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骨科和急诊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和独立完成骨科领域内常见和复杂疾患的治疗:髋、膝等关节置换技术;脊柱损伤、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患的诊治;微创接骨板、髓内钉技术治疗常见四肢及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架技术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骨髓炎、肢体延长与肢体重建等;严重手外伤的诊治;运动系统损伤疾患的诊治,2017年首次引进微通道微创治疗跟腱断裂技术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上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认证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课程证书,曾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并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
后背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后背痛的原因有很多,如肌肉骨骼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内脏疾病、感染、肿瘤、骨质疏松、血液疾病、心理因素等。孕妇、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等特殊人群的后背痛原因可能不同。出现后背痛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当运动、避免久坐等有助于预防后背痛的发生。 后背痛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肌肉骨骼问题:这是后背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肌肉劳损、扭伤、拉伤、脊柱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等都可能导致后背疼痛。 2.神经系统问题: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后背痛,如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损伤等。 3.内脏疾病:一些内部器官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后背痛,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胆囊炎、胰腺炎等。 4.感染:感染性疾病,如脊柱感染、肺炎等,也可能引起后背痛。 5.其他原因:其他可能导致后背痛的原因包括肿瘤、骨质疏松、血液疾病、心理因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后背痛可能是严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等,后背痛的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出现后背痛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诊断。 总之,后背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等也有助于预防后背痛的发生。
2025-09-08 15:32:00 -
腰酸时应该做哪种体操
缓解腰酸的体操包括猫牛式伸展可活动脊柱周围肌肉缓解腰酸、仰卧屈膝抱腿能放松腰部肌肉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腰酸、桥式运动可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酸,孕妇做体操需避过度弯曲用力并遵医嘱,老年人动作幅度宜适中严重腰椎疾病者先咨询医生。 一、猫牛式伸展 1.动作做法:采取四足跪位姿势,双手保持与肩部同宽的距离撑地,膝盖位置与髋关节宽度一致。吸气时头部上扬、腰部下塌,背部呈现下沉状态;呼气时头部低下、背部拱起,腹部进行收紧,如此重复10-15次。 2.作用:该动作能够有效活动脊柱周围的肌肉,缓解腰部的僵硬感,对于改善腰酸状况有一定帮助。 二、仰卧屈膝抱腿 1.动作做法:处于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并拉向胸部,保持15-30秒后换另一侧,重复3-5次。 2.作用:可放松腰部肌肉,减轻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从而缓解腰酸。 三、桥式运动 1.动作做法:仰卧位时,双膝屈曲,双脚平稳地放在地面上,慢慢将臀部抬起,使身体形成一条直线,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 2.作用:能够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对改善腰酸有积极作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做体操时需避免过度弯曲或用力过猛,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孕妇腰部状态特殊,不当运动可能会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老年人: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自身舒适为准,若有严重腰椎疾病者需先咨询医生再选择合适体操,防止因动作不当加重腰部问题。
2025-09-08 15:24:10 -
脚踝骨折4周可以走路吗
脚踝骨折4周能否走路综合多因素判断,一般不建议完全走路,与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有关,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情况,需医生据具体情况判断。 骨折严重程度方面:如果是简单的裂纹骨折,相对而言骨折断端移位小,愈合相对快些,但即使是简单骨折,4周时骨折处的稳定性仍较差,过早走路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愈合;而对于粉碎性骨折等严重类型的骨折,4周时骨折处愈合更差,更不能贸然走路。 治疗方式方面:如果是采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4周时需根据复查X线等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来决定是否能部分负重;如果是手术治疗,如钢板螺钉内固定等,4周时骨折处有内固定物提供一定稳定性,但也需要依据具体愈合情况来判断是否可部分负重行走。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患者:儿童脚踝骨折后愈合相对成人快些,但4周时也多不建议完全走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早走路可能影响骨折正常塑形等,且儿童对自身活动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在走路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骨折相关问题。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愈合相对缓慢,4周时骨折处愈合往往不佳,更不能过早走路,否则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情况,且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过早走路发生摔倒等二次损伤风险更高。 总之,脚踝骨折4周一般不可以正常走路,具体能否走路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复查影像学结果等综合判断后给出适宜的建议。
2025-09-08 15:19:06 -
腰椎间盘突出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来抗炎镇痛但需留意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慎用,肌肉松弛剂适用于伴肌肉痉挛者缓解肌肉紧张但可能致嗜睡驾驶等需注意,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可促进神经修复但要考虑个体差异等,非药物干预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为重要手段药物起辅助作用,特殊人群中孕妇需经医生严格评估老人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影响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相关药物。 一、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功效。如布洛芬等,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疼痛与炎症,但需留意其可能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有胃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谨慎。 二、肌肉松弛剂 适用于伴肌肉痉挛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缓解腰部肌肉紧张。例如氯唑沙宗等,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但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驾驶或操作机械者需特别注意。 三、神经营养药物 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与功能恢复,甲钴胺为常见药物,能参与神经元代谢,对神经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使用时需考虑个体差异及可能的过敏等情况。同时,非药物干预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等为重要治疗手段,应优先考量,药物治疗作为辅助。对于特殊人群,孕妇需经医生严格评估后用药,老人用药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影响等,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相关药物以保障安全。
2025-09-08 15:12:25 -
耻骨联合分离什么症状
耻骨联合分离有耻骨联合部位疼痛(活动等时加重,如孕妇分娩后可能因激素变化引发)、局部压痛(按压耻骨联合处疼痛加剧,可辅助诊断)、活动受限(行走、翻身等受影响)及耻骨联合处分离增宽(影像学检查可见,正常间隙4-6mm,分离时超过,有外伤史者结合症状和此表现可助诊)等表现。 局部压痛 在耻骨联合区域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按压耻骨联合部位时,患者能感觉到疼痛加剧。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这一体征,有助于辅助诊断耻骨联合分离。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耻骨联合结构的异常,患者的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行走时步态可能会改变,表现为行走困难,脚步不敢大幅度迈开;翻身时也会因为耻骨联合处的疼痛而动作受限,难以顺利完成翻身动作。对于孕妇来说,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上下床、坐立等动作都会受到影响。 耻骨联合处分离增宽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骨盆X线等)可发现耻骨联合间隙增宽,正常耻骨联合间隙一般在4-6mm,当发生分离时,间隙会超过这个范围。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耻骨联合分离时的间隙增宽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影像学上的这一表现是诊断耻骨联合分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有过外伤史的人群,若出现上述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耻骨联合间隙增宽,更支持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
2025-09-08 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