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有什么小妙招缓解宝宝鼻塞

    缓解宝宝鼻塞可采取多种方法,如湿毛巾敷鼻、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抬高上半身、吸入蒸汽、按摩鼻翼、注意环境湿度及避免过敏原刺激等,分别有相应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 滴鼻: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剂,在宝宝鼻孔两侧各滴1-2滴。生理性海盐水能够湿润鼻腔分泌物,使其更容易流出。操作时让宝宝平躺,头稍微后仰,将滴鼻剂滴入鼻腔,然后轻轻按压鼻翼,促进分泌物排出。 喷鼻:对于能配合的稍大宝宝,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器。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将喷雾器对准鼻腔喷雾,一般每侧鼻腔喷1-2下,喷后可让宝宝轻轻擤鼻(小月龄宝宝需家长帮助清理)。生理性海盐水不含有药物成分,不会对宝宝产生副作用,其原理是通过渗透压作用,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稀释,从而缓解鼻塞,适用于各年龄段宝宝,尤其适合因鼻腔分泌物堵塞引起鼻塞的情况。 抬高上半身 让宝宝采取侧卧姿势并抬高上半身,比如在宝宝背部垫一个小枕头,使头部和上半身高于身体其他部位。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让鼻腔分泌物引流更顺畅,减轻鼻塞。这是因为平躺时鼻腔分泌物容易积聚在鼻腔内,而抬高上半身能改善这种状况,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家长要注意枕头高度适宜,避免过高引起不适。 吸入蒸汽 可以在浴室放热水,让浴室充满蒸汽后,抱宝宝进去待5-10分钟。不过要注意避免宝宝烫伤,距离热水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蒸汽能够湿润宝宝鼻腔,软化鼻腔分泌物,从而缓解鼻塞。但要注意控制蒸汽的温度和宝宝在浴室的时间,防止宝宝过热或出现意外。 按摩鼻翼 家长洗净双手后,用食指轻轻按摩宝宝鼻翼两侧,每次按摩1-2分钟,力度要适中。按摩可以促进鼻腔血液循环,缓解鼻塞。但要注意宝宝皮肤娇嫩,按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皮肤。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按摩前可在手上涂抹少量婴儿油等润滑剂,减少摩擦。 注意环境湿度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适宜的湿度可以使宝宝鼻腔黏膜保持湿润,避免因空气干燥导致鼻腔分泌物干结而加重鼻塞。对于使用加湿器的情况,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影响宝宝健康。不同年龄段宝宝对湿度的适应有一定差异,但一般50%-60%的湿度较为适宜,家长可根据宝宝的反应适当调整湿度。 避免过敏原刺激 如果宝宝鼻塞是由过敏因素引起,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更换床上用品等。例如,使用防螨床品,定期清洗宝宝的玩具等。对于已知过敏原的宝宝,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是缓解鼻塞的重要措施,这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宝宝鼻塞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避免接触过敏原。

    2025-10-15 14:47:14
  • 宝宝拉红色果酱样大便怎么回事

    导致宝宝出现红色果酱样大便的常见病症有肠套叠、过敏性紫癜、细菌性痢疾、肠息肉。肠套叠多见于4-10个月婴儿,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等表现;过敏性紫癜各年龄均可发病,3岁以上儿童多见,伴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儿童均可发病,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表现;肠息肉各年龄均可发生,可无明显其他不适。宝宝出现红色果酱样大便时家长要及时带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同时注意护理。 一、肠套叠 1.发病机制: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肠蠕动紊乱等原因导致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套叠的肠管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出现便血,表现为红色果酱样大便。 2.年龄因素:好发于婴幼儿阶段,与该阶段婴儿的肠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如肠管固定较差等。 3.临床表现:除了红色果酱样大便外,还常伴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等表现。 二、过敏性紫癜 1.发病机制: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可引起肠道黏膜出血,从而出现便血,部分患儿表现为红色果酱样大便。 2.年龄与性别:各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 3.临床表现:除便血外,还可能有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关节肿痛、腹痛等表现。 三、细菌性痢疾 1.发病机制: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细菌侵袭肠道黏膜,引起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导致肠道出血,出现黏液脓血便,有时可表现为红色果酱样大便。 2.年龄与生活方式:儿童均可发病,与儿童的卫生习惯等生活方式有关,如不注意手卫生等易感染。 3.临床表现:常伴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表现,大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部分患儿可能呈现红色果酱样大便的特点。 四、肠息肉 1.发病机制:肠道内生长的息肉,当息肉表面黏膜发生糜烂、溃疡等情况时,可引起出血,血液与大便混合后可能表现为红色果酱样大便。 2.年龄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生,儿童期也可出现,多与先天发育等因素有关。 3.临床表现:除便血外,可能无明显其他不适,部分患儿可能在排便时发现息肉脱出等情况。 当宝宝出现红色果酱样大便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腹部超声(对于肠套叠有重要诊断价值)、大便常规及培养(对于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等有诊断意义)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体温等,保持宝宝的肛周清洁等。

    2025-10-15 14:46:53
  •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儿童自闭症在社交互动、语言沟通、行为举止、认知等方面有多种表现,包括社交互动中不同时期的异常、语言发育迟缓及形式内容异常、刻板重复行为等、对环境变化过度反应、兴趣狭隘、认知发展不平衡及学习能力特点等,家长发现孩子有明显不同情况应及时带其评估诊断,早期干预很重要且要依年龄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需给予关爱支持营造康复环境。 幼儿期表现:与同龄儿童缺乏目光交流,很少主动与同伴一起玩耍,不会主动分享兴趣爱好等。例如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不会参与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总是独自玩耍。 学龄期表现:难以理解社交规则,比如不懂得在对话中轮流发言,不理解他人的表情、肢体语言所传达的社交含义等。 语言沟通方面的表现 语言发育迟缓:多数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比正常儿童晚,可能1-2岁还不会开口说话,或者说话后语言能力停滞不前。例如正常儿童1岁左右能说简单词汇,而自闭症儿童到2岁仍不会说有意义的单词。 语言形式及内容异常:可能出现重复语言,如不断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者语言刻板,使用固定的、不符合语境的语句。还有可能对语言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不能理解比喻、幽默等抽象语言含义。 行为举止方面的表现 刻板重复的行为:会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动作往往是无目的且持续进行的。例如长时间不断地拍手,自己玩得很投入,但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其没有影响。 对环境变化的过度反应:对生活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难以接受环境的改变。比如房间里家具的摆放位置稍有变动,就会表现出烦躁、哭闹等强烈反应。 兴趣狭隘: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专注的兴趣,而且兴趣范围非常狭窄。例如只对旋转的风扇、特定的广告画面等感兴趣,并且会反复观看、触摸等。 认知方面的表现 认知发展不平衡:可能在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好,而另一方面相对落后。比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在机械记忆方面有优势,能记住大量的广告台词、地图等,但在理解性语言、社交认知等方面却明显落后。 学习能力特点:学习新事物的方式与正常儿童不同,往往难以通过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更倾向于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某些教学方法不适应。 温馨提示: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上述多个方面出现与同龄正常儿童明显不同的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预后非常重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干预措施上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和发展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有利于孩子康复的家庭环境。

    2025-10-15 14:45:50
  • 三岁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三岁宝宝口臭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口腔卫生问题、饮食因素、口腔疾病、胃肠道问题及其他因素。口腔卫生不佳会致食物残渣发酵产生异味;食用特殊食物或饮食结构不合理也会引发;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胃肠道感染等胃肠道问题会造成;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鼻窦炎等也可能引起。家长需密切观察伴随症状,异常时带宝宝就医,同时注重口腔卫生和合理饮食护理。 应对措施:家长要帮助宝宝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刷牙时要注意牙齿的各个面都要清洁到,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饭后也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清水,起到冲刷口腔的作用。 饮食因素 原因 摄入特殊食物:如果宝宝食用了如大蒜、洋葱等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成分可能会残留在口腔中,引起口臭。 饮食结构不合理:宝宝如果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蔬菜水果摄入过少,会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通过口腔呼出。 应对措施:尽量让宝宝避免食用有特殊强烈气味的食物。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西兰花等,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口腔疾病 原因 龋齿:三岁宝宝如果牙齿发生龋齿,龋洞内容易残留食物碎屑,细菌滋生,从而产生口臭。 牙龈炎:口腔卫生不佳等原因可能引发牙龈炎,牙龈组织发炎会出现红肿等症状,也会导致口臭。 应对措施:如果怀疑宝宝有口腔疾病,应及时带宝宝到口腔科就诊。对于龋齿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牙龈炎要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遵医嘱进行处理。 胃肠道问题 原因 消化不良:三岁宝宝胃肠道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者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导致口臭。 胃肠道感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胃肠道感染,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出现口臭症状,同时可能还会伴有腹痛、腹泻等其他胃肠道不适症状。 应对措施:对于消化不良的宝宝,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是胃肠道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其他因素 原因:比如宝宝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鼻窦炎等,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口腔,也可能引起口臭。 应对措施:如果考虑是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口臭,需要积极治疗呼吸道原发疾病,如鼻窦炎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保持鼻腔清洁。 三岁宝宝出现口臭情况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伴随症状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注重宝宝的口腔卫生和合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促进宝宝口腔健康和身体的正常发育。

    2025-10-15 14:45:10
  • 引起小宝宝拉肚子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宝宝腹泻可因病毒(轮状、诺如经粪-口传播致肠道损伤或炎症引发)、细菌(感染繁殖产毒刺激肠道致炎蠕动加快伴发热腹痛)、喂养不当(进食过多、食物成分改变、配方奶冲调不当致胃肠负担重或不适应)、食物过敏(对牛奶蛋白等过敏致免疫反应累及肠道伴皮疹呕吐)、腹部受凉(保暖不佳致肠道蠕动快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6月内母乳喂养宝宝缺乳糖酶致乳糖未消化刺激肠道伴腹胀肠鸣)、基础疾病(全身性病或肠道先天疾病致泻)、药物副作用(用药致胃肠功能受影响较少见需结合用药判断)。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多在秋冬季流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宝宝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诺如病毒也是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毒,可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同样经粪-口传播,感染后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腹泻发生。 2.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细菌感染肠道后,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炎症反应,使得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泻症状,通常还可能伴有发热、腹痛等表现。 二、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对于婴幼儿,若一次性进食过多,超出其消化能力范围,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腹泻;若食物成分改变,比如婴幼儿从母乳喂养转为人工喂养,或突然添加新的辅食,宝宝的消化系统需要时间适应,容易出现腹泻;此外,人工喂养时配方奶冲调不当,如浓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腹泻。 2.食物过敏:部分婴幼儿对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进食相关食物后,免疫系统会对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累及肠道时就会出现腹泻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皮疹、呕吐等其他过敏表现。 三、腹部受凉 宝宝腹部保暖不当,尤其是肚脐周围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腹泻,这种情况在气温较低时更为常见,比如宝宝夜间踢开被子后容易出现腹部受凉腹泻的情况。 四、乳糖不耐受 6个月以内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较为常见,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正常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道,引起腹泻,同时可能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表现。 五、其他因素 1.基础疾病影响: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另外,肠道本身的一些先天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从出生后就出现腹泻情况。 2.药物副作用:宝宝因其他疾病使用某些药物时,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从而引起腹泻,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需结合具体用药情况判断。

    2025-10-15 14:44: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