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展开
  • 宝宝黄疸症状

    宝宝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大多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足月儿和早产儿表现有别;病理性出现时间早、进展快、程度重、持续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病理性黄疸可致严重并发症,特殊人群更要重视及时就医。 出现时间: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症状表现:皮肤、黏膜轻度黄染,一般先见于面部、巩膜,然后可遍及躯干和四肢。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程度相对较轻,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早、程度稍重,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超过257μmol/L(15mg/dl),但一般情况良好,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通常不超过257μmol/L(15mg/dl),且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黄疸。 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 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或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 伴随其他症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哭声减弱、肌张力低等表现;如果是溶血性黄疸,还可能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感染性黄疸可能伴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等。 对于宝宝黄疸,家长需要密切观察黄疸的出现时间、进展情况、程度等。如果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因为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人群,更要重视黄疸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以保障宝宝健康。

    2025-10-17 10:30:08
  • 如果宝宝的抵抗力及免疫力差应如何处理

    婴儿提升免疫力需合理喂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利于免疫物质合成与修复,根据月龄开展适度运动促血液循环强体质,避免过度清洁以防破坏菌群平衡,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定期带宝宝体检监测生长发育及免疫相关指标,特殊宝宝依医生建议特殊喂养、运动并规避感染源来提升。 一、合理喂养 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等活性成分,可增强婴儿免疫力。6月龄起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蛋白质(是免疫物质合成的基础)、维生素(如维生素C参与免疫细胞功能、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矿物质(如锌对T淋巴细胞功能重要)等营养素摄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运转。 二、充足睡眠 睡眠时机体进行免疫物质合成与修复,婴儿每天需12~16小时睡眠时间(年龄越小时长越长),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利于宝宝进入深度睡眠,促进免疫系统发育。 三、适度运动 根据宝宝月龄开展适当运动,如婴儿期被动操、大月龄宝宝爬行或走路等,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但需注意运动强度与安全,避免过度疲劳。 四、避免过度清洁 适当接触外界微生物可刺激宝宝免疫系统发育,无需过度清洁,保持家居基本卫生即可,过度使用消毒剂等可能破坏宝宝自身菌群平衡,影响免疫功能。 五、预防接种 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疫苗可刺激宝宝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相应传染病,是增强宝宝特异性免疫力的重要举措。 六、健康监测 定期带宝宝体检,监测生长发育及免疫相关指标(如血常规等),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干预。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特殊病史宝宝,喂养需特殊营养支持,运动遵医嘱,严格规避感染源,依医生个性化建议提升免疫力。

    2025-10-17 10:29:22
  • 宝宝发烧能开空调睡觉吗

    宝宝发烧能开空调睡觉,需将温度调至26℃-28℃,避免出风口直吹宝宝,保持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小月龄宝宝更要谨慎且密切观察,定期清洁空调滤网。 一、温度调节需适宜 宝宝发烧时可以适当开空调睡觉,但要注意将空调温度调节在适宜范围,一般建议设置在26℃-28℃左右。适宜的室温有助于宝宝身体散热,利于体温下降。因为宝宝发烧时,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合适的室温能让宝宝感觉舒适,避免因过热导致身体散热困难,加重发烧症状。 二、注意空调使用细节 1.避免直吹宝宝 空调出风口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否则可能会让宝宝受到冷风刺激,导致血管收缩,不利于身体散热,还可能引起宝宝呼吸道不适等问题。可以将空调出风口调至向上吹,让冷空气自然下沉,使室内温度均匀分布。 2.保持空气流通 在开空调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每隔1-2小时开窗通风10-15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避免室内空气过于浑浊,影响宝宝的呼吸健康。 3.适当增加湿度 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宝宝发烧时身体水分流失可能会相对较多,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宝宝的不适。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将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较为适宜。 三、特殊人群(宝宝)的温馨提示 对于小月龄宝宝,如3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在使用空调时更要格外谨慎。除了要注意上述温度、出风口、通风、湿度等方面的问题外,还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宝宝是否有打寒战、皮肤苍白等不适表现,如果有应及时调整空调设置。同时,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防止滤网滋生细菌、灰尘等,在宝宝呼吸过程中被吸入,引发呼吸道感染等问题,而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宝宝的发烧病情。

    2025-10-17 10:28:51
  • 宝宝头上的舅舅屎能抠吗

    宝宝头上的乳痂一般不建议直接抠除,因宝宝皮肤娇嫩,直接抠挖易致损伤、感染和宝宝疼痛哭闹。正确方法是先涂抹婴儿油等软化乳痂1-2小时,再用柔软梳子顺头发生长方向轻柔梳理,新生儿和有特殊病史宝宝处理更要谨慎,需用科学轻柔方法保障宝宝头皮健康安全。 一、不建议直接抠除的原因 皮肤损伤风险:宝宝的头皮皮肤厚度较薄,角质层也相对脆弱,用手指直接抠挖很容易导致头皮破损。一旦破损,细菌等病原体就容易侵入,引发头皮感染,出现红肿、化脓等症状,严重影响宝宝的头皮健康。 疼痛刺激:抠挖乳痂会给宝宝带来疼痛感受,可能会引起宝宝哭闹不安,不利于宝宝的情绪稳定和身心发展。 二、正确处理方法 先软化乳痂:可以在宝宝头上涂抹一些婴儿油、橄榄油等,让乳痂浸泡软化,一般浸泡1-2小时左右,这样乳痂会变得相对松软,更容易清理,但也不要浸泡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宝宝头皮皮肤的正常功能。 轻柔清理:使用柔软的婴儿梳子,顺着宝宝头发生长的方向轻轻梳理,乳痂会随着梳子慢慢脱落。如果还有残留的乳痂,可以用温水轻轻冲洗,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宝宝。 三、不同情况的特殊考虑 新生儿:新生儿的头皮更为娇嫩,处理时要格外轻柔,严格按照上述正确方法操作,避免任何可能损伤头皮的行为。因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头皮感染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全身感染风险。 有特殊病史的宝宝:如果宝宝有头皮皮肤疾病史或者其他健康问题,在处理乳痂时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宝宝的具体健康状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不会因处理乳痂而加重宝宝的健康问题。 总之,对于宝宝头上的乳痂,不可以直接抠除,应采用科学、轻柔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宝宝头皮的健康和安全。

    2025-10-17 10:27:57
  • 宝宝耳背后有硬包看什么科

    宝宝耳背后有硬包可看儿科或小儿外科,可能是淋巴结肿大(多因附近组织器官炎症致儿童耳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不同年龄原因有差异)、皮脂腺囊肿(耳后皮肤皮脂腺导管堵塞致皮脂淤积形成,婴幼儿需谨慎处理)、脂肪瘤(良性肿瘤由脂肪细胞聚集而成,需密切观察其变化),发现硬包要观察相关表现,及时带宝宝到相应科室就诊以明确病因做针对性处理。 淋巴结肿大:儿童耳后淋巴结较丰富,若宝宝耳背后硬包是淋巴结肿大所致,多因附近组织器官有炎症引起,如耳部、头皮局部感染等,此时可前往儿科就诊。一般来说,感染控制后淋巴结肿大可能逐渐消退。不同年龄的宝宝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有一定差异,婴儿期可能与母体抗体传递及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等因素相关,较大儿童则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儿童期疾病引发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关。 皮脂腺囊肿:耳后皮肤的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逐渐淤积形成囊肿,也可表现为耳背后硬包,这种情况可到小儿外科就诊。皮脂腺囊肿通常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但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对于婴幼儿的皮脂腺囊肿,由于其皮肤较薄嫩,在观察和处理时需更加谨慎,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等刺激。 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脂肪细胞聚集而成,也可能出现在耳后,可就诊于小儿外科。脂肪瘤通常边界清楚,质地柔软,但也有部分质地较硬。对于儿童期发现的脂肪瘤,需要密切观察其大小、质地等变化情况,若短期内明显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需进一步评估。 当发现宝宝耳背后有硬包时,家长应注意观察硬包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以及宝宝有无发热、哭闹不安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带宝宝到相应科室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17 10:26: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