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宝宝体温37.7怎么办
宝宝低热(体温37.7°C)时可松解衣物、物理降温、多喝水并密切观察,如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 宝宝体温37.7°C属于低热,可采取以下措施。 松解衣物:如果宝宝穿的过多或盖的过厚,会影响身体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因此,需要适当减少衣物,以帮助身体散热。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手心、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都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 密切观察: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宝宝出现高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治疗:如果宝宝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月龄的宝宝,发热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如果宝宝是新生儿或早产儿,或有其他基础疾病,发热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疫情期间,如果宝宝出现发热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宝宝的旅居史和接触史,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6-26 14:14:06 -
宝宝发烧吃药后出汗要怎么处理
宝宝发烧吃药后出汗,需要及时擦干,更换衣物,同时适当补充水分。 宝宝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如果在宝宝出汗后,没有及时擦干,汗水会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导致宝宝体温下降过快,引起不适。因此,在宝宝出汗后,家长应该及时用柔软的干毛巾或纸巾擦干宝宝的汗水,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此外,宝宝出汗后,身体会失去一些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水,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含水量较高的水果。 同时,家长还需要注意给宝宝更换干爽的衣物,避免宝宝着凉。如果宝宝出汗较多,或者出现了其他不适症状,如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应该及时就医。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宝宝出现发烧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同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发烧吃药后出汗,家长需要及时擦干,更换衣物,适当补充水分。同时,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26 14:11:44 -
5岁小儿咳嗽怎么办
5岁孩子出现咳嗽症状,首先要明确咳嗽原因,再依此选择治疗方法。感冒、支气管哮喘、支原体肺炎等都可能引发咳嗽,需针对病因施治。 一、感冒: 1.病毒性感冒:常有明显流涕症状,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2.细菌性感冒:伴有较显著的扁桃体、咽部红肿症状,可选用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双金连合剂等中成药。 二、支气管哮喘:孩子咳嗽同时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治疗以解痉平喘、消炎为主,可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三、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及咳黏液痰、黏液脓性痰,可选择红霉素类药物如罗红霉素。 除药物治疗外,5岁孩子咳嗽时可通过多喝水缓解,多吃梨、蜂蜜、橘子、柿子等有助于止咳化痰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以清淡食物为主。孩子在室内时要定时开窗通风,可减少空气中病菌,利于恢复,但开窗通风时要注意孩子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 文章详细阐述了5岁孩子咳嗽时的应对方法,包括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措施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2025-06-26 14:11:16 -
四十多天的宝宝吃多少毫升奶粉
四十多天宝宝的奶量因人而异,一般在60-150毫升左右,每天喂奶6-8次,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喂奶应遵循按需喂养原则,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一般来说,四十多天的宝宝每次奶量在60-150毫升左右,每天喂奶6-8次。但每个宝宝的食量都不同,具体奶量还需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宝宝的胃容量较小,且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需要频繁喂奶。随着宝宝的成长,胃容量会逐渐增加,喂奶的间隔时间也会逐渐拉长。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喂奶时应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即宝宝饿了就喂,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和奶量进行喂养。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情况,如果宝宝吃奶后哭闹、烦躁或体重增长缓慢,可能是奶量不足;如果宝宝吃奶后吐奶、腹胀或腹泻,可能是奶量过多或喂奶方式不当。 总之,每个宝宝的需求都不同,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给宝宝喂奶时,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确保宝宝能够吃饱并健康成长。同时,如果对宝宝的喂养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
2025-06-26 14:10:20 -
抽动症能够治好吗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时期起病,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抽动症能否治好呢?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等。目前,抽动症是可以治好的。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共患病情况等因素。对于轻度抽动症患者,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治疗等。对于中重度抽动症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抗抑郁药等。 除了治疗外,患者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也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关注和批评,帮助患者建立自信,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和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抽动症的治疗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总之,抽动症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患者和家长应该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025-06-26 1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