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展开
  • 婴儿不吃奶且整天挣扎该如何处理

    婴儿不吃奶且挣扎可能是口腔出现问题如鹅口疮需及时带往儿科就诊,要留意是否有发热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应尽快到儿科就诊,要调整喂奶姿势喂奶后拍背,需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体温大小便等情况,婴儿出现此状况不可拖延要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员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避免低龄儿童用不恰当药物。 一、排查口腔健康状况 婴儿不吃奶且挣扎可能是口腔出现问题,例如鹅口疮。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若发现此类情况,需及时带婴儿前往儿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与处理,切勿自行盲目用药,避免对婴儿口腔造成不良影响。 二、检查身体其他异常表现 要留意婴儿是否存在发热、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若有这些表现,可能是身体患有疾病所致,如肠道感染等,此时应尽快携带婴儿到儿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三、调整喂养方式 调整喂奶姿势,确保喂奶时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避免平躺喂奶导致空气吸入引发不适。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空气。同时观察婴儿吃奶后的反应,若调整喂养方式后仍挣扎不止,需进一步排查其他潜在原因。 四、温馨提示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大小便等情况。对于低龄婴儿,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重护理细节。当婴儿出现不吃奶且持续挣扎的状况时,不可拖延,应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员,以保障婴儿的健康,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解决问题,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

    2025-08-08 14:32:51
  • 孩子长不高有哪些原因

    孩子长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遗传、营养、运动、睡眠、疾病和心理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长高创造良好条件,必要时及时就医。 孩子长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身高密切相关。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孩子长高的潜力可能相对较小。 2.营养不均衡: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营养不均衡,如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3.运动不足: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骺板软骨的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如果孩子运动不足,可能会导致身高发育迟缓。 4.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发育。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特纳综合征等。如果孩子出现身高发育迟缓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6.心理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总之,如果孩子出现身高发育迟缓的情况,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025-08-08 14:32:40
  • 小婴儿走路时出现扁平足该如何处理

    小婴儿扁平足多为生理性需观察足弓情况无异常属正常,若有疼痛等异常要就医排查病理性,日常需选具适当支撑的童鞋助力足弓发育,鼓励孩子适度进行足部力量锻炼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病理性扁平足则依病情遵专业医生指导采取医疗干预并密切关注生长发育定期观察足部变化。 一、观察与评估 小婴儿的扁平足多为生理性,这是由于其足部肌肉、韧带尚未完全发育所致。家长首先需观察足弓情况,若孩子无疼痛、活动受限等异常表现,通常属正常生理现象。需留意是否存在足部疼痛、步态明显异常(如跛行等),若有此类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病理性扁平足(如先天性垂直距骨等罕见疾病)。 二、日常护理与干预 1.鞋具选择:应为小婴儿配备合适的童鞋,鞋底需有适当支撑,以助力维持足弓发育,避免穿着过软或不合脚的鞋子对足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选择具有适度足弓支撑设计的童鞋,能在孩子行走时提供必要的力学支持。 2.活动方式: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足部力量锻炼活动,如在安全环境下让孩子赤脚在草地、沙地等不同质地地面行走,以此促进足部肌肉发育,但要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防足部过度疲劳。 三、特殊情况处理 若经医生评估为病理性扁平足,需依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医疗干预措施,比如必要时可能涉及康复训练或手术治疗等,但具体治疗方案须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指导。同时,要密切关注小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定期观察足部变化,为孩子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以保障足部健康发育。

    2025-08-08 14:32:32
  • 宝宝鼻子不通应如何处理

    清理婴幼儿鼻腔分泌物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滴鼻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湿化空气用加湿器调湿度并定期清洁,调整侧卧姿势缓解鼻塞,感冒引起的鼻塞观察伴随症状,严重异常或新生儿鼻塞明显需及时就医。 一、清理鼻腔分泌物 婴幼儿鼻腔较窄,若有分泌物易导致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滴鼻,一般每侧鼻孔滴2~3滴,待分泌物软化后,使用吸鼻器小心吸出,操作时需轻柔,避免损伤宝宝鼻腔黏膜。 二、湿化空气 干燥的空气会加重鼻塞症状,可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保持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鼻腔黏膜干燥,减轻鼻塞情况,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三、调整体位 让宝宝采取侧卧姿势,单侧鼻塞时侧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侧鼻塞状况,利于呼吸通畅。例如宝宝左侧鼻塞时让其右侧卧位,反之亦然。 四、感冒相关鼻塞的观察与处理 若宝宝鼻子不通是由感冒引起,需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一般感冒引起的鼻塞多为自限性,可通过上述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若鼻塞严重且伴随呼吸急促、发热持续不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合并病症。 五、特殊人群(新生儿等)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鼻子不通,操作清理鼻腔分泌物时更要格外轻柔,因为新生儿鼻腔黏膜娇嫩。若新生儿鼻塞明显影响吃奶、呼吸,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鼻腔畸形等问题,不可自行随意使用药物或不当方法处理,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025-08-08 14:32:14
  • 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宝宝反复发烧时,家长需观察症状、测量体温、保持水分摄入、注意饮食、保持环境舒适,并及时就医治疗。 宝宝反复发烧是家长们经常面临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宝反复发烧的建议: 1.观察宝宝的症状:宝宝反复发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冒、喉咙炎、肺炎等。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腹泻等,以便及时就医。 2.测量宝宝的体温:家长需要定期测量宝宝的体温,以了解宝宝的病情。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可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3.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宝宝反复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家长需要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让宝宝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 4.注意宝宝的饮食:宝宝反复发烧时,食欲可能会下降,家长需要注意宝宝的饮食,给宝宝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5.保持宝宝的环境舒适:宝宝反复发烧时,需要保持宝宝的环境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宝宝着凉或受热。 6.就医治疗: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精神萎靡等,家长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 总之,宝宝反复发烧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及时采取措施,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保持宝宝的环境舒适,注意宝宝的饮食和水分摄入,以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2025-08-08 14:31: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