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元波,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血液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首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首届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第十届血液学分会委员。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1996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血液学博士。同年,到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科工作,先后担任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负责造血干细胞移植项目。200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辛辛那提大( Cincinnati University)血液肿瘤科研修。2001-2006年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基因治疗和肿瘤中心任博士后研究员,2007年后继续聘为该校研究员并考取美国医师资格证书。主要从事血液病基因治疗和血液肿瘤靶向治疗等临床前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P.N.A.S 等国际著名期刊并被广泛引用。2011年10月引进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血液内科工作。主要成果:1.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内首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已经存活17年,是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人之一。2.证明肌肉注射腺相关病毒AAV1载体在治疗血友病动物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实验奠定基础。3.发现细胞表面HER2受体及ACK1非受体激酶在前列腺肿瘤发病中的关键作用,为新的靶向治疗新药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4.首先证明治疗白血病的新药Dasatinib能有效抑制前列腺肿瘤细胞生长,为拓展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作出有益贡献。研究方向:1.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2.血液肿瘤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3.肿瘤患者早期自身造血干细胞储存与移植的意义;4.风湿免疫性疾病对血液系统影响。展开
个人擅长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要就医检查,由医生综合判断并进行治疗。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血小板数量会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应激:如手术、急性感染、烧伤等,血小板数量可暂时升高。 女性生理期:血小板数量在生理期可能会偏高。 2.病理性原因: 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髓系白血病等。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等。 其他:脾切除后血小板会升高。 如果发现血小板计数偏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由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偏高,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如果发现血小板计数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5-19 15:45:44
  • 血液占人体体重的多少

    血液量与体重、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一般每千克体重的血液量约为70毫升至80毫升,女性略低,新生儿较多,成年人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失血过多会影响健康,需注意生活方式和及时就医。 正常成年人的总血量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每千克体重的血液量约为70毫升至80毫升。例如,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其血液量大约在4200毫升至4800毫升之间。 此外,女性的血液量相对男性可能略低,因为女性的身体总体积较小,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新生儿的血液量相对成年人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量会逐渐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实际的血液量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身体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需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血液量,建议咨询医生或进行相关检查。 同时,如果人体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贫血、休克等健康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失血。如果因意外事故或疾病导致失血,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2025-05-19 15:43:01
  • 血小板偏少怎么办

    血小板减少可采用去除病因治疗、血小板输入治疗等方式,不同情况需对应不同治疗方法。 一、去除病因治疗:患者需到医院检查病症具体情况。针对导致病症的不同因素,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案。 1.糖皮质激素:若病症由相关因素引起,可使用该方案。 2.丙种球蛋白:适用于特定情况。 3.脾切除:在某些状况下可能会采用。 4.免疫抑制方案:根据具体病因选用。 二、血小板输入治疗:一般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失的患者,以恢复其凝血系统,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血小板减少情况。 具体情况需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后确定并进行相应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对血小板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等。若患者有任何身体不适,需立即前往就近正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治疗,切不可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身体伤害。 总之,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要明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注意避免不当用药,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2025-05-19 15:41:12
  • 血小板平均体积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平均体积低可能与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造血异常等有关,也可能是生理性降低,需结合其他检查和症状综合判断,建议咨询医生。 血小板平均体积低可能意味着血小板的个头较小,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 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药物等因素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 骨髓造血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疾病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导致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 其他:部分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出现血小板平均体积低。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平均体积低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低,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孕妇、老年人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血小板平均体积也可能出现生理性降低。如果对血小板平均体积低有疑虑,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2025-05-19 15:39:15
  • 血小板压积偏低是什么

    血小板压积偏低意味着全部血小板的容积减少,这通常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体积偏小有关。血小板压积指的是外周血中血小板容积占全部血液的百分比。 一、血小板数量减少: 1.常见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具体详情:由于自身抗体的破坏,导致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引起血小板压积偏低。 二、血小板体积偏小: 1.常见原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等。 具体详情:在这些情况下,血小板体积偏小,经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血小板体积会逐渐增大,血小板压积随之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压积本身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偏高或偏低都不用过于担心,关键是要看相关指标是否正常。过高容易出现血栓,因为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过低则容易导致出血。如果其他指标都正常,一般没有问题。但如果出现血小板压积偏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指导。 总之,对于血小板压积的情况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2025-05-19 15:36: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