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展开
  • 孩子不停地咳嗽怎么办

    孩子不停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初步判断原因,可通过环境、饮水、体位调整等非药物干预缓解,若有高热、呼吸急促等严重情况或怀疑过敏要及时就医排查,明确过敏要远离过敏原。 一、初步判断咳嗽原因 孩子不停地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引发过敏性咳嗽)、气道异物(儿童误将小物件吸入气道)、环境因素(空气过于干燥、有刺激性气味等)。不同原因导致的咳嗽表现可能略有不同,比如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过敏引起的咳嗽往往有接触过敏原的相关情况,且可能伴有打喷嚏、眼痒等表现。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环境调整:若因环境干燥导致咳嗽,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为宜;若有刺激性气味,要避免孩子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打扫灰尘等。 饮水调整:让孩子适当多喝温水,温水可以湿润呼吸道,减轻咳嗽症状。对于婴幼儿,可以少量多次喂水。不同年龄的孩子饮水量有所差异,一般学龄前期儿童每天饮水量约1000-1400ml,学龄期儿童约1200-1600ml,但具体还需根据孩子的活动量、环境等调整。 体位调整:当孩子咳嗽时,可将其抱起,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有助于痰液引流,减轻咳嗽。对于小月龄婴儿,喂奶后不要立即平卧,可适当竖抱拍嗝,防止吐奶引起呛咳加重咳嗽。 三、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或反复发热)、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幼儿超过40次/分钟)、喘息、面色发绀、精神萎靡、咳嗽持续超过2周无好转等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肺炎、支气管炎加重、气道异物等严重疾病。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的孩子,出现咳嗽更要谨慎,需及时就医评估。 四、排查过敏因素相关措施 如果怀疑孩子咳嗽与过敏有关,要仔细回忆孩子近期接触的物质,如更换的新洗衣液、新的宠物、新搬入的环境等。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如果明确是过敏引起的咳嗽,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例如对尘螨过敏的家庭,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使用防螨寝具等。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在季节变化或花粉较多的时期,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

    2025-10-17 12:25:15
  • 小儿病毒性发烧是不是只能等

    小儿病毒性发烧需多维度应对,要监测体温与一般状况,保持适宜环境、用湿毛巾擦身等物理降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严重症状或发热超3天无缓解等情况及时就医,家长要科学应对保障小儿健康。 一、监测体温与一般状况 体温监测:密切关注小儿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对于38.5℃以下的低热,需关注小儿精神状态、食欲等一般情况;若体温≥38.5℃且小儿出现烦躁、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不适表现时则需积极干预。不同年龄段小儿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婴儿可能表现为嗜睡、拒奶等,幼儿可能诉说头痛、乏力等。 一般状况观察:同时观察小儿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以及皮肤有无皮疹等情况,这些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毒性感染的类型,例如幼儿急疹常先有高热,热退疹出。 二、物理降温措施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50%-60%。让小儿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利于散热,避免包裹过严。 局部降温:可使用湿毛巾擦拭小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可维持5-10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操作。对于婴儿,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浴,因为婴儿皮肤薄嫩,酒精可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鼓励小儿多饮用温水,少量多次饮用,以预防发热引起的脱水。发热时小儿通过呼吸、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加,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小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毒素排出。不同年龄小儿每日所需水分量不同,一般婴儿每日需水量约120-150ml/kg,幼儿约100-140ml/kg,要根据小儿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 四、及时就医评估 当小儿病毒性发烧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且经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伴有频繁呕吐、剧烈头痛、抽搐、呼吸困难、精神极度萎靡等严重症状;发热时间超过3天仍无明显缓解迹象等。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等)来明确病因,指导进一步治疗。例如,若考虑为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但需严格遵循适应证及用药规范,尤其要注意小儿的年龄禁忌等情况。 小儿病毒性发烧需要家长密切关注、科学应对,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障小儿的健康,既不能盲目等待不做处理,也不能过度紧张滥用药物等,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综合考虑小儿各方面情况进行合理干预。

    2025-10-17 12:24:27
  • 孩子肚子难受是怎么回事

    孩子肚子难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消化系统问题方面,饮食因素包括暴饮暴食、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胃肠感染有病毒性胃肠炎、细菌性肠炎;外科情况有肠套叠、肠梗阻;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胃肠道,如呼吸道感染可致胃肠功能紊乱,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会出现胃肠道症状。 一、消化系统问题 1.饮食因素 暴饮暴食:儿童如果短时间内进食过多,胃肠需要消化大量食物,容易导致肚子难受,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例如,一次性吃很多油炸食品、甜食等,会加重胃肠负担。 食物过敏或不耐受:部分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比如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会出现肚子胀气、腹泻等不适;对海鲜过敏的孩子吃了海鲜后,也可能出现肚子难受、皮疹等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可能对不同食物有过敏或不耐受情况,婴儿期常见对牛奶蛋白过敏,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对其他食物产生反应。 2.胃肠感染 病毒性胃肠炎:常见的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等。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腹泻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等问题。不同年龄孩子感染后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幼儿可能更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细菌性肠炎: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引起的肠炎。孩子可能有腹痛、腹泻,大便可能带有黏液、脓血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年龄较小的孩子感染后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 二、外科情况 1.肠套叠 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典型表现为突发的剧烈阵发性腹痛,孩子哭闹不安,伴有呕吐、果酱样大便等。孩子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肚子难受的情况,家长需特别留意孩子的异常表现。 2.肠梗阻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肠粘连、肠扭转等。孩子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不同年龄的孩子肠梗阻的原因可能不同,新生儿肠梗阻多与先天肠道畸形有关,较大儿童可能因肠粘连等后天因素引起。 三、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胃肠道 1.呼吸道感染 有些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肚子难受、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毒素或发热等影响了胃肠功能。不同年龄孩子呼吸道感染时胃肠道症状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幼儿可能更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 2.全身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除了皮肤紫癜外,部分孩子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甚至便血等。好发于学龄期儿童,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年龄不同,过敏性紫癜累及胃肠道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学龄期儿童相对更易被发现异常表现。

    2025-10-17 12:23:24
  • 小儿支气管肺炎不发烧了是要好了吗

    小儿支气管肺炎不发烧了可能是病情好转迹象,但需综合多方面判断,要结合炎症控制、其他伴随症状、不同年龄小儿特点来综合考量,且即使不发烧了仍需持续观察体温、呼吸道症状、精神状态等并配合相关检查全面评估肺部炎症恢复情况来准确判断病情是否真好转。 一、从病情发展角度分析 1.炎症控制方面 发烧通常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表现,当感染引起的炎症得到一定控制时,体温可能逐渐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支气管肺炎,若炎症不再持续加重,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情况改善,体温会趋于正常。例如,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小儿支气管肺炎,随着抗感染等治疗措施的起效,炎症被逐步控制,体温可能首先恢复正常。 但要注意,有些患儿可能病情并没有完全好转,只是处于体温暂时正常阶段。比如重症肺炎患儿,可能存在多种并发症或者感染未得到彻底控制,虽然体温不烧了,但可能仍有咳嗽、气促、精神差等其他症状。 2.其他伴随症状角度 还需要结合咳嗽、咳痰、呼吸情况等其他症状来看。如果小儿支气管肺炎不发烧了,同时咳嗽较前减轻,痰量减少,呼吸平稳,精神状态有所改善,那么病情好转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如果不发烧了,但仍有频繁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婴幼儿呼吸频率>60次/分,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学龄前期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精神萎靡等情况,就不能单纯认为是病情好转。 二、不同年龄小儿的特点影响 1.婴儿期 婴儿的免疫系统相对更不成熟,对于支气管肺炎的反应可能更不典型。婴儿支气管肺炎不发烧了,但是可能仍存在吃奶差、哭闹不安等情况,这时候需要密切观察其一般状况。因为婴儿不能像年长儿一样准确表达不适,即使体温正常,也可能存在肺部炎症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例如,3个月-1岁的婴儿患支气管肺炎,不发烧了,但如果还是不爱吃奶,呼吸时鼻翼扇动明显,就需要警惕病情变化。 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 这部分儿童相对能表达自身不适,若不发烧了,但仍诉说胸闷、胸痛或者咳嗽剧烈影响睡眠等,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的病情变化可能不像婴儿那么隐匿,但也需要综合多方面表现来判断肺炎是否好转。 三、后续观察要点 即使小儿支气管肺炎不发烧了,也需要继续观察。要持续关注体温有无反复,观察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的变化,以及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同时,一般需要配合医生进行肺部听诊等体格检查,必要时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等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肺部炎症的恢复情况,从而准确判断病情是否真正好转。

    2025-10-17 12:21:23
  • 幼儿多动症的早期症状

    幼儿多动症早期症状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三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难以维持注意力,时长明显短于正常范围,生活环境等因素可影响;活动过度是与同龄儿童比活动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摄入不当食物或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史等可能导致;情绪冲动表现为不能等待、易发脾气难自控,不当养育方式或家庭环境不和谐等相关因素可能引发。 一、注意力不集中 1.表现细节:幼儿在玩耍、听课等活动中难以维持注意力,比如玩积木时很快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不能专注把积木搭完;上课时经常东张西望,不能跟随老师的讲课内容集中注意力。年龄较小的幼儿可能持续专注某件事的时间明显短于正常儿童应有的时间范围,正常3-4岁幼儿能专注12分钟左右,4-5岁能达15分钟左右,5-6岁能到15-20分钟,若明显短于此范围则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2.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关联:对于幼儿来说,若生活环境嘈杂、多变,或者存在缺乏规律的生活作息等情况,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早期症状。一般男女幼儿在该阶段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如果幼儿既往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病史,也可能影响其注意力发展出现相关症状。 二、活动过度 1.表现细节:幼儿经常显得不安宁,小动作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不能安静地玩耍。比如在餐厅吃饭时不能安静坐着,总是跑来跑去;在集体活动中无法安静参与,总是到处跑动。这种活动过度是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正常幼儿在合适场合会有相对适宜的活动水平,而多动症幼儿则明显超出。 2.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关联:年龄较小的幼儿活动过度可能更不被家长重视,因为幼儿本身活泼,但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就需关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如果幼儿摄入过多含添加剂等影响神经的食物,可能加重活动过度表现。若幼儿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史,也可能导致活动过度作为早期症状出现。 三、情绪冲动 1.表现细节:幼儿容易出现情绪冲动的情况,比如不能等待,在排队等待时会频繁吵闹、催促;容易发脾气,很小的事情就可能大发脾气,难以自我控制情绪。例如在等待分发玩具时,不能安静等待而大声哭闹要求立刻得到玩具。 2.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关联:对于幼儿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发展,但多动症幼儿在该阶段情绪冲动表现更突出。男女幼儿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如果家长过度溺爱等不当养育方式可能助长幼儿情绪冲动,若幼儿有家庭环境不和谐等病史相关因素,也可能导致情绪冲动作为早期症状显现。

    2025-10-17 12:19: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