直接治疗痛风,痛风因尿酸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升高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柠檬水无法改变尿酸代谢关键途径来降血尿酸。血尿酸是诊断痛风重要指标,超420μmol/L易致结晶析出,柠檬水不能调节血尿酸指标治痛风。一般人群适量饮用无直接治疗作用,大量饮可能刺激胃肠;痛风合并糖尿病者需选无糖且控量;合并肾脏疾病者饮需谨慎;儿童痛风不能靠柠檬水治疗,需正规治疗。 一、柠檬水对痛风的影响机制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柠檬水能够直接治疗痛风。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起的炎症反应。柠檬水的主要成分是水、柠檬酸等,柠檬酸虽然在理论上可能有一定的酸化尿液作用,但这种作用非常有限,远远不足以从根本上治疗痛风。从尿酸代谢角度来看,柠檬水不能改变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关键代谢途径,无法降低血尿酸水平到正常范围来从根源上解决痛风问题。 二、血尿酸相关指标与痛风的关系 血尿酸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男性血尿酸值一般在150~416μmol/L,女性在89~357μmol/L。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时,就容易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而痛风患者往往存在血尿酸持续升高的情况,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是引发痛风发作的基础。柠檬水不能对血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产生足够影响来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所以不能依靠柠檬水来调节血尿酸相关指标从而治疗痛风。 三、不同人群使用柠檬水对痛风的影响 (一)一般人群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一般人群,适量饮用柠檬水不会对痛风产生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可以作为日常补水的一种选择。不过,如果大量饮用柠檬水,其中的柠檬酸等成分也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刺激,尤其是本身有胃肠道敏感情况的人,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但这与痛风治疗无关。 (二)特殊人群 1.痛风合并糖尿病患者:柠檬水一般含糖量较低时可以适量饮用,但如果是含糖的柠檬水,会导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不利于尿酸的代谢,可能会加重痛风的病情。所以痛风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选择无糖的柠檬水,并且要注意饮用的量,避免对血糖和尿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2.痛风合并肾脏疾病患者: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痛风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柠檬水的大量饮用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尤其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饮用柠檬水,因为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排水的压力,而且单纯依靠柠檬水并不能改善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来治疗痛风。 3.儿童痛风患者: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儿童痛风,不能依靠柠檬水来治疗。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而柠檬水无法替代正规的痛风治疗手段,如针对儿童痛风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嘌呤饮食等基础干预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柠檬水上。
2025-09-30 11:55:45 -
痛风病不能吃什么
引发痛风的因素包括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部分海鲜、浓肉汤)、酒精饮品(啤酒、白酒)、高果糖饮品(含糖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这些因素会通过不同方式使人体尿酸水平升高或影响尿酸代谢,诱发痛风发作或加重病情。 一、高嘌呤食物 1.动物内脏:像猪肝、猪肾、牛肝等动物内脏中嘌呤含量极高。研究表明,每100克猪肝中嘌呤含量可高达约288毫克,长期大量食用会使体内尿酸水平迅速升高,从而诱发痛风发作。例如,有痛风病史的患者若频繁食用动物内脏,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痛风急性发作症状。 2.部分海鲜:一些常见海鲜如沙丁鱼、凤尾鱼、生蚝等属于高嘌呤食物。以沙丁鱼为例,每100克沙丁鱼中嘌呤含量超过1000毫克,大量食用后,人体难以代谢如此高量的嘌呤,尿酸生成过多,增加痛风发病风险。对于本身尿酸代谢就存在问题的人群,如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食用这类海鲜更容易引发痛风。 3.浓肉汤:熬制时间较长的浓肉汤中嘌呤含量丰富。因为在长时间熬煮过程中,肉类中的嘌呤会大量溶出到汤中,一杯浓肉汤中的嘌呤含量可能相当于很多高嘌呤食物的总和。痛风患者饮用浓肉汤后,尿酸水平会急剧上升,导致关节炎症加重,所以痛风病人应避免饮用浓肉汤。 二、酒精饮品 1.啤酒:啤酒是痛风患者需要严格禁忌的饮品。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而且啤酒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泄。有研究发现,痛风患者饮用啤酒后,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饮用其他饮品的情况。例如,在夏季,一些痛风患者因大量饮用啤酒,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概率大幅增加,出现足部、膝关节等部位的剧烈疼痛。 2.白酒:白酒同样不适合痛风病人。白酒中的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代谢为乙酸等物质,影响尿酸的正常代谢途径,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对于有痛风病史的人群,即使少量饮用白酒,也可能打破体内尿酸的平衡状态,引发痛风发作。尤其是本身肝脏功能不佳的痛风患者,白酒对肝脏代谢尿酸的影响更为显著,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三、高果糖饮品 1.含糖碳酸饮料:很多含糖碳酸饮料中含有较高的果糖。果糖在体内代谢会生成尿酸,并且会促进尿酸的合成。比如常见的可乐等碳酸饮料,每100毫升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果糖,长期大量饮用会使尿酸水平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对于儿童痛风患者的监护人来说,更要注意避免让孩子饮用这类高果糖饮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尿酸代谢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高果糖饮品的影响。 2.果汁饮料:一些果汁饮料虽然是水果制成,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糖分,其中的果糖含量也不低。例如市售的某些橙汁饮料,其果糖含量可能较高,痛风患者饮用后,果糖代谢产生的尿酸会堆积在体内,引发痛风发作。对于老年痛风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尿酸代谢能力下降,更应远离高果糖的果汁饮料,防止痛风病情加重。
2025-09-30 11:55:12 -
尿酸高一百多严不严重
尿酸高一百多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若单纯尿酸高一百多且无其他异常情况,相对可能不严重但需重视;若合并基础疾病或已出现器官损害迹象,则较为严重,发现尿酸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全面评估并制定管理方案。 一、单纯尿酸高一百多但无其他异常情况 1.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尿酸代谢可能会发生变化,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尿酸调节功能下降。但单纯尿酸高一百多,若年龄不是特别大且没有其他基础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能使尿酸恢复正常。例如年轻人尿酸高一百多,若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尿酸有可能回归正常范围。 性别方面:一般男性和女性尿酸正常范围有差异,但单纯尿酸高一百多,性别因素主要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的参考。比如女性尿酸高一百多,若没有特殊的内分泌等相关疾病影响,可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 生活方式:如果是因为近期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像过多食用动物内脏、海鲜、大量饮酒等导致尿酸高一百多,在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如避免再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同时增加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后,尿酸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相对不严重,但需要持续关注尿酸变化。 2.病史方面:若既往没有痛风病史、肾脏疾病等相关病史,单纯尿酸高一百多,相对风险较低,但也需要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因为尿酸持续异常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情况。 二、尿酸高一百多合并其他情况 1.合并基础疾病 高血压:尿酸高和高血压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尿酸高一百多同时合并高血压时,尿酸异常可能会加重高血压对血管等的损害。因为尿酸可能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收缩、痉挛等,进而影响血压控制,这种情况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综合管理血压和尿酸水平。 糖尿病:尿酸高与糖尿病也可能存在关联,尿酸高一百多合并糖尿病时,两者相互作用可能会使病情复杂化。尿酸异常可能影响糖代谢,而糖尿病也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需要同时关注血糖和尿酸的控制,相对来说病情管理难度增加,情况较为严重。 2.已经出现器官损害迹象 肾脏方面:虽然尿酸高一百多可能还没有明显的肾脏损害,但如果已经出现尿酸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早期迹象,如尿浓缩功能轻度减退等,那么情况就相对严重,需要积极干预,否则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等更严重的肾脏疾病。 关节方面:如果尿酸高一百多同时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迹象,如小关节轻微红肿、疼痛等,也需要重视,因为痛风性关节炎可能会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关节损害,影响关节功能,这种情况下也较为严重,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尿酸水平,减少关节炎发作。 总之,尿酸高一百多是否严重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一旦发现尿酸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的药物干预等,以降低尿酸高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2025-09-30 11:5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