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骨科和急诊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和独立完成骨科领域内常见和复杂疾患的治疗:髋、膝等关节置换技术;脊柱损伤、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患的诊治;微创接骨板、髓内钉技术治疗常见四肢及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架技术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骨髓炎、肢体延长与肢体重建等;严重手外伤的诊治;运动系统损伤疾患的诊治,2017年首次引进微通道微创治疗跟腱断裂技术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上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认证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课程证书,曾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并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
骨裂与骨折的区别是什么啊
骨裂与骨折在定义程度、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上有区别,骨裂是不完全骨折,表现轻、影像易忽视、治疗多保守;骨折是完全或不完全骨完整性连续性中断,表现重、影像易明确、治疗分保守与手术等且不同年龄有差异。 骨裂:是骨折的一种轻微类型,属于不完全骨折,通常是骨质出现裂隙,但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骨折端没有明显移位。例如,受到较小外力作用时,如轻微的扭伤或跌倒,可能导致骨裂。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根据不同情况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完全骨折(骨折线贯穿骨骼全层,骨折端明显移位)、不完全骨折(如骨裂)等。骨折的外力作用相对骨裂来说通常更大,可能是较大的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 影像学表现区别 骨裂:在X线平片上可能显示为一条不明显的线样低密度影,有时容易被忽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CT检查来更清晰地显示骨裂情况,因为CT对于细微的骨质变化分辨率更高。 骨折:X线平片通常能明确显示骨折线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例如,完全骨折在X线片上可清晰看到骨折线将骨骼完全断开,骨折端可能发生错位、成角等改变。 临床表现差异 骨裂:局部疼痛、肿胀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度的压痛,活动受限程度也相对较轻,一般不影响肢体的大体外形,患者可能还能进行一些轻微活动,但会有疼痛加重的情况。 骨折:局部疼痛、肿胀往往较为明显,可能出现畸形(如骨折端移位导致肢体外形改变)、异常活动(在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和感觉)等典型表现,活动受限程度严重,甚至可能无法活动相应肢体。 治疗原则不同 骨裂: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为主,如休息、局部固定(使用石膏或支具等固定受伤部位),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促进骨裂处的愈合,通常恢复时间相对骨折较短,但也需要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固定和康复等。儿童发生骨裂时,由于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较强,恢复相对可能更快一些,但仍需重视,按照正规的治疗和康复方案进行。老年人发生骨裂时,要注意固定的牢固性以及预防长期固定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康复过程中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步进行。 骨折: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部分简单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复位后固定;而对于复杂骨折、移位明显的骨折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复位并使用内固定装置(如钢板、螺钉等)来固定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不同年龄的骨折患者治疗和康复有差异,儿童骨折在治疗时要考虑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时尽量选择对骨骼生长影响小的方法;老年人骨折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术后康复需要更加注重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2025-09-22 20:14:46 -
脊柱侧弯怎么矫正
脊柱侧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轻度且骨骼未成熟者定期监测;骨骼未成熟、Cobb角20-40度者可支具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Cobb角大于40-50度、骨骼成熟或支具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中要密切随访调整措施。 一、观察与监测 对于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小于20度)且骨骼未成熟的患者,需定期(每4-6个月)进行脊柱X线检查,监测侧弯进展情况。因为骨骼未成熟时,脊柱侧弯可能会随生长发育进一步加重,通过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变化。 二、非手术矫正方法 (一)支具治疗 适用于骨骼未成熟、Cobb角在20-40度之间的脊柱侧弯患者。支具需根据患者脊柱的三维形状定制,患者每日需佩戴支具一定时长(一般每天不少于23小时)。例如,波士顿支具等,通过对脊柱施加外力,限制侧弯进展。但佩戴支具期间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因长期压迫导致皮肤破损等问题,同时要定期复查调整支具。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监督孩子正确佩戴支具,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佩戴支具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等产生一定影响。 (二)康复训练 脊柱柔韧性训练:包括侧弯方向的肌肉拉伸以及对侧肌肉的强化训练。比如侧弯向右侧的患者,进行左侧肌肉的拉伸,如站立位左侧屈等动作,同时进行右侧肌肉的强化训练,如仰卧位右侧直腿抬高(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通过训练可以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脊柱的平衡,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对于青少年患者,可在学校课间等时间进行简单的柔韧性训练动作。 姿势训练:教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走姿。例如坐姿时要保持脊柱正直,臀部坐满整个椅面;站姿时收腹挺胸,头部正直;走路时抬头挺胸,双肩自然摆动。长期坚持正确姿势训练有助于纠正脊柱侧弯的不良姿势影响。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纠正姿势。 三、手术矫正方法 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50度,且骨骼已成熟,或者支具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脊柱融合术等,通过植入内固定装置(如椎弓根螺钉等)并融合相关椎体来矫正脊柱侧弯。手术风险包括感染、神经损伤等,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成功率在不断提高。对于成年患者进行脊柱侧弯手术,要充分评估全身状况,因为成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和准备。对于儿童患者进行手术,要特别注意手术对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术后要密切关注脊柱的恢复情况以及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 总之,脊柱侧弯的矫正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侧弯程度、骨骼成熟度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025-09-22 20:11:02 -
双侧致密性髂骨炎有什么反应
双侧致密性髂骨炎会引发疼痛(部位为下腰部或臀部等,性质为慢性隐痛等)、活动受限(腰部及下肢活动受影响)、有压痛与叩击痛,且影像学(X线、CT、MRI)有相应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需结合症状和检查综合诊断。 疼痛性质:多为慢性隐痛、钝痛,有的患者疼痛较为顽固,会持续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负担等因素,疼痛可能会有所加重,这与孕期激素变化及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有关。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会出现腰部活动不灵活的情况,弯腰、转身等动作可能会受到限制。比如在整理物品需要弯腰时,会发现弯腰困难,或者转身时感觉腰部僵硬,活动不自如。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腰部周围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到影响。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关节活动度就相对较差,双侧致密性髂骨炎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活动受限的情况,使得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如从座位起身等都变得困难。 下肢活动影响:由于疼痛和腰部活动受限,可能会间接影响到下肢的活动。例如,患者可能会因为腰部疼痛而不敢大幅度活动下肢,导致行走时步态异常,步幅减小等。年轻的体力劳动者,若患有双侧致密性髂骨炎,可能会因为下肢活动受限而影响工作,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劳动。 压痛与叩击痛 局部压痛:在骶髂关节区域有明显的压痛,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按压双侧骶髂关节部位可引出疼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在该部位的压痛相对较为明显,而儿童由于骨骼发育等因素,压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可通过仔细检查发现骶髂关节区域的异常压痛。 叩击痛:患者仰卧位时,医生叩击足跟等部位,可能会引起骶髂关节区域的叩击痛。这种叩击痛是由于炎症刺激了骶髂关节周围的组织,当外力通过下肢传导至骶髂关节时,会引发疼痛反应。对于有既往腰部损伤病史的患者,双侧致密性髂骨炎导致的叩击痛可能会被忽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表现相关反应 X线表现相关:在X线上可见双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质密度增高,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部分患者会因为其他原因进行X线检查时发现这一异常。对于青少年患者,骨骼处于发育阶段,双侧致密性髂骨炎在X线上的表现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CT及MRI表现相关:CT和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的病变情况,如骨质水肿、炎症浸润等。患者可能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没有特殊的不适,但通过检查发现的病变会指导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合并其他骨骼退行性病变,在CT和MRI检查时需要综合分析多种病变的情况,以准确判断双侧致密性髂骨炎的病情。
2025-09-22 20:07:40 -
肋骨神经痛是什么原因
肋骨神经痛可能由神经受压相关原因(脊柱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增生)、胸部病变相关原因(胸膜炎炎症刺激、胸部外伤直接或间接损伤)及其他可能原因(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孕期或哺乳期)出现肋骨神经痛时各有需关注的要点。 一、神经受压相关原因 (一)脊柱病变 1.椎间盘突出:当脊柱的椎间盘发生退变、损伤等情况时,可能会突出,若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附近的肋骨神经,就会引发肋骨神经痛。例如,长期伏案工作、腰部或颈部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导致椎间盘退变,进而增加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出现此类情况,尤其是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 2.脊柱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会出现骨质增生现象,这是一种自然的退行性变化。增生的骨质如果对经过附近的肋骨神经造成压迫,就会引起疼痛。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的退变,相对更易发生脊柱骨质增生从而压迫神经导致肋骨神经痛。 二、胸部病变相关原因 (一)胸膜炎 1.炎症刺激: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可由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炎症的刺激可能波及附近的肋骨神经,导致肋骨神经痛。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胸膜炎,例如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引发胸膜炎,成年人则可能因细菌感染等原因患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胸膜炎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与个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 (二)胸部外伤 1.直接或间接损伤:胸部受到直接的撞击、摔倒等外伤,或者胸部受到间接的暴力作用,如剧烈咳嗽、胸部受到突然的扭转等,都可能导致肋骨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疼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外伤导致肋骨神经痛,例如儿童在玩耍时可能发生胸部外伤,成年人在意外事故中也可能出现此类情况。 三、其他可能原因 (一)病毒感染 1.带状疱疹病毒: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可能被激活,感染肋骨神经,引起神经炎症,导致剧烈的肋骨神经痛,同时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疱疹。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更容易发病。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若出现肋骨神经痛,家长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外伤史、是否有发热等伴随症状,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及时就医排查原因;老年人出现肋骨神经痛时,要考虑到退行性病变等多种因素,需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在排查过程中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等;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出现肋骨神经痛时,要谨慎考虑用药等问题,优先考虑非药物的排查和缓解方式,如通过调整姿势等方法来观察症状变化,因为孕期和哺乳期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2025-09-22 20:03:52 -
骨折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骨折术后需注意饮食,要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等;适当补充钙,多吃牛奶、虾皮等;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C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6克;还要戒烟戒酒。 骨折术后身体需要修复,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例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研究表明,骨折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适当增加,一般每千克体重1.2-1.5克左右,这样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原料来合成新的组织。对于儿童骨折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更高,更要保证蛋白质的充足摄入;而老年骨折患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有所下降,也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的修复能力。 钙的补充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骨折术后需要适当补充钙。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虾皮、豆制品等。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大约含有100毫克左右的钙,骨折患者每日可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来补充钙。对于绝经后的女性骨折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钙流失加快,更需要增加钙的摄入;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钙的流失风险也会增加,同样需要保证钙的充足供应。 维生素的摄入 维生素对骨折愈合也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骨折患者每日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来获取维生素C,一般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在500克左右,水果摄入量在200-300克左右。对于日照不足的骨折患者,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中毒。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伤口局部充血,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而且这类食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骨折患者,都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控制盐的摄入 过多的盐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钠会促进钙从尿液中排出。骨折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骨折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因为高血压和高盐饮食可能会相互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整体健康和骨折的恢复。 戒烟戒酒 吸烟会影响骨骼的血液供应,不利于骨折愈合。酒精会干扰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抑制骨骼的代谢过程。骨折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戒烟戒酒,这对于骨折的顺利恢复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骨折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吸烟饮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更为明显。
2025-09-22 19: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