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婴儿足底血筛查什么
婴儿足底血筛查可检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通过检测相关指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患儿出现不可逆损害等严重后果,家长应积极配合筛查,了解结果意义,异常及时进一步检查治疗以保障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筛查原理:通过检测婴儿足底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来筛查。甲状腺激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 2.筛查意义:早发现、早治疗能避免患儿出现不可逆的智力损害和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保障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苯丙酮尿症 1.筛查原理:利用苯丙酮尿症患儿体内苯丙氨酸代谢异常的特点,检测足底血中苯丙氨酸浓度等指标。苯丙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患儿体内缺乏分解苯丙氨酸的酶,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2.筛查意义:早期诊断可通过特殊饮食治疗,控制患儿体内苯丙氨酸水平,防止患儿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等症状,保证患儿正常的智力和身体发育。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1.筛查原理:检测婴儿足底血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等相关指标。该酶缺乏会使婴儿在接触某些氧化性物质(如某些药物、蚕豆等)时,容易发生溶血反应。 2.筛查意义:早期发现可让家长了解婴儿的疾病状况,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让婴儿接触相关氧化性物质,预防溶血事件的发生,保障婴儿健康。 四、其他可能筛查的疾病 1.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通过检测足底血中相关激素指标来筛查。该病会影响婴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婴儿出现肾上腺危象等严重情况,影响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早期筛查能及时采取措施,维持婴儿体内激素平衡,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婴儿足底血筛查是保障婴儿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上述疾病的筛查,可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最大程度保障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对于家长来说,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足底血筛查,了解筛查结果的意义,若有异常及时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025-10-16 12:25:26 -
孩子肠胃炎肚子疼该怎么缓解
孩子患肠胃炎肚子疼可通过一般护理缓解,包括休息调整与腹部保暖;饮食上严重时暂时禁食补水,恢复后给清淡易消化食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等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治疗,对特殊人群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一、一般护理缓解 (一)休息调整 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活动量,以减轻肠胃负担,利于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安抚,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二)腹部保暖 可以使用温热的水袋等为孩子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孩子皮肤,温暖的环境能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肚子疼的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因为婴儿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二、饮食调整 (一)暂时禁食情况 如果孩子肠胃炎症状比较严重,出现频繁呕吐等情况,可暂时禁食4-6小时,但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给孩子喂服口服补液盐。 (二)恢复饮食后选择 在孩子呕吐缓解后,可逐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肚子疼加重。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较大孩子,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添加食物。 三、医疗干预相关 (一)就医判断 如果孩子肠胃炎肚子疼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高热、频繁呕吐、精神萎靡、腹泻严重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明显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燥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比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 (二)药物辅助 如孩子肚子疼是由于肠道痉挛引起,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一些缓解痉挛的药物,但对于低龄儿童要特别谨慎选择药物,以孩子舒适度为标准进行合理干预,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来缓解肚子疼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出现肠胃炎肚子疼时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这类孩子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护理过程中细致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腹痛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10-16 12:24:49 -
刚出生婴儿怎么护理
新生儿护理需注意保暖维持适宜室温、穿合适衣物并观察体温,皮肤用温水轻柔清洗褶皱处、用婴儿专用洗护产品保持干燥,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喂后拍嗝,人工喂养选适龄配方奶并清洁奶具,脐带保持清洁干燥用碘伏消毒且观察异常,接触前后严格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少探视防感染,睡眠提供舒适环境仰卧位并观察呼吸面色,密切观察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及大小便情况,异常及时就医。 一、保暖护理 刚出生婴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室温宜保持在22~25℃。可为婴儿穿着柔软、透气性好的衣物及合适厚度的被子,避免因过冷导致婴儿产热增加或过热引发不适,同时需注意观察婴儿体温变化,通过婴儿的肤色、四肢温度等判断保暖是否恰当。 二、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婴儿皮肤,重点清洁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褶皱部位,清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保持皮肤干燥。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洗护产品,避免使用成人洗护用品刺激婴儿皮肤。 三、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按需喂养,婴儿饥饿时会有觅食、吸吮手指等表现,每次喂养时间可根据婴儿需求调整,喂养后需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 人工喂养:若为人工喂养,需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配方奶,严格按照配方奶说明书调配奶液,注意奶具的清洁消毒。 四、脐带护理 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棉球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脐带,观察脐带残端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及异常异味,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五、预防感染 接触婴儿前后要严格洗手,避免携带病菌传染给婴儿。保持婴儿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减少人员探视,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防止婴儿发生感染性疾病。 六、睡眠护理 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睡姿一般建议仰卧位,可防止婴儿吐奶时发生窒息风险,睡眠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婴儿呼吸、面色等情况,避免被褥等覆盖婴儿头部导致窒息。 七、健康状况观察 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体温及大小便情况,如发现婴儿精神萎靡、持续哭闹、体温异常(高于37.5℃或低于36℃)、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60次)或大小便性状异常等,需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
2025-10-16 12:24:12 -
七个月宝宝可以吃胡萝卜泥吗
七个月宝宝通常可吃胡萝卜泥,其富含营养且易消化,制作时选新鲜胡萝卜蒸熟压泥,添加时机选在宝宝吃完母乳或配方奶后,要注意个体差异、过敏风险、搭配食用、食用量及烹饪方式等事项。 一、添加胡萝卜泥的好处 1.营养丰富: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宝宝视力发育、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等。例如,有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宝宝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能帮助宝宝抵御疾病。同时,胡萝卜还含有膳食纤维等,能促进宝宝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易于消化:七个月的宝宝消化系统逐渐发育,胡萝卜泥质地较为细腻,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胡萝卜中的营养成分在制成泥状后,宝宝的肠胃能够较好地分解和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二、添加胡萝卜泥的方法 1.制作方法:选择新鲜的胡萝卜,洗净后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蒸熟,然后用勺子压成泥状,可根据宝宝的口味适量添加少量温水或母乳、配方奶进行调配,使其达到合适的稠度。 2.添加时机:一般建议在宝宝吃完母乳或配方奶后,将少量胡萝卜泥作为辅食尝试添加,观察宝宝是否有不适反应,如呕吐、腹泻等。如果宝宝适应良好,可以逐渐增加胡萝卜泥的量。 三、注意事项 1.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消化情况不同,有的宝宝可能对胡萝卜泥适应得较快,而有的宝宝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如果宝宝在添加胡萝卜泥后出现不适,应暂停添加,等宝宝恢复后再尝试少量添加。 2.过敏风险:虽然胡萝卜过敏相对较少见,但仍需注意观察宝宝在添加胡萝卜泥后的反应。如果宝宝出现皮疹、腹泻加重等过敏表现,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3.搭配食用:可以将胡萝卜泥与其他辅食如米粉、苹果泥等搭配食用,丰富宝宝的饮食种类,让宝宝摄入更全面的营养。但要注意新添加的辅食要逐一引入,以便观察宝宝的反应。 4.食用量:刚开始添加时,胡萝卜泥的量不宜过多,从少量开始,如1-2勺,然后逐渐增加到适量。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和食量的增加,再逐步调整胡萝卜泥的食用量。 5.烹饪方式:在制作胡萝卜泥时,要确保胡萝卜充分蒸熟,避免宝宝食用未熟透的胡萝卜而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不要添加过多的盐、糖等调味料,保持食物的天然味道,有利于培养宝宝清淡的饮食习惯。
2025-10-16 12:23:28 -
小孩发烧吐怎么办
小孩发烧吐时,需及时就医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水分电解质,低烧时物理降温,针对病因治疗,呕吐缓解后调整饮食,新生儿或有基础疾病者更需重视并密切观察异常情况。 一、及时就医评估 小孩发烧吐时,首先应带孩子前往医院儿科就诊,由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等,来明确发烧吐的原因,可能是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能是非感染性因素等。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孩子呕吐时,要让孩子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特别注意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顺畅。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发烧会使孩子体内水分丢失增加,呕吐又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进一步丢失,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给孩子适当饮用少量温开水,若呕吐频繁,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婴儿,要密切观察其口唇是否干燥、尿量是否减少等脱水表现,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 四、物理降温(针对低烧情况) 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比如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擦拭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出现寒战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五、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因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是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例如,若为细菌性肠炎引起的发烧吐,可能会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非感染性因素:如因环境因素等导致的发烧吐,要去除相关诱因。 六、饮食调整 在孩子呕吐缓解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道负担。对于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一次喂养过多。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出现发烧吐情况要更加重视,因为这类孩子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呕吐次数等情况,一旦有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2025-10-16 1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