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刘慧燕副主任医师(9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刘慧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营养保健的诊治。展开
  • 儿童吃什么钙片好,补钙快

    儿童补钙以食补为主,选择乳酸钙等有机钙或葡萄糖酸钙,补充维生素D,多摄入奶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避免高盐饮食等干扰因素,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补钙。 儿童补钙以食补为最佳,在需要的情况下,再选择钙剂补充。以下是一些儿童补钙的建议: 选择钙剂:乳酸钙、氯化钙、碳酸钙等有机钙更适合儿童,因为它们的吸收率较高,对肠胃刺激较小。葡萄糖酸钙则适合胃酸缺乏的儿童。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除了食物来源,还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 注意饮食:儿童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避免干扰因素:高盐饮食、过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会影响钙的吸收,应避免。 合理用药:钙剂补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补钙。 特殊人群:早产儿、双胞胎等群体,钙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补钙。 总之,补钙并非越多越好,儿童补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补钙的安全和有效性。

    2025-05-15 18:13:58
  • 宝宝缺d3有什么症状

    D3指的是维生素D3,其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婴儿若缺乏维生素D3,往往会有一系列表现与症状,比如爱哭闹、出汗多、枕秃等。 一、爱哭闹:由于缺乏维生素D3容易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强,这就会使得婴儿经常哭闹,且容易被激怒。 二、出汗多:维生素D3能够促进钙的吸收,一旦缺乏就容易引起钙吸收减少,而机体缺钙时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出汗增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尤其在晚上睡觉时容易出现。 三、枕秃:这种营养物质缺乏后,婴儿容易哭闹,哭闹过程中会产生相对较多的热量,也就容易出汗,汗液会刺激头皮引发瘙痒,而婴儿不会抓挠,为了缓解瘙痒就会一直摇头,时间久了就会在后脑靠上部位出现一圈头发减少的现象。 此外,还可能引起O型腿、鸡胸等情况。平时要多留意婴儿的状况,如果怀疑婴儿缺乏维生素D3,可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总之,对于婴儿是否缺乏维生素D3要密切关注其相关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检查确诊。

    2025-05-15 18:11:33
  • 小孩吃奶粉到几岁最合适

    通常来说,孩子吃奶粉吃到3岁至5岁左右较为适宜,如此能够满足孩子身体的营养需求。具体情况如下: 一、奶粉的本质及营养:奶粉是将动物奶去除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孩子食用奶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二、奶粉的分类:目前的奶粉通常是按照年龄段来进行划分的,主要有针对0岁到6个月、6个月到12个月、1岁到3岁以及3岁到5岁这四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奶粉所包含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 三、孩子吃奶粉的适宜时长:所以孩子吃奶粉一般吃到3岁到5岁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在孩子5岁后,其肠胃功能已经较为健全完善,此时可以直接选择奶制品来食用,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并保证规律的作息,以促进孩子对营养的充分吸收。 总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奶粉的食用,在合适的阶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5-05-15 18:05:58
  • 小孩子晚上睡觉哭闹是什么原因

    孩子晚上睡觉哭闹可能源于肠痉挛或做噩梦。 一、肠痉挛:这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功能异常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胃肠道寒冷、饥饿有关,也可能是胃肠道积气或肠道寄生虫毒素刺激所致。在发病时会引起突然的阵发性腹痛,疼痛剧烈,此时孩子会阵发性哭闹,甚至伴有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等症状。 1.胃肠道寒冷:比如孩子腹部着凉。 2.饥饿:较长时间未进食。 3.胃肠道积气:可能是进食过快等原因导致气体积聚。 4.肠道寄生虫毒素刺激:如体内有寄生虫。 二、做噩梦:做梦是生理现象,孩子日常受到强烈刺激或惊吓,如被父母打骂或被狗撵等,睡觉时可能就会做噩梦,做噩梦时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不止、惊慌、哭闹后难以入睡。 总之,孩子晚上睡觉哭闹可能是肠痉挛或做噩梦等情况引起的,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5-15 18:03:11
  • 婴儿睡觉手抖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睡觉时手一抖一抖,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由缺钙、癫痫等引起,需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治疗。 一、正常生理现象 由于新生儿年纪小,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难以抑制肢体抖动,从而导致睡觉时手一抖一抖。这属于正常情况,通常会随着新生儿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 二、缺钙 如果新生儿缺钙和维生素D,会使血液中钙质降低,神经敏感度增强,抑制身体肌肉的能力下降,进而出现睡觉时手一抖一抖的现象。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通过为母亲补钙来改善;对于奶粉喂养的新生儿,可遵医嘱喂其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并多带新生儿晒太阳,以帮助促进钙的吸收。 三、癫痫 新生儿患癫痫后,主要症状是无法控制肢体正常活动,会出现睡觉时手一抖一抖,还可能伴有不由自主哭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妥英钠片、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新生儿睡觉时手抖动可能有多种原因,要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05-15 18:00: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