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婴儿颠痫病的早期症状

    婴儿颠痫病早期症状多样,包括发作性行为异常、肢体抽搐、意识改变、面部表情异常、呼吸改变等,且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为婴儿提供安全环境,尽早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帮助进行规范评估和后续处理 发作性的行为异常:婴儿可能出现突然的动作停止,比如正在手中玩耍的物品突然掉落,且呼之不应,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秒钟。这是因为大脑异常放电影响了运动神经的正常调控,导致肌肉活动出现短暂异常。 肢体抽搐:常见为单肢或双侧肢体的不自主抽动,例如单侧的手臂或腿部出现快速、无规律的抖动,有时可能是双侧肢体同时出现轻微的震颤样动作。这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引起相应肌群的异常收缩。 意识改变:婴儿可能原本处于清醒状态,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弱,比如叫名字没有以往的回应速度。这是因为癫痫放电波及到了负责意识维持的脑区。 面部表情异常:可能出现怪异的面部表情,如眨眼频繁、嘴角抽动等,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流口水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面部相关的神经受到癫痫放电的影响,导致肌肉运动异常。 呼吸改变: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或呼吸节律不规则,比如原本平稳的呼吸突然暂停几秒钟后又恢复,但节律变得不规整。这是由于呼吸中枢相关神经受到癫痫放电的干扰。 婴儿颠痫病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异常表现。若发现婴儿有上述类似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脑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在照顾婴儿过程中,要注意为婴儿提供安全的环境,避免在婴儿发作时发生意外损伤。由于婴儿年龄小,一旦怀疑有癫痫相关问题,要尽早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进行规范评估和后续处理。

    2025-07-25 15:49:12
  • 手足口病结痂还传染吗

    手足口病结痂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消毒,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 手足口病结痂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仍需注意一些情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为3-5天。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可将病毒排出体外,此时具有传染性。 手足口病通常在发病后1-2周内痊愈,皮疹一般会在结痂后逐渐脱落。结痂后的皮疹已经没有病毒活性,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在肠道中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因此患者在痊愈后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对于手足口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隔离: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直至皮疹完全结痂。 个人卫生:患者应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环境消毒:患者使用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如玩具、餐具等。 观察病情: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对于儿童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儿童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 注意儿童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关注儿童健康状况,如发现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 总之,手足口病结痂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消毒,以避免病毒传播。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7-25 15:47:57
  • 2个月婴儿聪明的表现是什么

    2个月婴儿在视觉上能较好追踪移动物体,听觉上对熟悉声音有反应,运动上竖抱时能较好控制头部,社交与情绪方面会出现社交微笑,分别体现了各方面神经系统、肌肉等发育及大脑相关区域功能与互动等情况。 一、视觉方面的表现 1.视觉追踪能力:2个月婴儿开始能较好地追踪移动的物体,比如在其视线范围内缓慢移动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婴儿的眼睛会随着玩具的移动而转动,这表明其视觉神经系统在逐渐发育成熟,能够对外部视觉刺激进行有效的追踪,是大脑对视觉信息处理和协调身体动作配合的一种体现。 二、听觉方面的表现 1.对声音的反应:当听到熟悉的声音,像家人的说话声时,婴儿可能会出现转头、表情变化等反应。例如听到妈妈的声音,婴儿可能会表现出安静、微笑等情绪上的回应,这说明婴儿的听觉系统能识别不同声音并产生相应神经反应,与大脑的情感和认知区域产生关联,是大脑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情绪反馈的表现。 三、运动方面的表现 1.颈部控制能力:2个月婴儿在被竖抱时,能够较好地控制头部,虽然可能还不是完全稳定,但已经有一定的颈部力量来维持头部的基本稳定,这反映了颈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是大脑对肌肉运动控制信号传递和协调的结果,有助于婴儿观察周围环境,拓展视野范围。 四、社交与情绪方面的表现 1.社交微笑:2个月婴儿可能会出现社交微笑,当与照顾者有眼神接触并互动时,会露出微笑。这是婴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涉及大脑中情感相关区域的发育以及与他人互动时产生的积极情绪反馈,表明婴儿能够感知到与他人互动的愉悦感,并通过微笑来回应,是大脑情感认知和社交互动机制逐步建立的体现。

    2025-07-25 15:45:59
  • 三个月大的宝宝流口水怎么办

    三个月大宝宝流口水多为正常生理现象,与唾液腺发育但吞咽不完善有关,日常要保持脸部清洁、戴合适口水巾,密切观察口腔发育,若流口水过多或伴其他异常需考虑病理因素及时就医。 一、正常生理现象角度 三个月大的宝宝流口水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与唾液腺发育有关。此阶段宝宝唾液腺开始逐渐发育,但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就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宝宝月龄增长,吞咽功能逐渐完善,流口水的现象会有所改善。 二、日常护理要点 1.保持脸部清洁:要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将宝宝流出的口水擦干,避免口水长时间刺激脸部皮肤引起泛红、湿疹等问题。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口水长时间接触容易导致皮肤不适。擦拭时动作要轻柔,从脸部内侧向外轻轻擦拭。 2.佩戴口水巾:可以给宝宝佩戴合适的口水巾,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口水巾,并且要经常更换,保持宝宝颈部皮肤干爽。口水巾要贴合宝宝颈部,但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宝宝呼吸和颈部血液循环。 三、口腔发育观察 密切观察宝宝口腔发育情况,流口水同时需留意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比如口腔是否有溃疡、疱疹等。如果宝宝除了流口水还伴有哭闹、拒食等情况,可能是口腔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口腔疾病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进食和健康。 四、特殊情况考量 如果宝宝流口水过多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发育迟缓等,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病理因素,如口腔炎症、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情况,此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例如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吞咽等功能,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2025-07-25 15:43:20
  • 我家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宝宝鼻子不通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鼻腔分泌物、提高室内湿度、改变体位等非药物方法缓解,新生儿和小婴儿处理需谨慎,若有伴发热等症状或家庭护理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一、原因分析 宝宝鼻子不通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鼻腔分泌物堵塞、鼻腔黏膜肿胀、上呼吸道感染等。婴幼儿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上述情况。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1.清理鼻腔分泌物:如果是鼻腔分泌物导致不通气,可使用湿润的婴儿专用棉签轻轻清理鼻腔分泌物。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宝宝鼻黏膜。可以先在宝宝鼻腔内滴入1-2滴生理盐水,使分泌物软化后再进行清理。 2.提高室内湿度:适宜的室内湿度有助于保持宝宝鼻腔黏膜湿润,一般建议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3.改变宝宝体位:对于因鼻腔分泌物堵塞导致的不通气,可尝试让宝宝侧卧,有时可以缓解一侧鼻腔的堵塞情况,使呼吸相对通畅一些。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在处理鼻子不通气问题时要格外谨慎。因为新生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如果宝宝鼻子不通气情况较为严重,如影响吃奶、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盲目处理延误病情。 四、就医情况判断 如果宝宝鼻子不通气同时伴有发热、咳嗽、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或者经过家庭护理后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排除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疾病的可能,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025-07-25 15:41: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