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幼儿急疹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
幼儿急疹潜伏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发热期多突然起病体温迅速升至较高且持续数天伴轻微上呼吸道症状等,出疹期热退疹出,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先颈躯干后蔓延,数天出齐后渐消且无色素沉着脱屑。 一、潜伏期表现 幼儿急疹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此阶段患儿一般状态良好,无特殊异常表现,家长较难察觉明显征兆。 二、发热期表现 1.突发高热:多为突然起病,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且发热持续时间相对固定,一般持续3~5天。此阶段患儿可能伴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如轻度流涕、偶尔咳嗽等,但整体一般情况相对较好,精神状态多可维持正常,无明显萎靡等表现。 2.其他伴随表现:部分患儿在发热过程中可能出现烦躁不安,但通常无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剧烈呕吐、腹泻等情况相对少见。 三、出疹期表现 1.热退疹出:当发热持续3~5天后,体温可突然降至正常,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毫米,压之褪色,皮疹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逐渐蔓延至面部和四肢。 2.皮疹特点:皮疹通常在1~2天内迅速出齐,之后又在1~2天内逐渐消退,消退后一般无色素沉着及脱屑现象。此阶段患儿一般情况多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恢复良好,皮疹本身一般无瘙痒等不适症状(少数患儿可能因皮疹出现轻微不适,但通常不影响整体状态)。
2025-08-14 15:38:33 -
水痘传染吗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均具传染性,传播途径有飞沫和直接接触,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孕妇感染可影响胎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病情严重需避免接触。 传染源: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及疱疹液中,从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易感人群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疱疹液或被污染的用具等也可引起感染。例如,与水痘患者共用毛巾、衣物等,都有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儿童时期患水痘后,病毒可能会潜伏在体内,成年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有可能引发带状疱疹,但带状疱疹患者不是水痘的主要传染源。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所以孕妇若未患过水痘且接触了水痘患者,应及时就医咨询,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水痘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病程较长,并发症发生风险也较高,需格外注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一旦接触应及时评估并采取防护或治疗措施。
2025-08-14 15:36:31 -
如何治疗宝宝咳嗽并伴有吐奶现象
宝宝出现咳嗽伴吐奶时可将上身抬高呈斜坡卧位,采取少量多次喂养并在喂养后竖抱轻拍背部排空气,密切关注咳嗽频率、程度及吐奶量、颜色等情况,异常及时就医,还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以减少咳嗽吐奶诱因。 一、体位调整:宝宝出现咳嗽伴吐奶时,可将其上身抬高呈30度左右斜坡卧位,因婴儿胃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抬高体位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缓解吐奶及因反流刺激气道导致的咳嗽情况。二、喂养方式调整:1.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宝宝进食过急过快,防止因吞咽过多空气引发咳嗽后吐奶,遵循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能减轻胃肠道负担;2.喂养后体位护理:喂养完毕后,竖抱宝宝并轻拍背部,一般持续20分钟左右,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降低吐奶发生概率,进而减少因吐奶刺激引起咳嗽的可能。三、观察护理:密切关注宝宝咳嗽频率、程度以及吐奶的量、颜色等情况,若咳嗽频繁且吐奶量多、呈黄绿色或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由于婴儿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病情变化较快,需警惕呼吸道感染加重或其他疾病可能。四、环境因素调控: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环境可让宝宝呼吸舒适,减少呼吸道受刺激引发咳嗽,从而降低吐奶诱发几率。
2025-08-14 15:34:42 -
小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观察儿童发烧需留意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精神状态及伴随症状,体温<38.5℃无明显不适可松开衣物用温水擦额头颈部等部位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浴),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提供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多饮水,若发烧超三天不退、体温>39℃物理降温无效或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低龄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关注。 一、观察评估需留意儿童年龄阶段,如婴儿(<3月龄)、幼儿(3月龄-3岁)等不同年龄发烧表现可能有差异,同时关注精神状态、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皮疹等),不同表现需不同应对考量。二、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38.5℃且儿童无明显不适时,可松开衣物以利于散热,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需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儿童皮肤稚嫩易吸收酒精致不良反应。三、休息护理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让身体得以修复,提供清淡易消化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适当多饮水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维持身体代谢需求。四、及时就医情况若孩子发烧超过3天不退,或体温>39℃且经物理降温无效,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呼吸困难、持续呕吐等症状时,需及时带孩子就医,进一步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尤其低龄儿童病情变化较快,更需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2025-08-14 15:30:33 -
打完疫苗可以喝奶吗
接种疫苗后可以喝奶,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避免过度饮用,同时要观察身体反应。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一般来说,打完疫苗后可以正常饮食,包括喝奶。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如果已知对牛奶或奶制品过敏,应避免食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避免过度饮用:过量饮用牛奶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 观察身体反应:接种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身体有无不适反应,如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接种疫苗后的饮食注意事项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接种疫苗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其身体反应,避免过度运动;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着凉;孕妇接种疫苗后,应咨询医生,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总之,打完疫苗后可以喝奶,但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避免过度饮用。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就医。
2025-08-14 15: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