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骨科和急诊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和独立完成骨科领域内常见和复杂疾患的治疗:髋、膝等关节置换技术;脊柱损伤、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患的诊治;微创接骨板、髓内钉技术治疗常见四肢及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架技术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骨髓炎、肢体延长与肢体重建等;严重手外伤的诊治;运动系统损伤疾患的诊治,2017年首次引进微通道微创治疗跟腱断裂技术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上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认证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课程证书,曾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并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
小腿胫骨骨癌早期症状
小腿胫骨骨癌早期有疼痛(初期间歇性隐痛后渐加重为持续性,与活动关联不一)、局部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大小不一且有一定生长速度)、功能障碍(致肢体活动受限、可致肌肉萎缩),早期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仅少数有低热、乏力等非特异症状易被忽视。 一、疼痛 1.初期表现 小腿胫骨骨癌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的隐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在休息时也可能存在,并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例如行走时会因为疼痛而感到不适。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由于其表达能力的特点,可能会表现出局部的哭闹、不愿活动等情况,因为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癌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对其正常的活动产生明显影响。而成年人则可能会感觉到小腿部位持续的酸痛或胀痛,且疼痛程度会随病情进展而加剧。 2.疼痛与活动的关系 疼痛可能与活动有一定关联,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但也有部分患者在休息时也会有疼痛发作。例如,一些患者在轻微活动小腿后,疼痛明显加剧,而在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虽有所缓解,但仍不能完全消失。 二、局部肿块 1.肿块特征 早期可能在小腿胫骨部位触及到质地较硬的肿块,肿块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肿块大小不一,有的可能较小,不易被察觉,有的则可能逐渐增大。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小腿部位出现异常的隆起,这需要引起重视。成年人自己也可能会感觉到小腿局部有异常的凸起,通过触摸可以发现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不同的肿块。 2.肿块生长速度 骨癌肿块一般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但在早期可能生长速度不是特别迅猛。不过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肿块在较短时间内就会有较为明显的增大。 三、功能障碍 1.对肢体活动的影响 由于疼痛和局部肿块等因素,患者小腿的活动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因为疼痛和肿块会影响小腿的正常运动功能。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步态异常,不愿意用患病的小腿着地行走。成年人则可能在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中受到明显影响,活动范围受限。 2.肌肉萎缩 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小腿活动减少,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早期可能不太明显,但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就会逐渐观察到小腿肌肉变细,力量减弱。对于儿童来说,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相关的肢体功能,而成年人则会明显感觉到肢体力量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四、全身症状 1.早期全身表现相对不明显 骨癌早期全身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能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乏力表现为全身疲倦,活动耐力下降。但这些全身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不具有特异性,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的。儿童患者如果出现低热和乏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只是最近比较累,而不会首先考虑到骨癌的可能;成年人则可能认为是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的,从而延误病情的早期发现。
2025-09-24 14:51:33 -
小孩胳膊摔骨折了怎么办
小孩胳膊摔骨折后,先现场制动固定、冷敷,然后及时就医检查,依骨折情况保守或手术治疗,固定期间观察肢体情况、做适当锻炼,拆除固定后逐步康复,儿童骨折要特注意固定有效、康复引导及定期复查。 一、现场初步处理 1.制动与固定:如果小孩胳膊摔骨折,首先要让孩子停止活动,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损伤。可以利用身边合适的物品,如木板、树枝等对受伤胳膊进行简单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要松紧适度。 2.冷敷: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一次,这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影像学检查:到达医院后,医生通常会首先安排X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可能还会进行CT或MRI检查,特别是涉及关节内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情况复杂时。 2.评估骨折情况: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比如是单纯的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折处仅一侧皮质断裂,另一侧连续)还是完全骨折等。 三、根据骨折情况进行相应治疗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移位或经过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会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儿童骨折愈合能力较强,外固定通常需要固定3-6周左右,在此期间要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外固定的松紧度等。 牵引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如股骨干骨折等可能会采用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维持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以达到满意的对位对线,或者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会采用钢板、钢针等内固定材料来固定骨折部位。 四、康复护理 1.固定期间的护理 观察肢体血运和感觉:要密切观察受伤胳膊的手指颜色、温度、感觉等情况,如果出现手指苍白、温度降低、感觉麻木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 功能锻炼:在骨折固定的早期,可以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以及固定肢体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避免骨折部位的活动。 2.拆除固定后的康复:当拆除外固定后,要逐步进行骨折部位关节的屈伸等功能锻炼,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以恢复胳膊的正常功能,一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来恢复到正常状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后的愈合能力虽然强,但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固定的有效性,家长要监督孩子避免再次碰撞受伤部位。同时,在康复锻炼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逐步引导,确保康复训练安全、有效地进行。并且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孩子复查,监测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2025-09-24 14:49:14 -
颈椎不舒服应该挂什么科检查呢
颈椎不舒服可能因骨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等不同科室原因引起,骨科就诊可通过检查明确颈椎骨骼等结构状况,康复医学科可通过康复治疗缓解肌肉劳损等情况,神经内科可排除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颈椎不适,不同人群有不同特殊情况需关注。 一、骨科 1.原因及相关情况:颈椎属于骨骼相关部位,当颈椎不舒服可能是颈椎病等骨科疾病引起,比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这些问题主要影响颈椎的骨骼、椎间盘等结构,到骨科就诊可以通过专业的骨科检查,像体格检查初步判断颈椎情况,还可能安排颈椎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颈椎的骨骼、椎间盘、神经等组织的具体状况。不同年龄人群患骨科相关颈椎问题的风险不同,年轻人可能因长期不良姿势等导致颈椎劳损,中老年人则可能因颈椎退变等因素发病,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风险无绝对显著差异,但长期伏案工作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出现颈椎不舒服情况。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若出现颈椎不舒服,需考虑是否有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骨科就诊排查;孕妇出现颈椎不舒服,要谨慎选择影像学检查方式,需在医生评估下进行合适的检查来明确情况,因为孕期特殊生理状态需要特别关注检查对胎儿的影响。 二、康复医学科 1.原因及相关情况:如果颈椎不舒服是由于长期不良姿势等导致的肌肉劳损、颈椎小关节紊乱等情况,康复医学科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比如康复医师会进行颈椎的康复评定,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颈椎的牵引、按摩、理疗等康复治疗措施来改善颈椎的功能状态。不同年龄人群康复治疗的方式和强度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康复潜力相对较大,但也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康复治疗;老年人康复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等情况。 2.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群进行康复治疗时,要考虑其骨骼肌肉的退行性变情况,康复治疗需温和渐进,避免因康复治疗不当导致颈椎损伤加重;儿童出现颈椎不舒服涉及康复情况时,要由专业的儿童康复医师进行评估和治疗,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三、神经内科 1.原因及相关情况: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颈椎区域出现不适等症状,比如脊髓型颈椎病等可能会有神经系统的表现,此时需要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神经内科的相关检查来排除神经系统本身的病变导致类似颈椎不舒服的情况,会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颈椎相关症状的情况不同,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可能增加相关风险,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相对较少见但也需关注。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出现颈椎不舒服怀疑神经系统问题时,要特别谨慎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需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师结合儿童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孕妇出现颈椎不舒服怀疑神经系统疾病时,要充分评估检查对胎儿的影响,在保障孕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检查。
2025-09-24 14:48:08 -
手腕骨折后怎样恢复得快
手腕骨折后需从固定与制动、早期康复锻炼、饮食调整、定期复查、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固定与制动要准确谨慎,早期开展手指、肩肘部活动,饮食增钙、蛋白、维生素,定期复查调整康复计划,保持良好心态助恢复。 一、固定与制动 手腕骨折后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固定与制动,这是恢复的基础。无论是采用石膏固定还是夹板固定等方式,都要保证固定的位置准确,使骨折断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骨折部位再次移位,影响恢复进程。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固定时要更加小心谨慎,密切关注固定的松紧度等情况,防止影响血液循环等。 二、早期康复锻炼 1.手指活动:在骨折固定的早期就可以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通过主动活动手指,可以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出现僵硬、肿胀等情况。例如,缓慢地进行握拳、伸指动作,每次可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在旁边辅助引导,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2.肩部和肘部活动:在手腕骨折固定期间,肩部和肘部也不能完全静止不动。可以进行肩部的绕环运动以及肘部的屈伸运动。肩部绕环运动可以前后左右缓慢绕环,每次绕环10-15圈,每天3-4次;肘部屈伸运动则是缓慢地弯曲和伸直肘部,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有助于维持肩部和肘部的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 三、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对于手腕骨折的恢复也非常重要。应增加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钙是骨骼恢复的重要原料,例如可以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可以多吃瘦肉、鱼类、蛋类等;维生素C等维生素有助于促进骨骼的愈合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西兰花等。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饮食上也有一定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相对更高,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老年人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饮食安排上要更加注重食物的易消化性等。 四、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是很关键的。通过复查可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医生可以根据骨折愈合的具体状况调整康复锻炼计划等。一般在骨折后的1-2周、1个月、3个月等不同时间节点进行X线等检查。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复查时要同时关注其他疾病的控制情况等。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手腕骨折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因为心理状态会影响到身体的内分泌等功能,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等过程。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例如,儿童患者可能会因为骨折后的不适等产生焦虑情绪,家长要多给予心理安抚和引导;老年人可能会因为恢复时间较长等产生急躁情绪,家人要多关心陪伴,帮助其树立恢复的信心。
2025-09-24 14:46:34 -
预防颈椎病的方法都有哪些
日常工作学习保持良好坐姿及用手机姿势,定时起身活动颈部并做简单拉伸,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等适度锻炼每周数次每次时长,睡眠选高度适中贴合颈部生理曲度的枕头且注意体位,运动重体力劳动等防颈部外伤,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老年人选温和锻炼、儿童青少年防不良姿势、孕期女性注意体位和轻柔放松。 一、保持正确姿势 日常工作学习中需保持良好坐姿,脊柱应呈正直状态,双眼平视电脑屏幕,确保肩部与腰部自然放松,避免弯腰驼背或过度前倾。使用手机时也不宜长时间低头,可将手机抬高至与眼睛水平位置,减少颈部过度前屈的时间。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建议每隔30-40分钟起身活动颈部,做简单的颈部拉伸动作,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 二、适度颈部锻炼 1.颈部前屈后伸:缓慢将头部向前屈曲至最大程度,保持3-5秒后再向后伸展至最大程度,重复10-15次,可增强颈部后伸肌群力量。 2.左右侧屈:将头部缓慢向一侧倾斜,尽量使耳朵贴近肩部,保持3-5秒后换另一侧,重复10-15次,有助于锻炼颈部侧方肌肉的柔韧性。 3.旋转运动:头部缓慢向一侧旋转至最大范围,停留3-5秒后换另一侧,重复10-15次,能改善颈部关节的活动度,但需注意旋转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引起不适。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颈部锻炼,每次持续10-15分钟。 三、选择合适的睡眠体位与用具 睡眠时应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一般以仰卧时枕头高度约一拳(8-10厘米)、侧卧时与肩宽相当为宜,材质可选择软硬适度、能贴合颈部生理曲度的枕头。睡眠体位以仰卧或侧卧为主,仰卧时可在膝下垫薄枕以保持腰部自然前凸,侧卧时应使脊柱保持直线,避免颈部扭曲。此外,应避免睡过高或过软的枕头,以防颈部肌肉和韧带在睡眠中处于异常拉伸状态,影响颈部正常生理曲度。 四、避免颈部外伤 参与运动或进行重体力劳动时需注意保护颈部,如进行球类运动、搬运重物等活动时,应佩戴合适的颈部防护装备,避免颈部受到突然的撞击或过度扭转。在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防止急刹车等情况导致颈部挥鞭样损伤。 五、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积极控制病情。高血压可导致颈部血管痉挛、供血不足,糖尿病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累及颈部,从而增加颈椎病发生风险。因此,这类人群应遵循医嘱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对颈部血管神经的不良影响。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由于颈部肌肉、韧带退变,更应避免剧烈颈部运动,可选择温和的颈部锻炼方式;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背负过重书包,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预防因不良姿势导致的颈椎发育异常;孕期女性由于身体重心改变,颈部负荷增加,需注意休息时保持正确体位,避免长时间低头,可适当进行轻柔的颈部放松活动。
2025-09-24 14: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