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
白血球低吃什么食物补
白细胞低的人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节,如蜂王浆、大枣、香菇、人参、党参、花生米等,这些食物都有助于升高白细胞。除了饮食,还要避免接触放射线等化学毒物,慎用药物,适当锻炼,并定期复查血常规。 白细胞低的人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节,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升高白细胞的食物: 1.蜂王浆: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2.大枣: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 3.香菇:香菇能够促进白细胞的生成,经常食用香菇对升高白细胞是有一定帮助的。 4.人参:人参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者尤为适宜。 5.党参:党参有补气、健脾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 6.花生米:花生有“长生果”的美誉,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花生红衣更是女性的保护神,能养血、补血,白细胞减少者适宜食用。 对于白细胞低的人群,除了通过饮食来调节,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接触放射线及其他化学毒物。 2.慎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等。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的变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白细胞低的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8-13 15:19:42 -
女童凝血ll因子活性71.7是否正常
女童凝血Ⅱ因子活性71.7%处于正常参考值区间内,不同年龄段凝血指标有生理性波动,该值正常提示凝血功能基本正常,此指标偏离正常与多种病理情况相关,该女童数值正常通常无需过度担忧,若有异常出血等表现需进一步完善检查综合判断。 女童凝血Ⅱ因子活性71.7%处于正常参考值区间内,不同年龄段凝血指标有生理性波动,该值正常提示凝血功能基本正常,此指标偏离正常与多种病理情况相关,该女童数值正常通常无需过度担忧,若有异常出血等表现需进一步完善检查综合判断。 一、凝血Ⅱ因子活性正常参考值范围 凝血Ⅱ因子活性的正常参考值一般为70%~120%,女童凝血Ⅱ因子活性71.7%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二、相关因素说明 (一)年龄因素影响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凝血指标可能存在生理性波动,但对于女童而言,只要凝血Ⅱ因子活性在70%~120%区间内,一般可认为凝血功能基本正常。此数值71.7%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该女童当前凝血Ⅱ因子活性无明显异常。 (二)临床意义延伸 凝血Ⅱ因子活性反映凝血因子Ⅱ的功能状态,若数值偏离正常范围,可能与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种病理情况相关。但该女童数值在正常区间,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仍需结合女童整体健康状况、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若女童存在异常出血表现或其他可疑症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凝血功能全貌。
2025-08-13 15:17:38 -
流黑色的血是怎么回事
流黑色的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或药物因素导致,需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1.生理性原因: 月经: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经血排出体外,可能会呈现出黑色或暗红色。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使经血排出不畅,出现黑色血液。 2.病理性原因: 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血排出不畅,出现黑色血液。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可能会导致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影响经血排出,出现黑色血液。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可能会导致子宫肌层增厚,经血排出不畅,出现黑色血液。 其他:如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也可能会导致阴道流血,颜色发黑。 3.药物因素: 某些避孕药: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月经颜色变黑。 其他药物:某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丹参等,可能会导致经血颜色变黑。 如果出现流黑色血液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压力过大,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025-08-13 15:16:20 -
成分献血包括哪些种类
血小板采集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血小板并保留其他成分需遵严格规范;单采血浆是采集血浆用于制备血液制品,供血浆者有特定健康标准且单采血浆有规范流程;红细胞采集用于治疗各种贫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红细胞并保留其他成分需严格遵循无菌等操作要求以保障患者安全。 一、血小板采集 血小板是血液中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成分,临床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缺乏等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的血小板,保留其他血液成分回输体内,此过程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二、单采血浆 单采血浆是采集血液中的血浆部分,血浆可用于制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供血浆者需符合特定的健康标准,如体重、传染病筛查等方面,单采血浆过程有一系列规范流程保障,其在血液制品生产中是获取原料血浆的重要方式,相关生产依据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 三、红细胞采集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的红细胞,保留其他血液成分回输,临床研究表明红细胞采集能有效补充患者体内红细胞,改善缺氧状态,对贫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等相关操作要求以保障患者安全。
2025-08-13 15:15:52 -
拔牙后一周可以献血浆吗
拔牙后一周时拔牙创口尚处愈合过程身体可能有应激,献血浆会使血容量短暂降低干扰创口正常愈合增出血风险,且不同个体愈合速度差异及本身有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者,此时献血浆更不利,总体一周时多数情况不满足献血浆条件。 一、拔牙后一周献血浆的可行性分析 拔牙后一周时,拔牙创口尚处于愈合过程中,此时身体可能仍存在一定应激状态。从血液学角度看,献血浆会使机体血容量短暂降低,而拔牙后局部组织需要血液供应来促进愈合,此时献血浆可能干扰创口正常愈合进程,且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一般而言,拔牙后建议等待创口完全愈合、身体状态稳定后再考虑献血浆,通常拔牙创口完全愈合需约1-2周左右,故拔牙后一周一般不建议献血浆。 二、影响因素及个体差异 1.愈合速度差异:不同个体拔牙后创口愈合速度不同,若个体拔牙创口愈合较慢,存在炎症反应或仍有轻微渗血等情况,此时献血浆会进一步影响凝血相关生理过程,不利于身体恢复;而愈合较快的个体,若创口已基本无异常表现,需综合评估身体整体状态后再判断是否可献血浆,但总体一周时多数情况不满足献血浆条件。 2.身体基础状况:若拔牙者本身存在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拔牙后一周身体恢复本就受影响,此时献血浆会加重身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甚至导致基础疾病加重,因此这类人群更不宜在拔牙后一周献血浆。
2025-08-13 1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