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强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创伤骨科、脊柱外科专业。长期从事骨科和急诊外科临床工作,在急诊常见的骨折、脱位患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从事骨科和急诊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严重多发创伤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和独立完成骨科领域内常见和复杂疾患的治疗:髋、膝等关节置换技术;脊柱损伤、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患的诊治;微创接骨板、髓内钉技术治疗常见四肢及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架技术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骨髓炎、肢体延长与肢体重建等;严重手外伤的诊治;运动系统损伤疾患的诊治,2017年首次引进微通道微创治疗跟腱断裂技术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上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认证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课程证书,曾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并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
个人擅长
创伤骨科、脊柱外科专业。长期从事骨科和急诊外科临床工作,在急诊常见的骨折、脱位患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骨挫伤比骨折难治吗

    不能简单判定骨挫伤比骨折难治,骨挫伤多保守治疗、恢复较快但不同人群有差异,骨折治疗方式多样、恢复时长且可能有并发症,需综合损伤情况、患者年龄健康等多因素判断。 治疗难易程度的比较 治疗方式及恢复情况 骨挫伤: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等。大部分骨挫伤患者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恢复相对较快。例如,对于轻度的膝关节骨挫伤,通过4-6周的休息制动,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以在3个月左右基本恢复正常活动。骨挫伤的恢复主要是骨髓水肿等情况的吸收,其病程相对较短,治疗相对简单。 骨折:治疗方式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有所不同。如果是简单骨折,可能采取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如果是复杂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等。骨折的恢复时间较长,例如长骨骨折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基本愈合,而且骨折可能存在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风险。相比之下,骨挫伤在恢复的时间和并发症风险上通常低于骨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骨挫伤并不比骨折难治。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儿童的骨挫伤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强。而儿童骨折如果是青枝骨折等相对简单的情况恢复也较快,但如果是复杂骨折,儿童的骨骼生长发育特点可能导致不同的预后。对于儿童骨挫伤,由于其代谢活跃,骨髓水肿等情况吸收更快;而儿童骨折需要更关注骨骺的情况,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对骨骺的保护,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骨挫伤的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老年人的代谢功能减退。老年人骨折后愈合能力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骨挫伤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相对骨折治疗相对简单,但也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如是否有骨质疏松等,因为骨挫伤可能提示有潜在的骨结构问题,而老年人骨折往往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治疗骨折时需要同时考虑骨质疏松的治疗。 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对于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外力作用更容易导致骨的连续性破坏。而骨挫伤在这类人群中也可能发生,但相对骨折,骨挫伤的治疗后恢复对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长期sedentary(久坐)的人群,骨挫伤可能更多由于偶尔的扭伤等引起,治疗相对简单,而这类人群骨折可能由于骨骼强度相对较低,即使轻度外伤也可能发生骨折,且恢复可能更慢。 总结 总体而言,不能简单地说骨挫伤比骨折难治。骨挫伤通常治疗相对简单,恢复较快,但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因素会有差异;骨折根据具体情况治疗方式多样,恢复时间长且可能有较多并发症风险。要综合考虑损伤的具体情况、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地比较骨挫伤和骨折的难治程度。

    2025-09-24 14:33:10
  • 打喷嚏腰椎会疼痛怎么办

    打喷嚏时腰椎疼痛可能与腰部病变有关,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肌肉劳损等,不同人群风险有别。可通过休息、腰部制动、热敷等非药物措施缓解,若疼痛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要考虑不同人群特点采取应对措施。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分析 打喷嚏时腰椎疼痛可能与腰部本身的病变有关,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当打喷嚏等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发生时,会导致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加重,从而引起腰部疼痛;也可能是腰部肌肉劳损,长期的腰部肌肉劳损使得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打喷嚏时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可能引发疼痛;另外,腰椎的小关节紊乱等也可能在打喷嚏时诱发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其发生的概率和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肌肉劳损的概率较高;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群在腹压变化时更易出现症状;女性在孕期由于腰部负担加重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相关风险。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一)休息 立即停止当前活动,找一个舒适的位置躺下休息,避免腰部进一步受力,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缓解疼痛。对于不同人群,休息的姿势可能有所调整,比如孕期女性休息时可选择侧卧位并在腰部垫软枕以保持腰部的生理曲度;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休息时可选择硬板床仰卧位,膝盖下垫软枕以减轻椎间盘压力。 (二)腰部制动 可以使用腰围等辅助器具对腰部进行制动,限制腰部的过度活动,减轻疼痛。但使用腰围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和类型,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制动作用。对于儿童,一般不建议过早使用腰围等辅助器具,可通过休息和正确的姿势调整来缓解。 (三)热敷 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腰部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可以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更要密切关注温度和时间。 三、就医评估与进一步处理 如果经过休息等初步处理后疼痛仍不缓解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建议进行腰椎X线、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腰部病变的具体情况。例如,通过腰椎MRI可以清晰地看到椎间盘、神经根等的情况,从而明确是否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根据具体的诊断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儿童需谨慎使用)、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等,但要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操作,儿童推拿需特别注意力度和部位)等。 总之,当打喷嚏出现腰椎疼痛时,首先可通过休息、热敷等非药物措施缓解,若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025-09-24 14:31:46
  • 骨质疏松最好的食补方法是什么

    富含钙、维生素D、镁等的食物对骨骼健康有益,奶制品、豆制品富含钙,深海鱼类、蛋黄富含维生素D,坚果类、绿色蔬菜富含镁,芝麻、海带等也有相应营养成分及对不同人群维持骨骼健康有帮助。 一、富含钙的食物 (一)奶制品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且钙磷比例合适,利于钙的吸收。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正处于骨骼发育关键期,每天保证300-500毫升牛奶摄入;成年人也应维持适量牛奶饮用;老年人喝牛奶有助于维持骨密度。例如,青少年长期坚持喝牛奶,能为骨骼生长提供充足钙,降低成年后骨质疏松风险。 (二)豆制品 像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含钙量较高。以豆腐为例,每100克北豆腐约含164毫克钙。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发骨质疏松,多吃豆制品补充钙很有必要;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也会逐渐流失,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钙补充食物来源。 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一)深海鱼类 比如三文鱼,每100克三文鱼约含1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老年人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多吃深海鱼类可辅助增加维生素D摄入,进而帮助钙的吸收利用,维持骨骼健康。 (二)蛋黄 鸡蛋黄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每天吃1-2个鸡蛋,其中的蛋黄就能提供部分维生素D需求。对于儿童,合理摄入蛋黄中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发育;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可通过吃蛋黄来辅助补充维生素D。 三、富含镁的食物 (一)坚果类 杏仁是富含镁的坚果之一,每100克杏仁约含270毫克镁。镁在骨骼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参与骨矿物质的构成。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常摄入高盐高糖食物的人群,多吃坚果补充镁,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二)绿色蔬菜 菠菜等绿色蔬菜含有镁元素,每100克菠菜约含58毫克镁。孕妇在孕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证自身和胎儿骨骼健康,多吃绿色蔬菜能获取镁等营养物质;绝经后女性由于激素变化等原因易患骨质疏松,多吃绿色蔬菜补充镁也是有益的。 四、其他相关食物 (一)芝麻 芝麻含钙量较高,每100克芝麻约含620毫克钙,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镁等元素。对于素食者来说,芝麻是很好的钙和其他矿物质补充来源;对于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补充芝麻中的营养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二)海带 海带不仅富含钙,还含有碘等其他营养成分,每100克海带约含241毫克钙。对于生活在内陆地区,日照相对较少,维生素D合成不足的人群,吃海带补充钙等营养有一定帮助;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同时又有骨质疏松风险的人群,海带也是可以适当食用的食物之一,但要注意碘的摄入量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

    2025-09-24 14:29:17
  • 左膝盖疼痛是怎么回事

    左膝盖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外伤因素如运动损伤、外伤磕碰;退行性病变如骨关节炎、半月板退变;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其他因素如感染、肿瘤等,不同因素影响人群不同,表现各异。 一、外伤因素 1.运动损伤:进行跑步、篮球等运动时,左膝盖可能因扭伤、拉伤等导致疼痛。例如在急转、急停动作中,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容易受损。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前未充分热身、运动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爱运动者相对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2.外伤磕碰:左膝盖受到外力撞击,如被重物砸到、摔倒时膝盖着地等,可能引起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从而导致疼痛。老年人因行动相对迟缓,摔倒后更易发生此类外伤情况,而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意外磕碰出现左膝盖疼痛。 二、退行性病变 1.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左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引发骨关节炎导致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男性在绝经后更易患骨关节炎,这与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肥胖人群由于体重增加,膝关节承受压力增大,会加速软骨磨损,增加骨关节炎发生风险,进而导致左膝盖疼痛。 2.半月板退变: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缓冲结构,随着年龄增加或长期磨损,半月板会发生退变,出现损伤等情况引起疼痛。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屈伸膝关节的人群,如农民、运动员等,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概率相对较高,各年龄段中此类职业人群可能受影响出现左膝盖疼痛。 三、炎症性疾病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左膝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有关,病情会逐渐进展,若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 2.痛风性关节炎:当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左膝关节时,可引发急性炎症,导致剧烈疼痛。多见于中年男性,常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期大量食用海鲜、动物内脏,频繁饮酒等,会增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风险,引起左膝盖疼痛。 四、其他因素 1.感染:左膝关节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时,也会出现疼痛,常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更容易发生膝关节感染,不同年龄都可能出现,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相对常见,感染后会导致左膝盖疼痛。 2.肿瘤:左膝关节周围的骨肿瘤或软组织肿瘤,也可能引起疼痛,通常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有肿块等表现。各年龄段都有发生肿瘤的可能,儿童骨肿瘤有其特定类型,如骨肉瘤等,成人也可能患各种良恶性肿瘤,肿瘤导致的左膝盖疼痛需引起重视,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025-09-24 14:27:20
  • 小孩肘关节多次脱位怎么办

    小孩肘关节多次脱位多因桡骨头发育不全、环状韧带松弛及首次脱位未正确处理,急性期需就医复位,复位后固定2-3周,早期做手指等锻炼,后期逐步进行肘关节活动度训练,还需避免过度牵拉、增强关节稳定性训练、定期体检,低龄儿童需家长格外小心并配合医生。 一、明确多次脱位原因 小孩肘关节多次脱位多与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反复发生有关,常见原因是小儿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手臂被突然牵拉时,桡骨头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出,多次脱位可能是因为首次脱位后未得到正确、妥善的处理,导致关节稳定性未恢复。 二、急性期处理 当再次发生肘关节脱位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让患儿保持舒适体位,尽快就医进行复位。医生一般会采用轻柔的手法进行复位,复位后需注意观察肘关节的肿胀、活动情况等。 三、固定与康复 1.固定:复位后通常需要进行适当固定,一般可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以利于受损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修复,增加关节稳定性。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如出现手指明显肿胀、发白或发紫、疼痛剧烈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康复训练 早期(固定1-2周内):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肩部肌肉的收缩放松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不影响肘关节的固定。 后期(固定拆除后):逐渐开始进行肘关节的屈伸等活动度训练,可以在家长辅助下,缓慢活动肘关节,从较小的活动范围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度,但要避免暴力牵拉。一般在拆除固定后2-3周左右,可逐步恢复正常的肘关节活动,但完全恢复正常功能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预防再次脱位的措施 1.避免过度牵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小儿的手臂,比如不要用力拉扯小孩的手去拿高处物品等。特别是在穿衣、上下楼梯等情况时,要轻柔操作。 2.增强关节稳定性训练:在患儿年龄稍大一些后(一般3岁以上),可以进行一些有助于增强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的训练,如让患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抓握小玩具、缓慢屈伸肘关节等游戏,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3.定期体检:定期带小孩进行儿童骨科方面的体检,及时发现关节发育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干预。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以低龄儿童为例) 低龄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家长在照顾过程中要格外小心。由于低龄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当怀疑有肘关节脱位可能时,家长要仔细观察患儿是否有哭闹、肘关节不敢活动等表现。在就医及后续处理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固定、康复等操作,因为低龄儿童的关节恢复情况与正确的护理和康复密切相关,稍有不当可能会导致反复脱位,影响关节正常发育。

    2025-09-24 14:25: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