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小孩子缺少维生素B吃什么好
小孩子缺少维生素B可能会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可通过食用瘦猪肉、动物肝脏、蛋类、奶制品、谷类、豆类、蔬菜等食物补充,烹饪时应注意减少维生素B的损失。若缺乏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并保持饮食均衡。 1.肉类 瘦猪肉、鸡肉、鱼肉等。 2.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 3.蛋类 鸡蛋、鸭蛋等。 4.奶制品 牛奶、酸奶等。 5.谷类 燕麦、小米、大米等。 6.豆类 黄豆、绿豆、红豆等。 7.蔬菜 菠菜、芹菜、胡萝卜等。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B是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在烹饪过程中流失,因此在烹饪这些食物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以减少维生素B的损失。 此外,如果孩子缺乏维生素B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补充剂。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5-05-12 10:50:27 -
小孩子趴着睡觉的时候喜欢上下挪动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趴着睡觉喜欢挪动可能是出于睡眠习惯、缓解腹部不适、寻求安全感或生长发育的原因。但需注意,若孩子出现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睡姿或咨询医生。 1.睡眠习惯 有些孩子喜欢在睡觉时改变体位,从仰卧到俯卧,再到仰卧,这可能是他们感到舒适的方式。 2.缓解腹部不适 趴着睡可以减轻腹部压力,有助于缓解孩子的胃部不适、腹痛或消化不良等问题。 3.寻求安全感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趴着睡可以让他们感到更有安全感,类似于在子宫内的环境。 4.生长发育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孩子的身体会不断调整和改变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趴着睡觉时出现呼吸急促、哭闹不止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孩子的睡姿或咨询医生。同时,确保孩子的睡眠环境安全,避免窒息等危险。如果对孩子的睡眠问题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儿童健康专家的建议。
2025-05-12 10:49:11 -
宝宝吃乳果糖危害
通常情况下,婴儿吃乳果糖基本没有副作用,且具有促进结肠蠕动、润滑肠道、调节肠道功能等作用。 一、乳果糖的作用: 1.促进结肠蠕动:乳果糖可以刺激结肠的运动,帮助排便。 2.润滑肠道:能让肠道变得更加顺滑,使粪便更容易通过。 3.调节肠道功能:它能使肠道呈现酸性环境,这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调节肠道功能的效果。 二、乳果糖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便秘。 三、使用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来用药,不可擅自增加药量。 2.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由于无法消化和吸收乳果糖,可能会出现腹泻,所以家长应事先咨询医生,确定婴儿是否乳糖不耐受,以防婴儿服用后出现腹泻情况。 总之,虽然乳果糖对婴儿通常较为安全且有诸多益处,但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并遵循相关要求。
2025-05-12 10:48:06 -
小孩反复发热的原因
小孩子反复发烧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免疫力差、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一、自身免疫力差:小孩若是体质较弱,自身的免疫功能不够强大,难以有效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就容易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或者某些疾病在治疗时没有彻底治愈,留有隐患,也可能导致反复发烧。 二、病毒感染:当孩子受到病毒感染时,大部分情况下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但这个过程通常要持续3至5天,在此期间孩子的体温就可能会反复出现波动。不过这种情况一般经过一周左右基本能恢复正常。 三、细菌感染:小孩子出现细菌感染,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或者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使用抗生素的疗程不足,未能完全清除细菌,都可能造成孩子的病情迁延不愈,进而出现反复发烧的现象。 总之,小孩子反复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不能准确确定病因,一定要尽快及时就诊,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05-12 10:47:03 -
孩子晚上睡觉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晚上睡觉出汗多通常有以下原因:一是室内温度高;二是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三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室内温度高:如果室内温度偏高,并且孩子睡觉时所盖被褥较厚,就容易导致孩子在晚上睡觉时多汗,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别担忧,要依据天气变化和室内温度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 二、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缺钙:缺钙可能导致新生儿神经兴奋性过高,进而出现睡眠不安稳、易惊醒、盗汗等症状。 2.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对此可采用药物治疗改善,比如维生素AD滴剂、碳酸钙颗粒等。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儿也会出现睡觉多汗的情况,同时还伴有平时容易激动、烦躁、消瘦、手震颤等症状,此时则需要治疗甲亢。 总之,孩子晚上睡觉出汗多的原因多样,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不确定原因或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诊断。
2025-05-12 1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