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倩筠,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工作17年,擅长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早期发育及营养咨询,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婴儿多大可以用枕头

    婴儿一般3-6个月可开始考虑用枕头,3-6个月婴儿枕头高度1-2厘米,6个月以上可渐增至3-4厘米,要选柔软透气吸湿性好材质;早产婴儿矫正月龄达6个月后再考虑用;肥胖婴儿需据情况适当调整枕头高度但仍遵合适范围。 选择枕头的要点 枕头高度:3-6个月的婴儿,枕头高度建议在1-2厘米左右;6个月以上的婴儿,枕头高度可逐渐增加到3-4厘米。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可以保证婴儿睡眠时呼吸道通畅,且不会对颈部造成过度压迫。 枕头材质:应选择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材质,如纯棉面料的枕头。棉质枕头不易引起婴儿皮肤过敏等问题,且透气性佳能保持婴儿头部干爽,有利于婴儿睡眠质量的保障。例如,纯棉材质的枕套可以让婴儿在睡眠过程中皮肤感觉舒适,减少因材质不舒适而导致的睡眠不安等情况。 特殊情况考虑 早产婴儿:早产婴儿身体发育相对足月婴儿更不成熟,脊柱弯曲的发育也更滞后,一般建议在矫正月龄达到6个月后再考虑使用枕头。因为早产婴儿的身体各项机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发育完善,过早使用枕头可能会影响其脊柱的正常发育。 肥胖婴儿:肥胖婴儿颈部脂肪较多,在选择枕头时,可能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枕头高度,但总体原则仍遵循上述的合适高度范围。由于肥胖婴儿颈部脂肪厚,过高的枕头可能会导致颈部过度屈曲,影响呼吸等,而过低的枕头又不能起到有效支撑颈部的作用,所以需要谨慎选择并调整,以保证其睡眠时的舒适和身体正常发育。

    2025-08-05 14:17:05
  • 儿童肚子大怎么回事呀

    孩子肚子大存在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身体不适时需及时就医。 一、生理性:孩子肠道相对成人较长,如果胃口好、进食量多,或呼吸为腹式呼吸,都可能导致腹部呈蛙状而显得肚子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要留意孩子食欲、精神状况,发现异常应去医院检查。 1.肠道较长:孩子的肠道本身就比成人的长,这是其生理特点之一。 2.胃口好食量大:当孩子胃口较好且吃饭量多时,食物在肠道内积累可能会使肚子看起来较大。 3.腹式呼吸:有些孩子采用腹式呼吸,会使腹部起伏较为明显,呈现出蛙状外观。 二、病理性: 1.消化不良:年龄稍大的孩子若饮水和摄入粗纤维食物少,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导致积食,出现便秘、腹胀、口臭等症状,肚子会比平时大很多。此时可顺时针按摩孩子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调理肠道菌群药物改善,如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 (1)消化不良的成因:饮水和粗纤维食物摄入不足。 (2)症状表现:便秘、腹胀、口臭等。 (3)应对措施:按摩腹部、使用相关药物。 2.腹部肿瘤:腹部有肿瘤也会引起肚子大,可通过腹部彩超等检查协助诊断。 3.其他疾病:如白血病会引起肝脾肿大,从而出现肚子大的症状,需配合腹部彩超、血常规、骨穿等检查协助诊断。 总之,孩子肚子大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8-05 14:07:35
  • 为什么小孩子出汗多

    小孩子出汗多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如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1.生理因素: 新陈代谢旺盛:小孩子的身体代谢比成年人快,容易产生更多的热量,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汗腺发育不完善:小孩子的汗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分布也不均匀,因此出汗可能会比较多。 环境因素:如果小孩子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或穿着过多,也会导致出汗增加。 2.病理因素: 感染:如感冒、肺炎等,感染会导致体温升高,孩子通过出汗来散热。 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不良,孩子会出现多汗、易惊、烦躁等症状。 其他疾病:如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出汗增多。 对于小孩子出汗多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穿着,避免过度保暖。 2.及时擦干孩子的汗水,更换干爽的衣物,防止着凉。 3.鼓励孩子多喝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4.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 如果孩子出汗多的情况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孩子的体质。

    2025-08-05 13:58:04
  • 宝宝退烧后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宝宝退烧后手脚冰凉是因退烧时体温调节机制作用,发热时血液重分布致末梢灌注少,退热出汗蒸发带走热量也会致手脚凉,可从体温调节和出汗两角度看,要适当保暖、擦干汗液换衣补水,严重时及时就医,婴幼儿更需密切关注。 相关生理机制及应对措施 体温调节机制角度:人体有体温调节中枢,在发热时中枢会调整设定点,当通过散热等方式使体温下降时,外周血管的收缩状态可能还未完全恢复正常,尤其是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就更容易出现末梢循环不佳导致手脚冰凉的情况。此时可以给宝宝适当保暖,比如给宝宝穿上合适厚度的袜子、盖上轻柔的被子等,但要注意保暖适度,避免过热。 出汗因素角度:退热时出汗是常见现象,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要及时帮宝宝擦干汗液,更换干爽的衣物,防止宝宝因为汗液浸湿衣物而再次受凉,同时适量给宝宝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因为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丢失。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要特别留意其手脚冰凉的程度,如果手脚冰凉伴有皮肤苍白、发紫或者宝宝精神状态差等情况,可能提示末梢循环不良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更弱,更要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和末梢循环情况,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2025-08-05 13:53:15
  • 打疫苗前后能吃奶吗

    打疫苗前可正常吃奶,正常吃奶不影响疫苗接种后也可正常吃奶,需观察吃奶后反应以及特殊人群要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等有异常及时就医咨询。 一、打疫苗前吃奶情况 一般来说,打疫苗前可以正常吃奶。正常吃奶不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也不会增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为吃奶是比较常规的生理状态,不会对机体的免疫应答等疫苗相关的生理过程产生明显的负面干扰,只要孩子没有因吃奶出现呕吐等特殊不适情况,都可以正常进行疫苗接种前的吃奶行为。 二、打疫苗后吃奶情况 打疫苗后也可以正常吃奶。疫苗接种后,孩子的身体主要是针对疫苗中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吃奶并不会干扰这一免疫过程。但需要注意观察孩子吃奶后的反应以及接种疫苗后的整体反应情况。如果孩子在吃奶后出现呕吐等情况,要注意区分是吃奶本身引起还是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适反应等。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要确保吃奶过程中孩子的呼吸顺畅,避免因呕吐等导致误吸等情况发生。通常情况下,打疫苗后正常吃奶是安全且可行的,只要关注孩子的一般状况即可。对于有特殊病史等情况的儿童,比如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等,在打疫苗后吃奶更要密切观察其胃肠道反应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咨询。

    2025-08-05 13:45: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