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元波,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血液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首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首届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第十届血液学分会委员。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1996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血液学博士。同年,到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科工作,先后担任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负责造血干细胞移植项目。200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辛辛那提大( Cincinnati University)血液肿瘤科研修。2001-2006年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基因治疗和肿瘤中心任博士后研究员,2007年后继续聘为该校研究员并考取美国医师资格证书。主要从事血液病基因治疗和血液肿瘤靶向治疗等临床前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P.N.A.S 等国际著名期刊并被广泛引用。2011年10月引进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血液内科工作。主要成果:1.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内首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已经存活17年,是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人之一。2.证明肌肉注射腺相关病毒AAV1载体在治疗血友病动物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实验奠定基础。3.发现细胞表面HER2受体及ACK1非受体激酶在前列腺肿瘤发病中的关键作用,为新的靶向治疗新药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4.首先证明治疗白血病的新药Dasatinib能有效抑制前列腺肿瘤细胞生长,为拓展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作出有益贡献。研究方向:1.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2.血液肿瘤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3.肿瘤患者早期自身造血干细胞储存与移植的意义;4.风湿免疫性疾病对血液系统影响。展开
个人擅长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什么情况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与药物有关。若偏高程度较轻且无症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无需特殊处理;若偏高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治疗。孕妇、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如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后。 情绪变化:如紧张、激动、愤怒等情绪状态下。 高温环境:如处于高温环境中。 其他:如饱餐、吸烟等。 2.病理性原因: 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等。 炎症:如急性胰腺炎、阑尾炎、关节炎等。 组织损伤:如外伤、手术、心肌梗死等。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 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应激状态等。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偏高程度较轻,且没有其他症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偏高程度较严重,或伴有发热、咳嗽、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您对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

    2025-08-07 15:31:29
  •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在献血现场休息15~20分钟,保护穿刺部位,补充营养,多喝水,注意身体反应,女性避免在月经期间献血,如有疾病或服用药物需告知采血人员,短期内避免再次献血。 1.休息与观察 献血后,应在献血现场休息15~20分钟,以确保身体状况稳定。 观察献血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等异常情况。 2.保护穿刺部位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避免剧烈运动和提举重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补充营养 献血后,可以适量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4.多喝水 适量多喝水,有助于补充血容量,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5.注意身体反应 献血后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困倦等不适症状,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6.其他注意事项 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间献血。 如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应告知采血人员。 献血后短期内避免再次献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等)在献血后可能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指导。在献血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采血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更详细的注意事项和个人身体状况的评估。他们将能够根据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07 15:27:32
  • 正常人白细胞正常值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有多种类型,其数量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生理状态等因素而变化,可帮助机体抵抗病原体和修复组织损伤。白细胞异常可能提示健康问题,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的正常值范围为(4.0-10.0)×10/L。但这个数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生理状态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白细胞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当身体受到感染、炎症、过敏、创伤等因素的刺激时,白细胞的数量和类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帮助机体抵抗病原体和修复组织损伤。 如果白细胞数量或类型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例如,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白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计数只是评估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医生还会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对白细胞数值有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025-08-07 15:24:14
  • 血型会变吗

    一般情况下血型不会改变,但在疾病、骨髓移植、化疗放疗、基因突变等特殊情况下,血型可能会发生改变。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血型可能会发生改变。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血型改变的情况: 疾病:某些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能会影响造血干细胞,导致血型发生改变。 骨髓移植:接受骨髓移植后,新的造血干细胞会取代原来的造血干细胞,可能会导致血型改变。 化疗和放疗: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对造血系统造成损伤,从而影响血型。 基因突变: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血型发生改变。 如果怀疑血型发生了改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基因检测等,以确定血型是否真的发生了改变,并寻找可能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改变通常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大多数人的血型是稳定的。在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情况下,血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和匹配。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了解自己的血型是很有意义的。如果需要输血或进行其他与血型相关的医疗操作,医生可以根据血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处理。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 如果对血型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具体的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07 15:22:10
  • 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o型血孩子是什么血型

    一般情况下,如果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O型血,孩子可能是A型血或O型血,但不会是AB型血。 根据血型遗传规律,如果父亲的血型是A型(IAIA或IAi),母亲的血型是O型(ii),那么孩子的血型可能是IA或ii,即A型血或O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遗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上述情况是最常见的,但也有一些罕见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其他血型。此外,血型鉴定只是一种初步的判断,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血液特征和健康状况。如果对血型或其他血液相关问题有进一步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详细的咨询和检查。 同时,无论孩子的血型如何,父母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和成长。以下是一些温馨提示: 健康饮食: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定期体检: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健康问题。 预防接种:按照计划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保护孩子的健康。 安全保护: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如跌倒、烫伤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如果孩子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或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血型信息,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8-07 15:21: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