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口足手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在婴幼儿和儿童时期较易感染,若病情自行好转,通常不严重,但若少数患者未及时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则比较严重,存在手足口病需及时到感染科就诊。 一、不严重的情况 手足口病一般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多发生于5-7月,病毒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身体可导致。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主要特征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及全身发热,通常一周内可痊愈,不算严重。 二、严重的情况 部分患者因延误治疗会出现皮肤破溃、糜烂、感染,还可能有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这类患者若无法及时控制和治疗,可能出现死亡现象,此时病情严重。 若患有手足口病,应及时按医生建议完善病原学检查、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等检查,并遵医嘱使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等药物。日常还需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手足口病有不严重和严重两种情况,要根据具体病情及时治疗和做好相应措施。

    2025-07-28 15:25:21
  • 一周宝宝吃芒果好吗

    一周宝宝吃芒果不好,因其存在过敏风险高、吞咽困难风险及消化负担重等问题,易引发过敏反应、呛噎及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 1.过敏风险高:一周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芒果中含有一些易引起过敏的蛋白质等成分,宝宝食用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有研究表明,婴幼儿是食物过敏的高发人群,芒果是常见的易引起婴幼儿过敏的水果之一。 2.吞咽困难风险:一周宝宝的咀嚼和吞咽功能还很不完善,芒果质地相对较软但有一定纤维,且宝宝可能无法很好地将芒果咀嚼碎,容易导致呛噎等情况发生,威胁宝宝的安全。 3.消化负担重:一周宝宝的胃肠道消化功能还很稚嫩,芒果含有较多的大分子物质,宝宝食用后难以充分消化吸收,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2025-07-28 15:22:02
  •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调整婴儿消化不良可从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入手,同时观察症状,若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早产儿和有基础病史婴儿有特殊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要确保奶粉的冲泡比例正确,过浓或过稀的奶粉都可能引起婴儿消化不良。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冲泡,水温也需适宜,一般在40-50℃左右。 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在婴儿空腹时,以婴儿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样可以促进婴儿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于用力伤害婴儿腹部。对于小月龄婴儿,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 观察与就医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婴儿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腹胀、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同时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体温等,如果婴儿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等异常情况,需引起重视。 及时就医:如果婴儿消化不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频繁呕吐、大量腹泻导致脱水症状(如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等),应及时带婴儿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大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相对更不成熟,出现消化不良时更要谨慎处理。喂养方面需遵循医生制定的个性化喂养方案,可能需要特殊的早产儿配方奶,腹部按摩时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对喂养和身体状况的影响,一旦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有基础病史婴儿:如果婴儿本身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基础病史,出现消化不良时情况可能更为复杂,要严格按照医生针对其基础病史制定的综合护理和治疗方案进行,及时向医生反馈消化不良的具体表现,以便医生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

    2025-07-25 15:54:14
  • 婴儿喉喘鸣怎样好得快

    婴儿喉喘鸣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多因胎儿期钙或营养素缺乏致喉部软骨发育不良,缺钙者可补钙剂和维生素D,随发育多2岁左右自愈;后天性与呼吸道感染等有关,需治感染、保环境适宜。喉喘鸣时要密切观察婴儿情况,避免过度哭闹,科学喂养,定期体检。 针对性改善措施 对于先天性喉喘鸣:若因缺钙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同时注意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因为维生素D能帮助机体更好地利用钙,常见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等,但对于婴儿来说,也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婴儿眼睛等敏感部位)。一般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喉部软骨逐渐发育成熟,喉喘鸣情况会逐渐改善,多数在2岁左右自愈。 对于后天性喉喘鸣: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导致,需要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保持婴儿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湿润,避免过于干燥或有刺激性气味的空气刺激呼吸道。如果是感染引起,可能需要针对具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处理,但需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自行盲目用药。例如如果是病毒感染,通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医嘱。 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喉喘鸣时要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进食情况等。如果喉喘鸣同时伴有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吃奶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避免婴儿过度哭闹,因为哭闹可能会加重喉部的不适,导致喉喘鸣症状加重。同时,要按照科学的喂养方式进行喂养,保证婴儿营养摄入均衡,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喉部等相关组织的正常发育。并且要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喉部发育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7-25 15:52:21
  • 2个月婴儿祛痰小妙招

    为帮助2个月婴儿排出痰液,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用加湿器使湿度保持50%-60%并定期清洁)、适当多喂水(每次喂10-20ml左右,每天几次)、体位引流法(头低脚高体位,空心掌轻拍背部两侧,力度适中,每次几分钟,有异常立即停止),若婴儿咳嗽伴发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1.原理及方法: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婴儿呼吸道黏膜,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这样能让婴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利于痰液稀释排出。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二、适当多喂水 1.原理及方法:多给2个月婴儿喂些温开水,能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被咳出。一般每次可喂10-20ml左右,每天可喂几次。因为婴儿新陈代谢快,适量饮水有助于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痰液的稀释。 三、体位引流法 1.原理及方法:让婴儿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比如可将婴儿趴在家长的腿上,头低于身体,家长用空心掌轻轻从婴儿背部两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击。这样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更容易从气管中引流出来。拍击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拍击时间不宜过长,几分钟即可,每天可进行几次。但要注意,若婴儿有呼吸急促、面色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四、及时就医评估 1.情况判断:如果婴儿咳嗽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不能仅靠家庭小妙招缓解,需及时带婴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因为2个月婴儿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及时就医能确保婴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2025-07-25 15:50: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