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吃了芒果喂奶婴儿过敏
母亲吃芒果后喂奶,婴儿可能过敏,症状有皮肤发红等,应停止喂奶并就医,本身或婴儿有过敏史时更应注意避免过敏食物。 如果母亲在吃芒果后喂奶,婴儿可能会过敏。这是因为芒果中含有一些蛋白质和果酸,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母亲的乳汁传递给婴儿,导致婴儿过敏。 婴儿过敏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发红、瘙痒、腹泻、呕吐、咳嗽、喘息等。如果母亲发现婴儿有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喂奶,并带婴儿去看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母亲避免食用芒果或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给婴儿进行适当的治疗。 此外,如果母亲本身就是过敏体质,或者婴儿有家族过敏史,那么婴儿过敏的风险可能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应该更加小心地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喂养。 总之,母亲在吃芒果后喂奶时,应该密切关注婴儿的反应,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如果母亲本身或婴儿有过敏史,应该更加注意避免过敏食物的摄入。
2025-07-02 15:09:51 -
宝宝大便有粘液带血丝是什么病
消化道疾病是宝宝便血最常见原因,包含食管异物、溃疡病、急性胃炎、肠套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肠息肉、肛裂等都可能致宝宝便血。以下详细阐述: 一、若大便有鲜红血丝,可能是直肠息肉、结肠息肉与肛门裂导致,需进一步检查。比如直肠息肉,它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容易引起大便带血。 二、大便除血液外还含大量黏液,且粪质少并伴阵发性腹痛症状,要考虑肠套叠。肠套叠是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会出现这种典型表现。 三、大便带脓血且有腥臭味,要考虑是否为痢疾、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等,这些疾病会使宝宝大便出现黏液血丝。比如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四、还有常见情况,新生儿吞入母亲产道血或在妈妈乳头破裂出血时吸食了乳汁,宝宝也会出现便血。 总之,宝宝便血的原因多样,要仔细观察便血的特点并结合其他症状来判断具体原因,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
2025-07-02 15:07:27 -
手足口病一定会发烧吗
手足口病不一定会发烧,是否发烧取决于病毒类型和个体差异。 手足口病不一定会发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多为重症,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手足口病的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疱疹,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尤其是低龄儿童,皮疹不典型,可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而无发热。 因此,手足口病不一定会发烧,是否发烧取决于感染的病毒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2025-07-02 15:06:54 -
两岁宝宝有鼻炎怎么办
两岁宝宝鼻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缓解,积极配合能好转。 一、一般治疗 若宝宝鼻炎是气候干燥致鼻腔黏膜受损,易出现打喷嚏症状。此时要让宝宝多注意休息,多喝温水,这样既能促进肠胃蠕动、疏通大便,也有利于康复。 二、药物治疗 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鼻黏膜急性炎症。此时需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炎症,通窍鼻炎颗粒、鼻炎宁颗粒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三、手术治疗 若病情严重,可待成年后手术,常见手术方案包括选择性神经切断术、下鼻甲成形术、前鼻孔闭合术等。 此外,还可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总之,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利于控制病情。 文章主要阐述了两岁宝宝鼻炎的几种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要注意休息和多喝水,药物治疗可使用特定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情况且需成年后进行,同时也提到了热敷等其他缓解方式,强调要严格按医嘱用药控制病情。
2025-07-02 15:04:30 -
宝宝得手足口病后手脱皮是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中。在手手足口病的皮疹消退后,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手、足、臀部的脱皮现象,这是手足口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会在1-2周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避免感染。 手足口病后手脱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皮肤表皮细胞的代谢紊乱,皮肤角质层松解,从而引起脱皮。此外,手足口病皮疹消退后,皮肤会出现短暂的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脱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手足口病后手脱皮的同时,伴有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或者脱皮面积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感染或并发症的可能。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来说,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应注意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同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7-02 15: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