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宝宝的消化不良症状是什么

    宝宝消化不良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呕吐,小婴儿易吐奶,大月龄宝宝可吐带酸臭味未消化食物,大便或腹泻(稀溏、次数多、有奶瓣等)或便秘(间隔长、干结、排便难),还会腹痛(小婴儿哭闹扭动、大月龄表述腹痛)、口臭(因食物发酵)、精神状态改变(不振、烦躁等),不同年龄症状有差异,护理要密切观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要依年龄特点合理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喂养。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食欲不振:宝宝对食物的兴趣明显降低,原本愿意进食的食物摄入量减少,可能表现为喂奶时吸吮力减弱,或者较大月龄宝宝拒绝进食特定食物。这是因为消化不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了味觉感受和进食欲望。 2.腹胀:腹部外观可见膨隆,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腹部较硬,有胀气感。这是由于消化不良使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导致肠道积气增多。 3.呕吐:可能出现吐奶现象,尤其是月龄较小的婴儿,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奶液;较大月龄宝宝可能吐出带有酸臭味的未消化食物。这是因为胃肠道蠕动异常,胃内容物反流所致。 4.大便异常 腹泻:大便稀溏,次数较平时增多,可能呈现蛋花汤样、水样或含有不消化的奶瓣等。这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水分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 便秘: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宝宝可能在排便时用力哭闹。这是因为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 二、全身及其他相关表现 1.腹痛:较小的宝宝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会出现哭闹不安、频繁扭动身体等表现;较大月龄宝宝可能会用语言表述腹部疼痛,比如说“肚子痛”。这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胃肠痉挛或肠道不适。 2.口臭:由于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可导致口腔内散发酸臭味。这是消化不良时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在口腔内产生异味的体现。 3.精神状态改变:部分消化不良的宝宝可能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等情况,这与身体不适影响了宝宝的整体状态有关。 不同年龄的宝宝消化不良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婴儿期宝宝主要以吐奶、腹胀、腹泻等较为突出,而幼儿期宝宝可能更易出现腹痛、食欲不振等表现。在护理时需密切观察宝宝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同时要注意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合理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喂养,以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风险。

    2025-10-21 12:36:18
  • 小孩汗毛多是什么原因

    小孩汗毛多可能由遗传、雄激素水平较高(包括生理性上升和病理性分泌异常增多)、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等引起,家长需观察小孩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单纯汗毛多无异常可不特殊处理,有异常则带小孩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孩饮食均衡与生长发育情况。 雄激素水平较高 1.生理性情况 对于小孩来说,在青春发育期前,体内雄激素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上升。虽然总体水平不如成年人,但如果相对偏高,就可能导致汗毛增多。例如,一些小孩在进入青春前期时,雄激素分泌量的轻微变化可能就会引起毛发的相对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过渡阶段表现。 从内分泌角度看,雄激素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当体内雄激素水平在正常的生理波动范围内稍高时,就可能使小孩的汗毛显得比同龄人多一些。 2.病理性情况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雄激素分泌异常增多,比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内分泌疾病。这类疾病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雄激素分泌过多,进而引起小孩汗毛明显增多,同时可能还伴有其他症状,如皮肤粗糙、月经不规律(女孩)等。 营养因素 如果小孩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了过多富含雄激素或能促进毛发生长的营养成分,也可能导致汗毛多。例如,长期大量食用一些含有较高雄激素前体物质的食物,像某些反季节的家禽肉等(虽然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直接关联证据还需进一步科学验证,但从营养角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可能会对小孩体内的激素水平及毛发生长产生影响。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小孩汗毛增多。例如,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多毛的副作用。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是在因病情需要长期使用特定药物时才会出现。 对于小孩汗毛多的情况,家长首先要观察小孩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第二性征过早出现、生长发育异常等。如果只是单纯的汗毛多且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小孩年龄增长,到青春发育期后,雄激素水平进一步稳定,部分小孩的汗毛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如果担心小孩的情况异常,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性激素水平检测、内分泌相关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孩的饮食均衡,避免让小孩食用可能含有过多影响激素水平成分的不健康食物,关注小孩的生长发育情况,给予科学合理的生活照顾。

    2025-10-21 12:35:47
  • 五个月宝宝的主要发育特点是什么

    五个月宝宝大运动上俯卧能较稳抬头竖直抱头可竖立,精细动作开始有主动抓握且从无意识变有意识,语言发育能发咿呀声用不同音调表达交流,认知发育对周围环境兴趣增能关注移动物和鲜艳色彩,社交发育会对人露微笑,需注意个体差异,可通过提供适宜玩具促进发育并鼓励相关活动。 一、大运动发育特点 五个月宝宝俯卧位时,能较稳地抬头,头部可与背部成90度左右;竖直抱持时,头部能较好地保持竖立状态,颈部肌肉力量进一步增强,能较好支撑头部的稳定。例如,宝宝在俯卧位时,可通过颈部肌肉的收缩将头部抬起,这体现了颈部肌肉力量的发育进展,为后续的翻身等动作奠定基础。 二、精细动作发育特点 此阶段宝宝开始有主动抓握的表现,能伸手去抓取眼前看到的物品,且抓握动作逐渐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比如,当眼前出现玩具时,宝宝会伸出小手去触碰并尝试握住,这反映了手部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在逐步发展,是精细动作发育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宝宝探索周围环境。 三、语言发育特点 五个月宝宝能发出咿呀声,会通过不同的音调来表达情绪或进行交流。例如,可能会发出“咿呀”“啊啊”等声音,并且能根据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声音回应,这是语言发育的初步阶段,通过发声来建立与外界的互动沟通,是语言能力发展的起始表现。 四、认知发育特点 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兴趣逐渐增加,开始能关注到更多的事物,比如会注视移动的物体、对鲜艳的色彩有一定的反应。例如,当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或物品移动时,宝宝的眼睛会跟随其移动,表明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注意力在不断发展,开始能够感知并探索周围的视觉信息。 五、社交发育特点 五个月宝宝会对人露出微笑,表现出社交互动的倾向。当看到熟悉的家人或照顾者时,会以微笑来回应,这是社交情感发育的重要体现,说明宝宝开始能够识别亲近的人,并通过微笑来建立情感交流,体现了宝宝与外界社交互动的初步能力。 温馨提示 家长在观察宝宝发育时,需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发育进度可能略有不同。若发现宝宝在某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宝宝较多,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提供适宜的玩具(如色彩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来促进宝宝各方面发育,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鼓励宝宝进行运动、抓握等活动,以支持其正常发育进程。

    2025-10-21 12:35:04
  • 小孩矮小症早期症状有哪些矮小症早期的两个症状须知

    儿童矮小症早期有生长速度缓慢和第二性征出现异常等表现,生长速度缓慢表现为3岁-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cm,第二性征异常包括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家长需关注孩子生长发育,及时带孩子检查并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 一、生长速度缓慢 1.正常生长速度范围: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相对稳定的生长速度。一般来说,婴儿期(0-1岁)生长速度较快,第一年可增长25-27cm;1岁时身长约75cm,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2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应不少于5-6cm。 2.矮小症相关表现:如果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低于这个正常范围,就要警惕矮小症的可能。例如,3岁-青春期前的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cm,就属于生长速度缓慢,这是矮小症早期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生长激素是促进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激素,其分泌异常会直接影响身高的增长速度。 二、第二性征出现异常 1.女孩第二性征异常表现:正常女孩在8-13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阴毛和腋毛生长等。如果女孩在8岁前就出现乳房增大等第二性征,可能是性早熟,而性早熟可能会导致骨骼过早闭合,影响最终身高,这也可能是矮小症早期的一个信号。因为性早熟会打乱正常的生长发育节奏,使得生长周期提前结束,从而影响身高的充分增长。 2.男孩第二性征异常表现:正常男孩在9-14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睾丸增大、阴茎增长增粗、出现阴毛、腋毛、变声等。如果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也可能存在性早熟相关问题,同样会因为骨骼过早闭合而影响身高,可能是矮小症早期的表现之一。性早熟的发生与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有关,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会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对于有矮小症早期症状的孩子,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骨龄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要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孩子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025-10-21 12:34:33
  • 学生睡眠不好怎么办

    营造适宜睡眠环境需保持卧室温度适宜、光线黑暗、安静,建立规律作息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心理调适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缓解,白天适度运动避免睡前剧烈,还需关注中学生学习压力、女生生理期及基础疾病学生咨询医生等特殊情况及个体差异来改善睡眠。 一、营造适宜睡眠环境 1.卧室温度保持18~25℃较为适宜,过冷或过热均可能干扰睡眠,可通过空调或调节被褥来维持合适温度;2.确保卧室光线黑暗,可使用遮光窗帘等,因为黑暗环境有利于人体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对睡眠有促进作用;3.保持卧室安静,减少噪音干扰,如可使用耳塞等辅助工具降低外界声音影响。 二、建立规律作息制度 1.固定每天上床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尽量维持相近的作息,让生物钟形成稳定节律,例如每天晚上21:00~22:00之间固定上床,早上6:30~7:30左右固定起床,长期坚持有助于调整睡眠周期,提高睡眠质量。 三、进行心理调适疏导 1.学生若因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产生焦虑情绪影响睡眠,可采用深呼吸方法缓解,具体为缓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重复多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能帮助放松身心;2.可通过冥想练习来减轻心理负担,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专注于自身呼吸,排除外界杂念,每次冥想15~20分钟,长期坚持可改善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睡眠不佳情况。 四、适度开展运动锻炼 1.白天进行适量运动,如课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放学后进行散步等,但要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1~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会干扰入睡。适量运动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使身体在夜间更易进入放松的睡眠状态,不同年龄段学生运动强度需适度调整,例如小学生运动强度以轻度到中度为宜,避免过度疲劳。 五、关注特殊情况及个体差异 1.对于有学习压力较大的中学生,可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高强度学习导致身心疲惫;2.女生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不适影响睡眠,此时更要注重睡眠环境的舒适及心理的放松,可通过饮用温热水、腹部热敷等方式缓解身体不适以改善睡眠;3.有基础疾病的学生若出现睡眠问题,需先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处理睡眠相关情况,避免自行盲目采取措施而影响基础疾病控制。

    2025-10-21 12:33: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