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小孩喉咙有痰如何去痰
小孩喉咙有痰时,可通过多喝水、拍背、蒸汽吸入、调整体位、避免刺激及使用祛痰药物等方法帮助排痰。较小婴儿或症状持续较长时间时需及时就医。 1.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 2.拍背:让小孩趴在家长的腿上,用空心掌轻轻拍打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有助于痰液松动咳出。 3.蒸汽吸入:可以在浴室里放热水,让小孩呼吸蒸汽,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4.调整体位:如果小孩睡觉时喉咙有痰,可以适当抬高头部,侧卧或俯卧。 5.避免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 6.祛痰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祛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较小的婴儿,尤其是2个月以下的婴儿,喉咙有痰可能是肺炎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小孩的喉咙有痰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其他症状或病情加重,也应及时就医。此外,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小孩的情况,确保他们的呼吸畅通。
2025-05-27 17:12:12 -
出生4天的婴儿一顿吃多少毫升奶
一般情况下,出生4天的婴儿每次的奶量约为30-60毫升,每天需要喂养8-12次,具体奶量需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采取按需喂养的方式,喂奶后需将婴儿竖着抱起,轻轻拍打其背部,预防吐奶。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建议采取按需喂养的方式,即婴儿想吃就喂,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喂养。此外,每次喂奶后,应将婴儿竖着抱起,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预防吐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调整奶量或咨询医生的建议: 1.频繁哭闹或烦躁不安:可能是因为没有吃饱。 2.呕吐或溢奶:可能是因为奶量过多或喂奶方式不正确。 3.腹泻或便秘:可能是因为奶量不适合婴儿的消化系统。 4.体重增长缓慢:可能是因为奶量不足或其他健康问题。 总之,每个婴儿的需求都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对婴儿的喂养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观察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2025-05-27 17:08:37 -
小孩手足口病都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常见症状为口腔、手、足出现疱疹或溃疡,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通常在感染后2-7天出现,少数患儿无明显症状。 1.口腔症状:手足口病的患儿口腔黏膜会出现疱疹或溃疡,这些疱疹或溃疡可能会引起疼痛和吞咽困难。 2.手、足症状:患儿的手掌、足底、臀部和膝盖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色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或疱疹通常不痒。 3.发热: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会升高到38℃以上。 4.其他症状: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呕吐、头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7天内出现,但有些患儿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您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确诊和治疗。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让孩子接触患病儿童。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5-27 17:05:24 -
小孩睡着出汗怎么回事
小孩睡觉出汗的原因及治疗、注意事项如下: 一、小孩睡觉出汗的原因 1.正常现象:小孩新陈代谢较为旺盛,且自主神经发育不完善,所以在睡眠时出汗属于正常情况,不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发佝偻病,除了出汗较多外,还会伴有枕秃、鸡胸、X形腿、O形腿等表现,这些均是由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导致的。 二、小孩睡觉出汗的治疗 1.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发育完善,睡眠中出汗的现象可无需治疗而自行消失。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D2磷葡钙片、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小孩睡觉出汗的注意事项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要适当增减衣物并调整被子厚度。可以在枕头上放置毛巾,湿润后及时更换。饮食方面要适当调整,以清淡为主,还要多喝水。 总之,小孩睡觉出汗要区分是正常现象还是疾病引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注意相关事项,以保障小孩健康。
2025-05-27 17:03:13 -
婴儿肚脐什么时候脱落
通常情况下,婴儿的肚脐会在出生后1至2周内自然脱落,在此之前,需注意保持干燥、避免摩擦、清洁消毒并观察肚脐情况。如超过2周仍未脱落或出现感染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在肚脐脱落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护理事项: 1.保持干燥:在脐带未脱落之前,尽量避免让宝宝的肚脐沾水,洗澡时可以使用防水贴。 2.避免摩擦:给宝宝换尿布时,要注意不要摩擦到肚脐。 3.清洁消毒:每天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宝宝的肚脐,从肚脐根部向周围擦拭,避免用力过猛。 4.观察肚脐:注意观察肚脐的颜色、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的肚脐超过2周仍未脱落,或者出现了感染、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同,如果对宝宝的肚脐护理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2025-05-27 17:00:26