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刘慧燕副主任医师(5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刘慧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展开
  • 尿不湿最好多长时间换一次

    尿不湿更换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建议2-3小时更换一次,但具体时间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排尿情况以及尿不湿的材质等因素来决定。 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他们的膀胱容量较小,需要更频繁地更换尿不湿,通常每2-3小时更换一次。随着宝宝的成长,膀胱容量逐渐增加,更换尿不湿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也不建议超过3小时。 此外,如果宝宝尿量较多,或者尿不湿已经湿透,就需要及时更换,以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爽,避免尿布疹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情、动作等方式来判断宝宝是否需要更换尿不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材质的尿不湿吸收能力不同,更换时间也可能会有所差异。在选择尿不湿时,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状况,及时调整更换尿不湿的时间。 总之,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更换尿不湿的时间,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爽,避免尿布疹等问题的发生。

    2025-06-09 17:33:59
  • 几个月婴儿游泳的好处

    几个月的婴儿游泳有很多好处,如促进身体发育、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智力发育、改善睡眠质量、培养良好性格等,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和卫生。 1.促进身体发育:游泳可以锻炼婴儿的肌肉和骨骼,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发育。 2.提高心肺功能:游泳可以让婴儿的心肺得到锻炼,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3.促进智力发育:游泳可以刺激婴儿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婴儿的认知能力。 4.改善睡眠质量:游泳可以让婴儿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让婴儿更加健康快乐。 5.培养良好的性格:游泳可以让婴儿与家长互动,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亲子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游泳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在游泳前,家长需要检查水质和水温,确保婴儿的安全。在游泳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情况,确保婴儿的呼吸和安全。如果婴儿有任何不适或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游泳。

    2025-06-09 17:30:35
  • 婴儿拍嗝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正确姿势是将婴儿竖起,趴在大人肩膀上,空心掌轻拍后背。 婴儿拍嗝的正确姿势是:将婴儿竖起,趴在大人的肩膀上,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婴儿的后背。 1.将婴儿竖起 这样可以防止奶液倒流,避免呛奶。 2.趴在大人的肩膀上 这个姿势可以让婴儿的头部高于胃部,有利于气体排出。 3.用空心掌轻轻拍打 拍打时要注意力度,不能太用力,以免伤害到婴儿。同时,要从下往上轻轻拍打,帮助婴儿排出胃部的气体。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情况都不同,有些婴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不同的姿势来拍嗝。如果婴儿在拍嗝后仍然吐奶或不舒服,应该及时咨询医生。此外,对于早产儿或有特殊健康问题的婴儿,拍嗝的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总之,正确的拍嗝姿势可以帮助婴儿排出胃部的气体,减少吐奶和呛奶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让婴儿感到舒适。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婴儿的反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025-06-09 17:28:41
  • 小儿肠炎症状有哪些

    小儿肠炎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主要症状有腹泻、呕吐、腹痛、发热、脱水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不同年龄、体质的孩子症状可能不同。 1.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有时甚至呈水样。 2.呕吐: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 3.腹痛:腹部阵发性疼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饮食。 4.发热:体温可能会升高,一般为低热,但也可能出现高热。 5.脱水:由于腹泻和呕吐,孩子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 6.其他症状: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体质的孩子,肠炎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此外,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2025-06-09 17:26:07
  • 孩子身上出了透明水泡怎么办

    孩子身上出透明水泡可能是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也可能是蚊虫叮咬、过敏等原因,建议观察症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注意饮食,及时就医诊断。 1.观察症状:注意水泡的数量、大小、分布部位,以及孩子是否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 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孩子搔抓水泡,以防感染。可以用温水清洗皮肤,保持干燥。 3.避免感染:不要让孩子与其他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4.注意饮食: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5.就医诊断:如果水泡持续增多、变大,或者孩子出现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水泡,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就医时,应详细告知医生孩子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6-09 17:23: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