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展开
  • 初生婴儿打嗝是什么原因

    初生婴儿打嗝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生理因素如膈肌发育不完善、吃奶相关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空气刺激,还有胃肠道功能不成熟、个体差异等因素,打嗝时可通过简单方法缓解,若频繁且伴异常症状需就医,日常要注意环境和喂养来减少打嗝发生。 一、生理因素导致初生婴儿打嗝 (一)膈肌发育不完善 初生婴儿的膈肌还未发育成熟,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当受到一些刺激时,比如吸入冷空气、吃奶过急等,容易引起膈肌突然收缩,从而导致打嗝。这是因为婴儿的膈肌运动主要靠肋间肌来带动,神经传导不稳定,使得膈肌容易出现不自主的快速收缩动作。 (二)吃奶相关因素 1.吃奶过急:如果婴儿吃奶速度过快,在吃奶过程中会吸入较多空气。空气进入胃肠道后,会刺激膈肌,引发打嗝。例如,婴儿饥饿时吃奶速度通常较快,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奶嘴不合适:当使用奶瓶喂养时,如果奶嘴的孔径过大,婴儿吃奶时会吸入过多空气;而孔径过小,婴儿需要用力吸吮,也容易同时吸入空气,进而导致打嗝。 二、环境因素导致初生婴儿打嗝 (一)温度变化 当婴儿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比如暴露在冷空气中或者穿着过少,婴儿的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膈肌痉挛,出现打嗝现象。例如在季节更替时,室内温度较低且没有及时给婴儿增添衣物,就可能导致婴儿打嗝。 (二)空气刺激 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或者存在刺激性气味,也可能影响婴儿的呼吸和膈肌功能,从而引发打嗝。比如室内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后未充分通风,婴儿吸入相关气味后可能出现打嗝情况。 三、其他可能因素 (一)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初生婴儿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胃肠蠕动相对不规律。如果存在轻微的胃肠胀气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影响到膈肌,导致打嗝。例如,婴儿进食后胃肠内气体积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进而引起打嗝。 (二)个体差异 每个婴儿的身体状况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婴儿可能天生对一些外界刺激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打嗝情况。比如有的婴儿可能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就比其他婴儿更易因各种因素出现打嗝现象。 当初生婴儿出现打嗝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比如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帮助排出吸入的空气;或者给婴儿喂一些温水等。但如果婴儿打嗝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导致的可能。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婴儿所处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合理喂养,避免婴儿吃奶过急等情况,以减少打嗝的发生。

    2025-10-16 12:58:18
  • 满月宝宝拉稀黄水怎么回事

    满月宝宝拉稀黄水可由生理性因素如母乳喂养前列腺素高或肠道发育未完善、喂养不当如奶粉冲调或频率不规律、感染性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因素如奶粉蛋白过敏引发,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体温等,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腹部保暖,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原因并采取合理措施。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满月宝宝拉稀黄水 1.母乳喂养相关:若宝宝为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可能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拉稀黄水的情况,此类情况通常宝宝精神状态良好,体重能正常增长,一般无需特殊医疗干预,只需持续观察宝宝一般状况即可。 2.肠道发育未完善:满月宝宝肠道功能尚处于逐步发育阶段,消化酶分泌等功能不够成熟,对母乳或奶粉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也可能出现拉稀黄水现象,只要宝宝无其他异常表现(如精神萎靡、持续哭闹等),可随宝宝成长逐渐改善。 二、喂养不当引发满月宝宝拉稀黄水 1.奶粉冲调问题:奶粉冲调时浓度不合适,过稀或过浓都可能影响宝宝肠道消化,导致拉稀黄水。过稀可能使宝宝摄入营养不足,过浓则会增加肠道消化负担;另外喂奶量不当,过多或过少都会打乱宝宝肠道消化节律,引发拉稀黄水情况。 2.喂养频率不规律:喂奶间隔无规律,导致宝宝肠道消化节奏紊乱,也可能出现拉稀黄水,需注意建立相对稳定的喂养频率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三、感染性因素导致满月宝宝拉稀黄水 1.病毒感染:常见如轮状病毒感染,除了拉稀黄水外,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多发生在秋冬季节,需密切观察宝宝病情变化,若出现精神差、尿量减少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细菌感染:肠道受到细菌侵袭,如大肠杆菌等感染,也会引起拉稀黄水,可能伴随发热、大便性状改变更明显(如含黏液、脓血等),需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四、过敏因素导致满月宝宝拉稀黄水 若为奶粉喂养宝宝,可能对牛奶蛋白过敏,除了拉稀黄水外,常伴有皮肤湿疹等过敏表现,需考虑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等特殊配方奶粉来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五、护理及注意事项 对于满月宝宝拉稀黄水,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体温等情况。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同时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加重肠道不适。若宝宝拉稀黄水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合理措施。

    2025-10-16 12:56:57
  • 六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办

    六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喂水、拍背排痰;保持室内空气适宜,调节湿度、通风;观察病情变化,留意痰液情况和宝宝一般状况;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多,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多给宝宝喂水:六个月的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时,多喂水可以湿润呼吸道,使痰液变稀,更容易咳出。一般每2-3小时喂一次,每次喂10-20毫升左右,具体量可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而且对于六个月的宝宝来说,水是比较安全且有效的稀释痰液的方法。 2.拍背排痰:让宝宝侧卧,家长用空心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拍背可以促进宝宝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利于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拍3-5分钟,每天可拍2-3次。例如,在宝宝进食后1小时左右进行拍背,避免因拍背引起宝宝呕吐。 二、保持室内空气适宜 1.调节湿度:室内空气干燥会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宝宝呼吸道保持湿润,利于痰液的排出。一般来说,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2.保持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有助于宝宝呼吸顺畅,减少呼吸道的刺激,对于缓解喉咙有痰的情况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冷风,防止受凉加重病情。 三、观察病情变化 1.留意痰液情况:密切观察宝宝痰液的颜色、量等情况。如果痰液由清稀变为黄色黏稠,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等情况;如果痰液量明显增多,或者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发热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例如,当宝宝痰液变黄且伴有发热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血常规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类型。 2.关注宝宝一般状况: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萎靡、食欲明显下降,即使喉咙有痰的情况没有明显加重,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影响到了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六个月的宝宝,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格外小心。例如,在使用加湿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加湿器中的水滋生细菌后通过空气被宝宝吸入。同时,拍背时要注意手部力度,防止对宝宝造成伤害。如果宝宝喉咙有痰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异常加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6 12:56:17
  • 一个月宝宝便秘怎么办

    一个月宝宝便秘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妈妈注意饮食,配方奶喂养注意冲调比例)、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适当增加活动量(如让宝宝俯卧做类似蹬自行车动作等)来改善,若便秘超1周或伴腹胀明显、呕吐、精神差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问题。 一、调整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宝宝: 妈妈的饮食会影响母乳质量进而影响宝宝排便情况。妈妈应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宝宝便秘。一般来说,妈妈每天应保证摄入1500-2000ml的水,蔬菜每天可摄入300-500g,水果每天可摄入200-350g。 2.配方奶喂养宝宝: 要注意按照配方奶的正确冲调比例进行冲调。有些宝宝可能对配方奶中的成分不适应导致便秘,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更换合适的配方奶,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更换。 二、腹部按摩 1.操作方法: 在宝宝吃奶后1小时左右,让宝宝仰卧位,家长将双手搓热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的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时间可以控制在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宝宝排便。例如,每次按摩时,从宝宝右下腹开始,向上再向左,围绕肚脐做环形按摩,就像时钟指针从3点到9点的方向进行。 三、适当增加活动量 1.具体做法: 在宝宝清醒时,可让宝宝进行适当的活动,比如让宝宝俯卧,然后轻轻抬起宝宝的双腿,做类似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可进行3-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也可以让宝宝在家长的看护下进行短时间的翻身等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宝宝的胃肠蠕动,对改善便秘有帮助。不过要注意活动时的安全,避免宝宝受伤。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现以下情况需就医: 如果宝宝便秘情况持续超过1周,或者同时伴有腹胀明显、呕吐、精神差等情况,可能存在肠道畸形等器质性问题,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等)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当宝宝腹胀明显,触摸腹部较硬,并且精神状态不佳,不愿意吃奶时,就需要尽快就医,以排除肠道梗阻等严重疾病。 一个月的宝宝身体各器官功能还不完善,在处理便秘问题时要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10-16 12:53:57
  • 妈妈有甲亢对宝宝的影响

    妈妈患有甲亢对宝宝有诸多影响,孕期会增加流产、早产风险,致胎儿生长受限、甲状腺功能异常;哺乳期可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甲状腺功能并影响其生长发育,孕期需定期产检、营养支持,哺乳期要谨慎用药、监测宝宝状况,以保障宝宝健康生长发育。 一、孕期甲亢对宝宝的影响 (一)流产、早产风险增加 孕妇患有甲亢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影响母体的内分泌环境以及子宫内的微环境,从而增加流产、早产的发生几率。有研究表明,甲亢孕妇发生流产的风险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早产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群。 (二)胎儿生长受限 过高的甲状腺激素会干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胎儿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下降,进而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的平均体重。 (三)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 母体的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如果孕期甲亢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等情况;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可能影响其神经系统和体格的正常发育。 二、哺乳期甲亢对宝宝的影响 (一)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甲状腺功能 抗甲状腺药物可以通过乳汁分泌,若哺乳期妈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甲亢治疗,药物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干扰宝宝自身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导致宝宝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如果哺乳期妈妈甲亢未得到良好控制,自身代谢处于高代谢状态,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质量,进而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导致宝宝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 三、预防及应对措施 (一)孕期 1.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甲亢情况。一旦确诊甲亢,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如必要时可选用丙硫氧嘧啶等药物,但要密切监测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2.营养支持:保证孕妇摄入充足且均衡的营养,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维持正常的代谢状态。 (二)哺乳期 1.药物选择:哺乳期甲亢妈妈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宝宝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宝宝的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 2.监测宝宝状况:哺乳期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高增长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妈妈患有甲亢对宝宝会有多方面的潜在影响,孕期和哺乳期的妈妈都需要加强监测和规范治疗,以最大程度保障宝宝的健康生长发育。

    2025-10-16 12:53: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