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展开
  • 婴儿脸颊红是怎么回事

    婴儿脸颊红的原因包括环境、生理、疾病因素。环境因素有温度过高、穿着过厚等致红;生理因素有哭闹、剧烈活动后致红;疾病因素有发热时、皮肤过敏、湿疹致红,需分别应对。 生理因素引起婴儿脸颊红 1.哭闹后:婴儿哭闹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面部血管充血,就会出现脸颊红的现象。一般停止哭闹后,随着身体机能恢复,脸颊红会逐渐消退。比如有研究观察到,婴儿剧烈哭闹1分钟后,脸颊皮肤温度可升高约1℃,且颜色明显变红。 2.剧烈活动后:婴儿进行爬行、翻身等剧烈活动后,身体代谢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也会导致脸颊发红。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适当休息后可缓解。 疾病因素导致婴儿脸颊红 1.发热:多种疾病可引起婴儿发热,如呼吸道感染等,体温上升阶段会出现脸颊红的表现。此时婴儿往往还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其他症状。临床数据显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婴儿中,约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脸颊红情况。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式,低龄儿童需谨慎用药。 2.皮肤过敏:接触过敏原后,婴儿脸颊可能出现红、痒等症状,常见过敏原如某些材质的衣物、护肤品等。例如接触新更换的化纤材质衣物后,婴儿脸颊出现红斑、发红伴瘙痒。需避免接触过敏原,观察皮肤变化情况。 3.湿疹:婴儿湿疹发作时,脸颊等部位可出现红斑、丘疹,伴有发红、瘙痒,多与婴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约60%的婴儿湿疹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脸颊发红伴皮疹。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刺激。

    2025-07-29 15:36:38
  • 两个月的宝宝爱吃手怎么回事

    两个月宝宝爱吃手是生理发育阶段正常表现,能促进感官发育、缓解情绪,家长要保证宝宝手部清洁,观察吃手频率程度,必要时转移注意力,给予关注护理助宝宝自然度过爱吃手阶段。 促进感官发育 吃手对宝宝的感官发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宝宝通过吃手可以刺激口腔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进一步促进味觉、触觉等感官功能的发育。例如,有研究表明,婴儿期适当的口腔探索行为(包括吃手)有助于宝宝更好地感知不同的质地、温度等刺激,为后续语言、认知等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缓解情绪的方式 同时,吃手也可能是宝宝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当宝宝感到不安、焦虑或者无聊时,吃手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就像新生儿在子宫内时就有吸吮的动作,出生后吃手是这种本能的延续,能够让宝宝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帮助其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使自己处于相对平静的心理状态中。 注意事项及护理建议 虽然吃手是正常现象,但家长也需要注意一些方面。首先要保证宝宝手部的清洁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可以定期用温水清洗宝宝的双手,防止宝宝将外界的细菌等通过吃手带入体内。其次,要注意观察宝宝吃手的频率和程度,如果宝宝吃手过于频繁,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进食或者导致手部皮肤损伤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来适当干预,比如给宝宝提供一些安全的、适合啃咬的玩具等,但要注意玩具的清洁和安全性,避免宝宝误吞小零件等造成危险。对于两个月的宝宝来说,家长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适当的护理,在保证宝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自然地度过这个爱吃手的阶段。

    2025-07-29 15:32:34
  • 1岁半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1岁半宝宝发烧39度时,要及时松解衣物,用32-34℃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密切监测体温和观察精神状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然后尽快带宝宝就医明确发烧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因宝宝免疫系统不完善,发烧可能是严重疾病早期表现,及时就医很关键。 1.及时散热降温 松解衣物:1岁半宝宝发烧39度时,首先要松解宝宝的衣物,穿着过多过厚会影响散热,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利于身体热量散发。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 2.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体温:密切监测宝宝的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了解体温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如果体温持续升高不降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观察精神状态:同时要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是否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若宝宝精神差,即使体温未继续升高,也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处理。 3.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发烧会使宝宝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适当多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以防脱水。 4.及时就医评估 当宝宝发烧39度时,即使采取了上述初步处理措施,也应尽快带宝宝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发烧的原因,如是感染性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还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等,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1岁半的宝宝,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发烧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及时就医很关键。

    2025-07-29 15:29:23
  • 手足口病皮疹特点

    手足口病皮疹分布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少数在臀部、腿部等,形态为疱疹,壁厚、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红晕,消退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部分1-2天从斑丘疹发展为疱疹,婴幼儿皮疹明显,易搔抓,口腔内疱疹致拒食、流涎,年长儿感受清晰,有瘙痒,免疫力低下患儿皮疹更严重、恢复长,需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刺激性物品。 皮疹分布:皮疹通常出现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少数可出现在臀部、腿部等其他部位。手、足部位的皮疹多见于手指、手掌、足底,皮疹可呈圆形或椭圆形,斑丘疹或疱疹样改变。口腔内的皮疹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表现为散在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皮疹形态:皮疹一般为疱疹,疱疹壁厚,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疱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部分患儿的皮疹可能在1-2天内从斑丘疹发展为疱疹。 不同年龄段特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皮疹出现时可能更易搔抓,家长需注意观察皮疹情况。婴幼儿手、足部位的皮疹相对较明显,口腔内疱疹可能导致拒食、流涎等表现。 年长儿:年长儿对皮疹的感受相对更清晰,可能会描述瘙痒等感觉,但总体皮疹特点与婴幼儿类似,仍以手、足、口腔部位的疱疹或斑丘疹为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手足口病的皮疹可能更严重,恢复时间可能更长,需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及病情进展,防止出现继发感染等情况。同时,特殊人群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让患儿接触刺激性物品,防止皮疹加重。

    2025-07-29 15:27:35
  • 2个月宝宝各项发育指标

    2个月宝宝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有不同发育指标,包括俯卧位短暂抬头、偶尔握拳抓握、发元音、眼睛追随彩色物体转动、偶尔与大人眼神交流,且个体发育有差异,明显偏离需咨询医生。 一、大运动发育指标 1.抬头情况:2个月的宝宝俯卧位时,能短暂抬头1-2秒,头部能稍微离开床面,这是颈部肌肉开始发展的体现,说明颈部肌肉力量在逐步增强,为后续更好的抬头打基础。 二、精细运动发育指标 1.手的活动:宝宝会偶尔出现双手握拳的状态,有时候可能会自己松开小手,偶尔能看到宝宝会有无意识的抓握动作,这是手部神经肌肉开始有一定的活动,是精细运动发育的初步表现。 三、语言发育指标 1.发声情况:能发出一些元音,比如“啊”“哦”之类的声音,会随着情绪或者需求表达,这是语言交流的初步发声表现,开始有简单的语音表达意向。 四、认知发育指标 1.视觉追踪:用色彩鲜艳的物体在宝宝眼前缓慢移动时,宝宝的眼睛会追随物体转动,范围大概有90度左右,这是视觉认知开始能追踪外界事物,是认知发育的体现。 五、社交发育指标 1.眼神交流:当和宝宝有面对面交流时,宝宝会偶尔注视大人的脸部,有一定的眼神互动,这是社交互动开始有回应,是社交发育的初步表现。 温馨提示:每个宝宝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受遗传、营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果发现宝宝明显偏离正常指标较多,应及时咨询专业儿科医生,获取专业评估和指导,保障宝宝健康发育。

    2025-07-29 15:24: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